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趣味对联故事集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山月,西厢月,月下花前,曲曲笙歌情切切; 
一位台属教师夺魁,他的对句是: 
南岭天,北港天,天涯海角,樽樽桂酒意绵绵。 
真可谓方位妙对了。 

●历代以来,我国各地建有大量庙宇,这些庙宇有的是佛道各教的修行之地,有 
的则是供奉某些神灵的场所。在这些庙宇之中,有许多庙联别有趣味,为人称道。 
如贵阳城隍庙联: 
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仿城隍老爷口气训人好不痛快!做了亏心事的人见了此联定会心寒腿软。某地有 
副仿财神口吻的对联,给迷信的人泼了一盆冷水: 
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做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教我为难! 
 “文革”期间,许多文物古迹遭到了破坏,广东有位同志在佛山市“妈祖庙”贴 
出一联: 
破除迷信:佛地天堂,养性修心,全是统治阶级欺骗鬼话; 
保护文物:石雕木刻,包装粉点,皆属劳动人民智慧结晶。 
联语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对“破除迷信”与“保护文物”的关系,分别作 
了解说,使人极易接受。 

●清末同治、光绪年间,曾发生一起轰动一时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举人 
杨乃武在临刑前写自挽联一副,交给好友胡雪岁。联云: 
举人变犯人斯文扫地; 
学台充刑台乃武升天。 
胡雪岁获联后,义愤难抑,亲赴京门,仗义执言,几经周折,终于使杨乃武与小 
白菜一案水落石出,获得了平反。清代学者俞樾也写了一副有趣的自挽联: 
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余卷书;流播四方;是亦足矣;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浩荡荡;数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怀一笑;吾其归乎! 

                                                                                 116 

… 页面 117…

此联述其心志和著作,实实在在,豪谦相映,闲谈自如,是自挽联中的佳作。至 
于革命者就义前写联明志,就更多了。如汤祥瑞被害前,咬破手指,用鲜血书写 
一联道: 
嫉恶如仇,几根硬骨撑天下; 
舍生取义,一颗头颅落状元。 
磊磊胸怀和高尚情操跃然纸上。 

●数字用的好,可给对联添色彩。某地十佛寺对联: 
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一舟二橹,三人摇过四仙桥。 
上联“万、千、百、十”逐步递减,下联“一、二、三、四”逐步递增,显示一 
种动静相生的自然美。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某年春节,郑板桥看到一户人家门 
前贴有一对: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郑板桥连忙让随从准备衣物食品给这户人家送去,随从问:“老爷怎知这户人家 
缺少衣服食物?”板桥答:“对联上不是说得很明白吗,‘缺衣(一)少食(十), 
没有东西’。” 

●1987 年,齐齐哈尔的李人凤设奖征联。他出的上联是: 
一国两制构想,逢三春四化今天五脏六腑也增艳。观天有七彩长虹,地有八面好 
风,为我九洲山河,十亿民众,百载、千秋、万代,年年岁岁兆时运; 
联中嵌有 14 个数字。先后应对者有 500 多人,贵州的张定才对道: 
天造地设基业,看斗换星移世势日新月异皆生辉。数先为北除军阀,后为东逐日 
寇,愿斯西域民族,南国侨胞,港安、澳定、台随,处处世世共升平。 
对者虽说没有用数字,但紧扣当前形势,有新意,堪称佳对。数字联不一定非要 
用数字相对。黑龙江的王益三在章回对联故事中有一数字对联: 
一座庙;二僧人;出三界;遁五行;衣百衲;行万里;度八方;游冬历秋度春夏;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用颜色、方位对数字、四时,饶有趣味。还有一副有名的数字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头;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想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上联嵌了一至十的数目字,写了诸葛亮的十件事,一时成为绝对。后来有人对出 
下联,同样用孔明的生平事迹,用五方(东西南北中)加上五行(金木水火土) 
十件事,对得工整自然。 

