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趣味对联故事集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睿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绩。所谓“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蜀 
汉大业所作的前、后两个《出师表》;还“一对”是指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所作 
的《隆中对》,在文中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 
    陕西省勉县定军山有“武乡侯”诸葛亮的陵墓,当年诸葛亮出川伐魏病死五 
丈原后就埋葬于此,这里的武侯祠有这样一副对联,可谓对诸葛亮一生盖棺论定 
了。该联曰:“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山西抗战对联拾趣 
     日前从旧书摊上得一册民国年间对联手抄本,纸张泛黄,切边发黑,虫蛀水 
渍,给人以岁月沧桑之感。一页一页翻去,都是笔录旧时实用对联,粗略统计, 
约有 500 余副。出乎意料的是,其中一页抄录着一副〃孝义县各界抗日运动会化 
装讲演〃的佚名对联,联文为: 
    国难当前非娱乐,现身说法,洵为化装讲演觉沉迷 
     时事日急意徘徊,军民联合,以作破釜沉舟共济心 

    从联意看,此联当作于 1937 年下半年〃七七〃事变以后。因为第二年年初, 
孝义县城即已沦陷。此联语虽平淡,但其时国难当头,同舟共济、破釜沉舟的爱 
国御侮的壮志豪情却跃然纸上,催人奋起。设若亲历其事的人们在事隔半个多世 
纪之后看到此联,定会勾起尘封已久的回忆而感慨不已! 
    众所周知,山西在八年抗战的漫长岁月中,曾经为取得全国胜利作出过巨大 
牺牲,发挥过重大作用。但有关反映抗战的对联却并不多见。笔者无意中发现此 
联,着实惊喜了一番。它使我想起了另一副抗战对联,即时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 
的阎锡山题吉县〃克难坡〃望河亭联: 
    裘带偶登临,看黄流澎湃,直下龙门,走石扬波,淘不尽千古英雄人物 
    风云莽辽阔,正胡马纵横,欲窥壶口,抽刀断水,誓收复万里破碎河山 

                                                                                 102 

… 页面 103…

    此联为石刻联,末署:〃阎锡山题,民国三十一年十月二十九日〃。这副对联 
是引经据典,揉和时局,豪情奔放,气势雄迈,相信确曾起到过激励人心的作用。 
可惜此公言行不一,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将此联的豪言壮语同其抗战中 
与日酋〃安平会议〃妥协投降的丑行相对照,徒留千古笑柄。的确,抗战期间,民 
众对卖国求荣的各类〃汉奸〃恨之入骨,这在对联中也有体现。在临县地方志资料 
中,至今就保存着给当地观音庙题写的一副奇联: 
    保我众生,必先驱逐日寇 
    慈航普渡,最后独留汉奸 
    作者为贺三多,其人生平不知其详,但无疑是一位坚决抗战的爱国人士,则 
是可以肯定的。 
    国难当头,有民族败类,并不奇怪。但大多数国民党还是爱国的。就在国民 
党的军队中亦不乏坚持抗战为国捐躯的爱国将士。我曾在《山西文史资料》中检 
索到两副吉县人祖山烈士碑联。其一为抗战期间风行一时的〃养天地正气,法古 
今完人〃,系孙中山先生所撰。其二为: 
    树国家独立基础 
    建民族自由精神 
    人祖山烈士碑建于 1938 年 10 月,纪念当年3 月在晋西北吉县崇山峻岭间与 
日军激战、终至全部壮烈牺牲的国民政府军六十六师二 O  六旅四三一团二营五 
连 126 名官兵。这悲壮的一幕发生在抗战初期,到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在山西境 
内,又有一名国民政府军高级将领武士敏在战场上壮烈殉国。武士敏将军时任第 
九十七军中将军长,驻防中条山一带,与我八路军关系密切,于 1941 年9 月29 
日在对日作战中不幸中弹牺牲。太行山根据地党政军民特为其举行了追悼大会,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敬献挽联,表达痛失战友的哀悼之情: 
    尽忠于民族国家,努力求团结进步,磊落奇才,一世如君有几 
    坚持在敌后抗战,英勇至杀身成仁,感怀将略,数年知己情深 
    然而,仅隔半年,1942 年 5 月25  日,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左权将军也英雄 
地长眠在辽县(今左权县)麻田的十字岭上。延安各界于当年7 月7  日举行抗日战 
争五周年纪念并追悼阵亡将士大会,会场悬挂着无数挽联、挽幛,表达对其丰功 
伟绩的赞颂和尊敬、怀念之情。第十八集团军总政治部的挽联是: 
    苦战一生,立下多少功劳,不幸为国捐躯,万民悲恸哭名将 
    敌后五载,消灭无数日寇,孰料今成永别,全军挥泪吊太行 
    1987 年,〃左权将军纪念亭〃在十字岭将军殉国处建成,亭柱上铭刻着这样一 
副联语: 
    伟烈丰功卓著,集民族正气贯古今 
    忠肝义胆长存,铭华夏英雄迪后人 
    中华民族在抗战中作出的巨大牺牲,必将永垂史册,鼓舞着后代为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英勇奋斗! 

