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典]读遍红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增删”者而外的作者了。    
  又如,有正戚序本第二回回末总评有诗云:    
  有情原比无情苦,生死相关总在心。    
  也是前缘天作合,何妨黛玉泪淋淋。    
  蒙府本第三回前总批是两首曲子,其第一首云:    
  我为你持戒,我为你吃斋;我为你百行百计不舒怀,我为你泪眼愁眉难解。无人处,自疑猜,生怕那慧性灵心偷改。    
  类似的“批语”,如第五回回前首云:    
  万种豪华原是幻,何尝造业,何是风流。曲终人散有谁留,为甚营求,只爰蝇头。一番遭遇几多愁。点水根由,泉涌难酬。    
  在早期脂评抄本中“题红诗”多为批者,但偶有批者引述他人之诗。例如第21回,“庚辰本”回前总批就引了“有客题红楼梦一律”。批云:    
  有客题《红楼梦》一律,失其姓氏,惟见其诗意骇警,故录于斯:    
  自执金矛又执戈,自相戕戮自张罗。    
  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    
  是情是幻空历遍,闲风闲月枉吟哦。    
  情机转得情天破,“情不情”兮奈我何。    
  引文    
  凡是书题者不以此为绝调。诗句警拔,且深知拟书底里,惜失其名矣。    
  本文意在说明“题咏派”始于脂批评者,而上引“有客题”一律亦早于乾隆三十三年永忠之诗。因此研究者在探讨咏《红楼梦》始末时应该注意到这一事实。    
  学问之道,既识其大,又要识其小。无小难难成其大!    
  2004年10月20日    
来之大智,离之天真    
  来之大智,离之天真    
  ——离恨天与太虚境说微    
  《红楼梦》第5回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境的情景。先是宝玉见到警幻仙姑问往哪里去,仙姑告诉他说:“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后来宝玉又随仙姑“至一处所在”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    
  所谓“离恨天”,当取自《大智度论》,其卷97《释萨陀崙》第88中有言:“众香城”内有四娱乐园,一名常喜,二名离忧……后来由“离忧”演化成“离恨天”,多见于元曲之中。清人孙源湘《天真阁集》卷28还写了一首《离恨天歌》,说明到了清代,“离恨天”已经成为文人笔下常见的词汇了。    
  太虚境当源自《庄子·知北游》,即文云“不游乎太虚。”孙绰《游天台山赋》云:“太虚辽廊而顽。”李善注:“太虚者,谓天也。”    
  太虚与离恨天,虽实有却又渺渺茫茫,故称幻境——梦中之境。人间的大观园即天上(梦中)的太虚幻境的投影,也是一种“众香城”,在此城内可以忘忧即“离忧”,实现“常喜”的梦想。但是,地上的大观园是贾府的后园,它的存在离不开贾府——吃穿住行,都要靠贾府供给,一日贾府命终数尽,它就会失去了靠山,也随之风流云散。特别是小说中写到大观园是与贾府相通的,那世俗的污流浊水,必然浸润到大观园的花草树木,还有那天真烂漫的“众香”娃。所以大观园又不同于太虚幻境,它没有真正的自由,不是永久躲避风雨的“桃花园”!    
  2004年9月26日    
偶然题作木居士    
  偶然题作木居士    
  ——木刻神像的来历    
  《红楼梦》第5回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境,在领略云雨之事后与可卿难解难分,二人携手出游来到一道黑溪前阻住。警幻告诉他:“此即迷津也……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这段文字中提到的“木居士”,各家注本舍而不注。    
  所谓“木居士”即木刻神像。宋长白《柳亭诗话》载云:“衡州耒阳长蘸寺有木居士。”又,《书言故事·鬼神类》也有类记载。唐·韩愈《题木居士诗》云:    
  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曹雪芹写小说,信手拈来权作仙人。有注家说,此“木居士”当列入历史人物,我以为这个意见还可斟酌。不知以为然否!    
