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趣味对联故事集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纸白字黑,酸甜苦辣咸五味皆有; 
    当时,李时珍把开处方用的毛笔拿在手上对道: 
    杆硬尖软,采晒炒切灸百合俱全。 
    也称得上一个“味”联佳作。从前,某地城隍庙有一联: 
    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 
    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 
    五味对五色,对那些口甜手辣、作者多端的伪君子作了无情的鞭挞。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对恋人,婚期因战争一再推延,他俩在日本投降后成亲,有 
人写了一副婚联为赠: 
    喜气溢江夏,喜报上林春,喜十年订就良缘,喜今夕吹箫引凤; 
    幸寇退浠川,幸从离乱出,幸三生结成佳配,幸此日淑女乘龙。 
     “四喜”对“四幸”,一对恋人终结良缘,读来便觉很超俗。 

●江西某地流行一种作法,叫轿对,即女方出半对,由男方对答。有一位新娘的 

                                                                                 119 

… 页面 120…

喜车上写道: 
    今月乃古月,美景良辰心像意。 
    联中运用拆字和嵌字手法,把新郎胡美意写进了对联。这上联虽比较难对, 
但难不倒请来答对的秀才们: 
    新人真可人,妙龄佳偶竞婵娟。 
    联中也嵌进了新娘的名字何妙娟,确实对得好。 

●关于婚联,民间还曾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明代山西有一位名医叫乔嗣祖,家有 
二女,名珍姐和珠妹。乔老不想把家传医术传给外人,决定出一联应对招婿入赘, 
他写道: 
    珍珠双花红娘子。 
    有一天,一位身穿绿锦袍的少年上门应对: 
    枸杞二丑绿宾郎。 
    乔老问少年:“下联作何解释?”少年笑道:“我叫吴杞,兄叫吴苟,他有病 
在家,叫我穿绿锦衣而来。兄的医术和文才胜我十倍。”乔老听了,心中大喜, 
当面招吴苟二兄弟入赘。 

● 历来香字的对联很多,“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就是比较有名的一联。 
    春至红梅香万树; 
    岁耕爆竹响千门。说的是“梅香”。 
    青松多寿色; 
    丹桂有丛香。说的是香气远传的桂花。 
    龙涎和菜多佳味; 
    泉水烹茶有异香。入联的却是茶香了。 
    在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内,有一副挽温生才、陈敬岳烈士的对联: 
    生经白刃头方贵; 
    死葬黄花骨亦香。 
    另有一副歌颂边陲烈士的联云: 
    春来前线花偏好; 
    血溅边陲土亦香。实在都是“香联”绝对。 
    此外尚有书香、墨香。如北京万和茶楼联: 
    茶亦醉人何必酒; 
    书能香我不须花。自然活脱、飘洒而有致。写墨香的有: 
    笔架山高虹气现; 
    砚池水满墨花香。也是写得气度不凡。 

●古往今来,咏竹的对联很多,好恶却大不相同。陈毅曾集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为 
联: 
    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根。(四川杜甫草堂) 
    毛泽东曾引用过的一副有名的对联: 

                                                                                 120 

… 页面 121…

    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也是含有贬意的。 
    蒋介石的将领顾祝同在卧室内悬挂一联: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怒气写竹,喜气写兰。 
    为什么要在发怒的时候才画竹子?大凡人发怒时,刚极、气极,正宜画竹, 
因为竹乃至刚至性之物。历史上可称“竹癖”的人不少。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 
正是“竹兰”高手,他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南西北风”,就是对竹的最好写照。郑板桥还曾撰一联,以竹比人,希望 
儿孙都像竹子一样正直可爱: 
    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 
    养成数竿新出竹,直似儿孙。 
    清代另一名书法家李繟写道: 
    有竹人不俗; 
    无兰室自馨。 
    他认为住房周围没有竹子,就会显得俗气。清代的傅山也说: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更是有情有景,听潇潇“竹雨”,沐阵阵“松风”,赏幽幽“琴韵”,何等绝妙 
的一幅“听雨赏琴图”。还有这样两副对联,歌颂竹子有气节、能“虚心”的品 
格: 
    入土先有节; 
    凌云仍虚心。 
    石头解性真吾友; 
    竹子虚心是我师。 