联林撷趣 

连环联,是一种制联方法,又叫顶针格、联珠法,联中音节或句子首尾相连,前 
后承接,产生上递下接的效果,好像串珠子一样,读来饶有趣味。如“断桥桥不 
断;残雪雪未残。”“鱼钓钓鱼鱼骇钓;马鞭鞭马马惊鞭。”“烧火火烧烧火杖;渡 

                                                                                 103 

… 页面 104…

船船渡渡船人。”“水上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 
等等。再如: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水陆洲,洲停舟,舟走洲不走。 
这是湖南长沙流行的一副对联,联语综合运用了顶真、同音异字等多种手法,联 
中“阁阁”、“鸽鸽”、“洲洲”、“舟舟”等顶真,“鸽阁”和“洲舟”同音(或谐 
音),颇具匠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一位相国小姐,貌秀丽,有文采,立志要嫁一个才子,条 
件是只要对通她的上联,不论贫富都行。她把上联贴在相府门外:寸土为寺,寺 
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这上联运用的技巧更多,有顶真、拆字、集 
句等,联中“寺”、“诗”顶真,同时“寺”和“诗”都用前面两个相联的字组合 
而成,最后一句唐诗中,“月”又是“明”字中拆出来的,难度很大。一位姓林 
的书生写出了下联,贴在相府: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相国小姐看了,非常满意,便与之结为夫妻。 
还有这样一副对联,综合运用连环与回文技巧,堪称连环联中的妙对: 
僧过大佛寺,寺佛大过僧;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在连环联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吴文之对客人联。传说吴文之幼时能对,某日家中 
来客出对: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成锦绣;吴文之对曰:草藏兔,兔生毫, 
毫扎笔,笔写文章。客人叹为观止。 

●三国名将关云长,在民间千古名扬;关帝庙到处可见,以北京为例,最多的庙 
宇就是关帝庙。清代的关庙,北京城内外达到二百多个,占北京总庙宇的十分之 
一。其它地方的关帝庙也不计其数,关帝庙联也各有特点。湘潭市关圣殿联: 
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 
单刀辞鲁肃,江南士子尽低头。 
此联突出了关羽勇武好胜的性格。左宗棠曾撰常德关庙联: 
史策几千年未有;上继文宣大圣;下开武穆孤忠;浩气长存;树终古彝伦师表; 
地方数百里之间;西连汉寿旧封;东接益阳故垒;英风宛在;想当年戎马关山。 
上联说关羽上继文宣大圣(孔子),下开武穆(岳飞);下联结合地理形势与关羽 
的事业加以发挥,很有特色。 
宁夏六盘山上有座关帝庙,其庙联是劝人诚心做人: 
拜斯人便思学斯人,莫混帐磕了头去; 
入此山须要出此山,当仔细扪着心来。 
这副对联叫人学关羽的品德,不要假心假意。台湾的一副关帝庙联,则用“忠义” 
二字对关羽的一生作了高度概括: 
义勇腾云,一朝兄和弟; 
忠心贯月,千秋帝与王。 

●在居室内挂一副对联,可以反映出主人的志趣、爱好和品格。爱国教育家蔡元 
培举进士后,供职翰林院,他曾在寓所贴上一联: 
都无作官意; 
惟有读书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