  2004年11月16日    
玉钗重合两无缘    
  玉钗重合两无缘    
  ——语出刘禹锡《怀妓四首》诗    
  《红楼梦》第5回有《终身误》与《枉凝眉》两支曲子,写出了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的结局——“金玉良缘”代替了“木石前盟”。但是在宝玉的心中则是永远忘不了“世外仙姝寂寞林”,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对这段故事,青年男女读者为之流泪,为之不平。续书之出,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黛玉讨还“公道”——让宝黛终成眷属。    
  其实,宝黛之间的“木石前盟”是前世已定的“终虚话”。黛玉来到人间的目的是“还泪”,一旦“泪尽”也就完成了任务,回太虚幻境去“销号”了。至于玉钗之合只是完成了钗玉二人的世俗仪式而已,最终宝玉离家而去,留给薛宝钗的是永远抹不去的“半床月”之痛——并没有逃脱“红颜薄命”的悲剧命运!    
  “玉钗重合两无缘”中的“玉”可指贾宝玉,“钗”指薛宝钗,“重合”即指二人结婚,但二人最终“无缘”。这是他们前生注定的结局。它的“前文本”当取自唐刘禹锡的《怀妓四首》诗,诗云:    
  玉钗重合两无缘,鱼在深潭鹤在天。    
  得意紫鸾休舞镜,能言青鸟罢衔牋。    
  金盆已覆难收水,玉轸长抛不续舷。    
  若向蘼芜山下过,遥将红泪洒穷泉。    
  鸾飞远树楱何处,凤得新巢有去心。    
  红壁尚留香漠漠,碧云初断信沉沉。    
  情知点污投泯玉,犹自经营买笑金。    
  从此山头似人石,丈夫形状泪痕深。    
  旧曾行处偏寻看,虽是生离死一般。    
  买笑树边花已老,画眉窗下月犹残。    
  云藏巫峡音容断,路隔星桥过往难。    
  莫怪诗成无泪滴,尽倾东海也须乾。    
  三山不见海沉沉,岂有仙踪更可寻。    
  青鸟去时云路断,姮娥归处月宫深。    
  纱窗遥想春相忆,书幌谁怜夜独吟!    
  料得夜来天上镜,只应偏照两人心。    
  这四首诗中有许多内容可以从贾宝玉与薛宝钗婚姻结局的角度去作解读。因为这四首诗的内容已经揭示了“玉钗两无缘”的全部情景。本文的目的是提供一条材料,再说下去恐怕要有画蛇添足之嫌了,故就此打住。请读者自读之,自思之!    
  2004年10月20日    
相映生辉    
  相映生辉    
  ——回目出于诗    
  《红楼梦》回目出于诗词,可以举出的例子当不会一二回。有的回目上联出于诗意或诗句,有的则是下联取之诗词。回目上下联均取自于前人诗词者却不多见。第19回回目是“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非常工稳且又意境幽美。今人注释这个回目一般只注出了“花解语”来自《开元天宝遗事》中杨贵妃说过“争如我解语花”。只注出了“花解语”的出典,而“玉生香”则没有说出来自何处。    
  以我所见,这一回目联语当出自明代余文台梓行的《万锦情林》一书。其卷一《凤凰台忆吹箫》内有句云:“何如花解语,玉又生香”。这样,回目的上下联用典才是完整的,前后相互联系映衬生辉。    
  回目是每一回主要内容的总概括,堪称画龙点睛之笔。作者在拟定回目时有过反复推敲过程,这可以从现存抄本的回目异文中得到印证。以抄本回目与程高两次摆印本的回目对照,也能说明回目修改的过程。在一般只读小说故事的读者来说,他们并不那么关心回目的联语,只求书中故事、人物对自己的愉悦就可以了。但是作为一种“研究”来说,回目联语不仅是字数的多少,或者各本回目间的异文。而还应该包括回目的审美意象对读者的感染力。    
  回目中运用诗词乃至成语、俗语“典故”,是对作者艺术才华、表现能力的考验。《红楼梦》中的诗性意境弥漫全书,诗性的语言、诗性的人物、诗性的环境,也表现在诗性的回目中。这就是本文指出具有典型意义的“花解语”与“玉生香”联语作为例证的原因。    
  “厉心学问,虽小无易”!我信焉。    
  2004年7月13日    
史湘云的扮相    
  史湘云的扮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