●澳门松山寺有一副对联: 
    松风送抱,正荡胸怀,近看镜海波光,莲峰岚影; 
    山雨欲来,且留脚步,遥听青洲渔唱,嫣阁钟声。 
    座落在澳门的松山寺山青水秀、松柏连绵、环境优雅,这副联语的作者采用 
互相映衬、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通过对松风山雨、镜海莲峰、青洲嫣阁等的生 
动描绘,将松山寺周围的景色描绘的维妙维肖,活灵活现,有如一幅瑰丽的图画。 
    由于松竹的品格相似,人们在联语中常常将松竹合用,比如: 
    松叶竹叶叶叶翠; 
    秋声雁声声声寒。 
    竹韵松涛清自远; 
    风台月榭悄无言。 
    方志敏也曾在卧室中自题一联,借青松翠竹以抒怀: 
    心中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此外,还有一个松联佳话:传说有一天,苏轼和黄庭坚在松树下弈棋,忽然 
几颗松子落在棋盘上,苏轼念道: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一时无以为对,忽见湖边有一渔夫在树下垂钓,马上对道: 

                                                                                 121 

… 页面 122…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真是天衣无缝。 

●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有的仿孙髯翁先生昆明大观楼长联撰了一联,劝戒人 
们不要吸鸦片。联云: 
    五百两烟泥赊来手里。价廉货净,喜洋洋兴趣无穷。看粤夸黑土,楚重红瓢, 
黔尚青山,滇崇白水。估成辨色,何妨请客闲评。趁火旺炉燃,煮就了鱼泡蟹眼; 
正更长夜永,安排些雪藕香桃。莫辜负四棱响斗,万字香盘,九节老枪,三镶玉 
嘴; 
    数千年金家忘却心头。瘾发神疲,叹滚滚钱财何用!想品类巴菰,膏珍福寿, 
种传罂粟,花号芙蓉。横枕开灯,足尽平生乐事。尽朝吹暮吸,哪管它日烈风寒; 
纵妻怨儿啼,都装作天聋地哑。只剩下几寸囚毛,半抽肩膀,两行清涕,一副枯 
骸。 
    联语庄谐结合、嘲喻相间、怜恨交织,发人深省,实为劝戒烟联中之最。前 
些年,台湾防高血压协会和社会祥和基金会为宣传戒烟,制作了一批戒烟宣传卡 
片,有一张上面印有一副仿《钗头凤》而作的戒烟联: 
    本国烟,外国烟,成瘾苦海都无边。前人唱,后人和,饭后一支,神仙生活。 
错错错; 
    烟如旧,人苦透,咳嗽气喘罪受够。喜乐少,悉苦多,一朝上瘾,终身枷锁。 
莫莫莫。 
    一位妻子见丈夫抽烟成瘾,而且多次劝阻都无丝毫收敛,于是就送了一上联 
给丈夫,以示嘲讽。谁知丈夫见后,心想好家伙,妇道人家敢教训我这大丈夫? 
马上以下联予以还击: 
    张口闭眼,喷云吐雾,谁家男人像你这烧火先生? 
    搬嘴弄舌,说风道雨,哪个女子似我那泼水夫人! 
    见丈夫仍执迷不悟,聪明的妻子又很快作了一副叠字联: 
    根根柱柱抽抽扔扔手手人民币; 
    丝丝缕缕吸吸吐吐口口尼古丁。 
    好厉害的夫人!妻子的叠字联似乎给了丈夫不小的震动,他决意戒烟,并送 
妻子一副拆字联,既让妻子监督,又示自己的决心: 
    信是人言,本欲取信于人,不然言而有信; 
    烟乃火因,常见抽烟起火,应该因此戒烟。 
    不少人戒烟是时戒时抽,戒戒抽抽,抽抽戒戒,愈戒愈抽。于是,有人作了 
这样一副重叠联: 
    屡抽屡戒屡屡抽屡屡戒; 
    日戒日抽日日戒日日抽。         横批是:白费。 

●我国商业性质的浴室肇始于宋代,当时称为“香水行”,门前悬壶作为标志, 
除了供人沐浴外,还提供还提供一些修脚、擦背等其它服务项目。有了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