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趣味对联故事集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在学堂外偷听。 一天,大雪刚过,凌濛初又去学堂偷听。先生正在教学生 
对课,先生念道: 
雪压竹竿头着地; 
可学生们一个个面朝着屋顶发呆,对不上来。先生气得又是吹胡子,又是瞪眼睛, 
惹得凌濛初“嘻”的一声笑了出来。那先生一肚子火正没处发,见窗外凌濛初发 
笑,就冲着他说:“笑什么!难道你对得出?”凌濛初说:“我看蛮好对。” 先 
生说:“那你对来。” 凌濛初脱口而出: 风吹荷叶背朝天。 嗬,想不到冷灰堆 
里爆出个热栗子,还真让他对上了哩!先生从头到脚打量了一下凌濛初,心想: 
这孩子天天来偷听,看来非常聪明,便有意考考他,说:“我还有一个上联,你 
能对出来吗?”说着,念道: 
懒弟子仰面数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这时,恰巧一个瞎子算命先生走过街头,凌濛初眼睛一亮,对道: 瞎先生低头 
算命,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先生暗暗吃惊,连声喊道:“妙!妙!妙!” 凌 
濛初见先生喝彩,大着胆子说:“先生,我出个对联给你对对,行吗?” 先生点 
点头。凌濛初乃念道: 
六和塔七层,四圆八方; 先生一听傻了眼,搜尽枯肠对不出,无可奈何地举起 
手摇了摇。不料凌濛初惊喜地叫了起来:“先生对出了!” 先生脸孔绯红,惭愧 
地嗫嚅道:“我对……”凌濛初接嘴道:“先生不是对一只手五只,三长两短吗?” 
先生长长地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说: 
眉先生,须后生,先生不及后生长; 
凌濛初飞快地答道: 眼珠子,鼻孔子,诸子反在孔子上。 先生“腾”地站起来, 
拍案叫道:“奇才,奇才,真是个奇个。小时出口不凡,长大必成大器。”于是, 
他收凌濛初为义子,让凌濛初免费上学。 

洪大全妙对县令 
     清末湖南天地会首领洪大全,本名焦亮,湖南兴宁(今资兴)人。在湖南用 
洪大全名义组织天地会。一八五一年与洪秀全联络,随太平军至永安,为太平天 
国天德王,后在永安突围时被俘遭杀害。 
    洪大全自小嗜书如命,因天资聪明,人称神童。一天,洪大全上山砍竹子返 
回家时,肩上扛着竹子,一边走路,一边还在看书。书中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了 
他,使他忘记了疲劳。这时,县太爷的官轿从这里经过,由于洪大全看书入了迷, 
一点也没有觉察,待到轿子在他面前停下,他还在专注地看着书。一个差役走到 
他面前,不由分说,左右开弓两个耳光,差役恶狠狠地说:“谁家小子,敢在此 
挡住县老爷的去路。”洪大全挨了突如其来的两个耳光,方如梦初醒,冲着差役 
说:“大路朝天,各走一边,难道就由不得我走吗?”差役见洪大全这般犟脾气, 
便带他到县太爷轿前。县令一看,面前站着的这个孩子,神色自若,举止不凡, 
虽心里憋了一肚子气,还是很快地镇定下来,仔细地询问道:“本官到此,你为 
何挡道?”洪大全说:“大人在上,我刚才只顾看书入了迷,并没有注意到大人 
经过这里,望大人恕罪。”县太爷听后,心想,这小子倒也知书识礼,便说道: 
 “我这里有个对子,如果对得出,就让你回家。”说着,县太爷念出了上联: 
    执短笔,写长文,居高堂,坐大位,管南管北; 
    洪大全一听县太爷的上联,心里想,你做你的官,与我们百姓小民又有何妨, 

                                                                                 141 

… 页面 142…

他看看手中的竹刀和肩上的竹子,随口说出了下联: 
    拿勾刀,砍弯竹,破直篾,织扁篓,装东装西。 
    县官觉得下联虽然俗气,比不上自己的下联典雅,但对仗工整,出自于一个 
八九岁的孩子,是颇有见地的,于是便放他回家。 

