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性七论〔英〕莱斯利史蒂文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假如我们发现,通常引发这种行动的刺激并不总是产生相同的效应(如交配行为随季节不同而变化)

    ,假如我们还发现,少于正常的刺激有时也能产生这种行动(如一只隔离起来的鸽子会向鸟笼的一角求爱)

    ,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确实存在着某种强度会发生变化的内部动因。因此,对于特定的固定行动模式来说,这种会发生变化的动力的存在是可以验证的。 然而,洛伦兹的方法论更值得怀疑的一点是,他认为这种“小的部分内驱力”常常受“四大内驱力”

    (喂食、生殖、逃跑和攻击)中的一种或几种所支配。 他认为,“自我抑制功能”决不是一种内驱力产生的结果(页73)。他甚至提出,攻击性是内驱力中的一种,这些内驱力“存在于那些表面上同攻击性无关、甚至看上去是攻击性对立面的行为模式的背后”

    (页35)。表面上,这种说法似乎可以使我们把任何一种行为都归因于攻击性,这样使这种归因无法验证,因而也没有科学根据。(这与弗洛伊德的“反应构成”论如出一辙,这种理论认为一种内在的意向可以表现

 161

    人性七论551

    为相反的行为。)也许存在着某些方法可以验证基本内驱力、内驱力之间互相混合、以及可将内驱力引导产生不同的行为之说;但在这种验证出现之前,这种推理都不是科学的。 在验证给予确认之前,都没有理由假定它是正确的。除了对整个理论提出的这些方法论问题外,洛伦兹对从动物到人的论证方法,也一定存在着相当的疑问。(这也是斯金纳的一大缺陷。)

    在《论攻击》(OnAgresion)

    一书中,洛伦兹所举的例子大多数都是鱼和鸟,很少是哺乳类动物,几乎没有我们最近的亲属——大类人猿。 但他打算通过推理来论证∶既然鱼和鸟天生富有攻击性,那么人类行为也受相同基本规律的支配(页204)。显然,这种推理应当认为是说服力不强的推理。 要是他也像简。 范。 劳威克—古多尔(JanevanLawick-Godal)等近期的研究人员那样,对黑猩猩和大猩猩作详细研究的话,他的推理就会有说服力一些。然而,就是这些有关近亲的论据,也不足以向我们证明人的本性,尽管莫里斯(Moris)

    这些通俗作家想使我们相信这一点。这是因为,人同其他动物的区别,也可能与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同样重要。 一般来说,证明X是由Y进化而来,并不等于能证明X就是Y,或只是Y,或基本上是Y。 即使能够证明宗派冲突(如在北爱尔兰)是由猿人各部族的领土捍卫机制演变而来,仍不能证明前者就是后者。 总之,有关人类以前的行为的理论,如洛伦兹关于敌对部族之间的竞争一定是何种情况的见解,都是纯推测性的,现在很难找到证明或驳倒这些见解的任何证据。因此,这些疑问必定使洛伦兹人性论的主要特点——先

 162

    651人性七论

    天攻击性的思想——受到影响。 因为假如从动物的推理不能证明这一点,我们就必须通过直接观察人的行为来验证它。在这一水平上,洛伦兹同我们其他人一样都是外行,既不是人类学家,也不是社会学家。 我们不应当只看他的推测,而应当看论据。人类学家曾经描述过一些明显没有攻击性的社会。这表明,攻击性是后天从社会中学到的,而并非先天就有的。在现代工业社会里,公开的暴力似乎有点随社会背景的差异而不同。 疑问,可以认为中产阶级的经济竞争同工人阶级的打群架一样具有“攻击性”

    ;如果这样,这个词的含义就扩大了,不仅限于肉体的暴力和暴力威胁。 对这个词下更为明确的定义是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前提;而且看来这种研究至少是既属生物学范畴,又属社会学范畴。 我们应当把洛伦兹的人性论看成是由对动物的观察而得出的推而广之的猜测。 但是它向我们指明了研究人性的一个极重要的领域。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E基本文章∶《论攻击》(OnAgresion)

    ,马乔里。 拉策克(MarjorieLatzke)译,伦敦,1966年;马乔里。K。威尔逊(MarjorieK。Wilson)译,纽约,1974年。洛伦兹(Lorenz)的《动物与人类行为研究》(StudiesinAnimalandHumanBehaviour)两卷本,伦敦,1970和1971年;哈佛大学出版社,1970和1971年,对他的性格学研究和这种研究的科学哲学基础,提出更详尽的论证。 虽然这部著作比《论攻击》专业性更强,但是先前不具备科学知识和性

 163

    人性七论751

    格学的人还是能够看懂。对洛伦兹和其他性格学作者的批判,见M。F。阿什利。蒙塔古(M。F。AshleyMontagu)的《人与攻击性》(ManandAgresion)

    ,牛津大学出版社,1973年第2版。关于达尔文的进化论,见他的《物种起源》(OriginofSpecies)

    ,鹈鹕出版社名著丛书,1968年;门特出版社平装本(新美国文库)。

    自本章发表以来,又出现了一门“社会生物学”

    ,见E。O。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Socio-biology∶TheNewSynthesis)

    ,哈佛大学出版社,1975年。 尤其是他的《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的最后一章“论人”和他的《论人性》(OnHumanNature)

    ,哈佛大学出版社,1978年。 对于这种有争议的理论的一种哲学上的见解,见M。 鲁斯(M。Ruse)

    的《社会生物学∶感觉或非感觉》(Sociobiology∶SenseorNon-sense?)

    ,多德雷赫特,1979年。

 164

    结第 三 部 分论D10。对进一步探讨的一些建议

 165

    10对进一步探讨的一些建议

    。七种人性论有相容之处吗?。对立的理论,可以互补不足吗?。你将选择哪种人生观?。…………………

 166

    061人性七论

    10

    对进一步探讨的一些建议

    如果读者期望本书结束时能提出一些有关人性的全面真理,那就会感到失望。 我无法提出第8种史蒂文森“理论”

    ,而只是想请大家沿着不同方向作进一步的探讨。尽管在我们看来,这七种理论恰如七名争取我们信奉的竞争者,但它们却并非在每一方面都互不相容的。 除非我们完全信奉一种思想框架,即我们在第2章中讨论过的完全信奉那种“封闭体系”

    ,否则我们都会发现,每种理论都强调了(尽管也许是过分强调)

    人性全部真理的不同方面。每种见解都对我们了解自己和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作出了某种积极的贡献。 例如,在文化和个人性格的形成方面,既容纳马克思主义之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也接受生物学之先天因素(也许是弗洛伊德所提的那种因素)的影响,这在原则上并不困难。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这些对立的理论视作互补不足,而非互相抵消的说法。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它们之间有着一些重要的分歧。这既表现在它们关于人性的具体主张上,也表现在它们所作

 167

    人性七论161

    的各种形而上学的和方法论的背景假设上(这一点我在“宇宙论”

    这一包罗万象的标题下已作了简要的概括)。

    在这最后一章里,我要指明我们讨论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弄清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我已经选择了一些著作,在本章末尾的附注中将会提到)。

    有关人的极重要的一个真理是,我们是由简单形式的生命经过漫长岁月的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 在第9章的开头我就说过,大量的证据使这种人类进化的起源无可争论,是“一种公认的事实”

    ;但人们不能说这一点就没有争议,因为美国的“上帝创世论者”最近又重提这个十九世纪就曾经辩论过的问题。 进化论受到挑战这一事实本身就很有趣味,因为它表明在讨论人性时要想维护科学的客观性是何等的困难。 正如我们指出的那样,那些有着根深蒂固的宗教或政治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