●集联应该说是一种创作,没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是很难集成一对的。集联种类 
繁多,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集碑联。如集《三公山》碑句: 
道治民无疾; 
年丰国永宁。 
——集诗联。如集杜甫诗句: 

                                                                                  117 

… 页面 118…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集词联。如集姜白石题锄月轩的对联: 
竹外疏花,冷香飞上诗句; 
梅外吹笛,此地宜有词仙。 
——集名联。如中央电视台 1982 年出联求偶: 
碧野田间牛得草; 
应征者数千,获第一名的下联是: 
金山林里马识途。 
——集文联。如扬州的平山堂联: 
含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上联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醉翁亭记》,下联集王禹偁的《黄冈竹 
楼记》和苏轼《放鹤亭记》。 
——集草药联。如: 
白头翁牵牛耕熟地; 
女贞子打马过淮山。 
联中白头翁、牵牛、熟地、女贞子、打马、淮山均为草药,用它们入联,行文如 
流水,很顺畅。 
——集地名联。如: 
密云布雨,引三河,灌玉田,万年丰润; 
平谷移山,填静海,建乐亭,百世兴隆。 
联中密云、三河、玉田、丰润、平谷、静海、乐亭和兴隆均为距北京不远的地名。 

●朱元璋有“对联天子”的雅称,他的妻子马氏也颇能对。马皇后为了照顾皇上 
的身体,使他从倦意中解脱出来,便以朱元璋扇子上的画为题出了上联: 
    扇描黑龙,呼风不能唤雨; 
    朱元璋品味着皇后的上联,忽见皇后穿着一双绣有金凤的绿色缎面鞋,即对 
道: 
    鞋绣金凤,着地那堪登天? 
    夫妻二人大笑不已,朱元璋消除了倦意。 

●梁武帝时代的刘令娴,是作对联的高手。他的哥哥刘孝绰被罢官后出了一联: 
    闭门罢庆吊; 
    高卧谢公卿。 
    刘令娴见后即作一联: 
    落花扫仍合; 
    丛兰摘复生。 
    刘令娴的对联在词性、句型对仗方面明显优于其兄之作。唐代的女子能诗能 
文能对的数不胜数。晚唐有一个叫杏花的女子在酒店门口贴了一联: 
    但凭水流浇红杏; 
    借助火光烧彩云。 

                                                                                 118 

… 页面 119…

    这是一副谜联,有人说,此联嵌入了她自己的名字“杏花”。传说著名诗人杜 
牧说,她还道出了自己的姓。他说:“有水能‘浇’,有火方‘烧’,如无水无火 
呢?不是‘尧’吗?” 

●  1984 年迎春征联,在数以千万计的征联中,北京的俞松青女士技压群英,获 
得一等奖。她写的是集联诗: 
    水木荣春晖,柳外东风花外雨; 
    江山留胜迹,秦时明月汉时关。 
    该联集李白、虞集、孟浩然、王昌龄诗句,切合征联长城主题,歌颂了今天 
的大好形势。1938 年郭沫若的夫人于立群写了一副颇具慧心的嵌名联: 
    立德立言乃是立功之本; 
    群有群享顺从群治得来。 
    三次嵌进作者的名字,不落俗套,堪称佳联。 

●酸甜苦辣咸五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须臾离不开的。五味入联虽不多,但 
读来颇有趣味。李望田曾为教师节撰联: 
    育才培人人才成长看桃李开花结果; 
    尊师重教教师光荣喜蚕蜂先苦后甜。 
    以“苦”字喻教师的辛勤工作,以“甜”字来形容教师看到学生长大成才时, 
油然生出一股甜蜜之情。 
    曾任全国楹联协会副会长的诗人马萧萧曾写过一联: 
    四爱诗文书画; 
    一生酸甜苦辣。 
    十二字,反映出马老饱经忧患、酷爱诗文书画的一生,也称妙对。 
    传说有一名姓郝的知府看了李时珍开的处方,出联道: 
    纸白字黑,酸甜苦辣咸五味皆有; 
    当时,李时珍把开处方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