妙答先生显神童 
     据说,清朝末期,有一位人称“神童”的李仕彬,自小勤学好思,深得先生 
钟爱。有一年大年初一,其父背着他去给先生拜年,先生见他穿着新衣服,便出 
对道: 
    三尺天蓝缎; 
    李仕彬边向先生拜年,边想着来时见到的药柜上的药名,随即对上: 
    六味地黄丸。 
    这时,恰逢师娘上楼,先生再出对曰: 
    登楼望南北; 
    李仕彬拿着糖果,在屋里边吃边走边对: 
    行路吃东西。 
    先生望着门外河上的断桥,又出上联: 
    今日过断桥,断桥何日断? 
    李仕彬随口答曰: 
    明朝奔明月,明月几时明? 
    先生又指着烛台曰: 
    火烛冲天亮,文光射斗; 
    李仕彬到屋外点燃一个爆竹,回来应对道: 
    惊爆落地响,怒气冲天。 
    先生思索了一会,又出联道: 
    除夕日无光,点数盏灯,为乾坤增色; 
    李仕彬想了一会儿,见先生家有一鼓,便疾步上前,扬槌一击,对道: 
    新春雷未动,击一声鼓,替天地扬威。 
    先生喜不自胜,连连称赞:“真乃神童也!” 

王波应对借谷粮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名叫王波的小孩子,自幼聪明伶俐,尤其擅长对对。有一 
年春节,王波家中无米下锅,他舅舅是当地的财主,家中有钱有米,但老婆却是 
个小气鬼。王波的父亲曾向他借过三斗谷子,被数落了一顿。有心再去借粮,又 
实在难以启口。年仅九岁的王波,看出父亲的难处,就偷偷地来到舅舅家。 
    拜见舅舅后,说明来意。舅舅问:“你想借多少?”王波答道:“当然是越多 
越好罗。”舅舅微微一笑,故意睁大眼睛说: 
    小孩子,口气大! 
    王波娇嗔地应道: 
    大富翁,肚量小! 
    逗得舅舅哈哈大笑,真想马上借给他,可是想起刻薄的太太曾说过的话,不 
知不觉地就自言自语说了出来: 

                                                                                 142 

… 页面 143…

    没完没了,还想借? 
    王波误解了舅舅的心情,生气道: 
    有始有终,定会还。 
    王波的舅舅也是个联迷,听了王波的答语,联兴大发,便对王波说:“我出一 
上联,你若对上了,不但白送你一斗米,就连以前欠的三斗谷,也不用还了,如 
果你对不上,可要罚的啊,怎麽样?”“行!”王波说:“你出联吧!”舅舅便出上 
联: 
    欲欠谷,则滚利; 
    王波猜不透舅舅的心思,但知道这是拆字联,就应道: 
    体本人,就留情。 
    舅舅着实吃了一惊,因为对得如此贴切、如此意对俱佳的下联,竟出自一个 
不满十岁的小外甥之口,十分满意和欢欣。但还想再考考他,于是,便在原联上 
增加数字,将上联改成了: 
    欲欠谷,则要利滚利; 
    小王波听后,以为舅舅说话不算数,故意刁难自己,想到舅舅是自己母亲的 
哥哥,现在全无手足之情,本想不理舅舅,不再应对。但又想人小志要大,不能 
让别人看不起,于是,又对了下联: 
    好子女,就该心连心。 
    舅舅哈哈大笑,连声说.“妙!妙!妙!”接着,对王波说:“舅舅说话一定算 
数,一会儿就叫人送米去。你呢,留下来,我出钱让你念书去,如何?”小王波 
这才明白,原来舅舅是在考自己,也就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牧童怪联难书生 
     从前,某村有个书生读书非常刻苦,每天都要读到很晚才肯睡觉,第二天早 
早就又起床了。他有个习惯,清早起来必定要去村外小河边散散步,吟吟诗,这 
样读起书来更有精神。 
  邻村有个小牧童,每天早晨也必定牵牛到河边来饮水放牧。牧童来时,都是骑 
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地唱着山歌,每天唱的都不相同。 
    有一天,秀才问牧童:“这些山歌是谁教你的?”牧童说道:“这还要人教?自 
己编的嘛!”秀才大奇,认为这牧童不简单,编的词都很有意思,便对牧童说: 
 “你会对对于吗?我考考你好不好?”牧说道:“对对子有什么难的?我和伙伴 
们也经常对呢!”秀才忽然闻到一阵花香,抬头一看,不远处有一片金银花正在 
开放,便张口吟 
道: 
    金银花小,香飘七八九里; 
    牧童歪着脑袋想下联,忽然发现前边有一棵梧桐树,想起母亲常炒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