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感受清华 作者:尚尔凡-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会和上级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他的心态一直都处在被动者的位置,在导师面前只表现得像黄牛般任劳任怨。老板看见你这么能吃苦耐劳,又这么聪明能干,自然愿意多用你了。可这种“能者多劳”,到头来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我身边还有这样的同学,他平时不爱说话,也不求别人做什么事。他在高中,别人问他问题,就把问的问题写在小条上放在他桌上,他看到了就在小条上把解题过程写一下,也不管是谁问他的,写完了还放在桌上,问的同学到时候再来拿自己的小条。
  学会交流(2)
  不主动和别人交流属于不会交流,同别人关系处理得很差,是另一种不会交流的表现。
  小穆在两年的大学生活中,已经换过两次宿舍了。他曾经的七位室友都忍受不了他的坏脾气,他居然也同时对他的七位室友都有意见。举个例子,就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忍受不了他了。小穆刚上大一的时候逢人就讲,那年高考物理最后一道题出错了,少给了一个条件,他把这种少条件的情况写在了试卷上,结果那道题扣了他10分,最后他就差这10分,上不了他梦想的北大生物系,只好报了清华现在这个系。同学对他讲,怎么可能呢,高考题出错这么大的事情,报纸上怎么没说,何况还是最后一道题。结果他就和人家急了,还要争。他就是什么事情都要和别人较真,总觉得是自己对,脾气还特别暴躁,特别容易得罪人。
  如今,小穆已经在班里有些呆不下去的感觉了。课程做实验,没有人愿意和他一组做,宿舍里也没人理他。他现在想找人说话,都是跑到楼上找其他班的同学。不知道别的班的同学什么时候也会忍不了他,到时候他该怎么办?
  学会交流,一定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也要学会让别人考虑自己的感受,向别人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在清华里,同学最苦闷的两件事情就是女生太少,同学间缺乏交流。同学们都渴望着交流的机会,面对学业和生活的压力,每个同学都在大学尝试着学会交流,体会着交流的重要性。
不会说“谢谢”
  刚刚入校的清华学生,有些同学的基础文明、基本素质是很差的。老师进到学生宿舍里,有的学生视而不见,也不起立,也不和老师打招呼。老师找到同学谈话,同学就坐在椅子上和站着的老师说话,丝毫不觉得别扭。想想我们所有人小学加中学十二年,每节课上课班长都喊“上课、起立”,集体叫“老师好”,到头来,只是过了十二年的形式,根本不明白这是一种礼貌,一种基础文明。
  我们的家长来北京看孩子,给自己孩子的宿舍打扫卫生,扫到别的同学脚下的时候,同学就抬抬脚,让同学家长扫,扫完又把脚放下。眼睛就始终留在电脑荧光屏上,看都没看家长一眼,更别指望他会和家长说声“谢谢,阿姨”了。
  宿舍楼的管理员帮学生家长带东西给同学,同学从管理员那里拿了东西就走,根本没想过和管理员说声“谢谢”。
  其实很多情况下,不是同学们心高气傲、目中无人,而是他们从小到大就没有意识到,这些事情是一种基本的礼貌、基本的文明,没意识到应该在什么时候说“谢谢”。当老师在年级会上讲过一次这个问题后,大部分同学很快就意识到应该懂得礼貌,以后再看见辅导员和老师都注意了主动问好。可见,如果从中学就教会同学这些基础文明,同学早就学会说“谢谢”了。
  不懂诚信
  如今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是非常地重视,但同学们的诚信意识在一些方面还非常淡薄。就拿上研究生这件事情来说吧。
  很多同学其实是一心想出国的,但当年出国形式不好,于是“取其次而求之”,先在国内读个研究生。但在读研期间一直是在申请出国,上研究生第一年如果能拿到国外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那么马上和学校违约,退了国内的研究生,拍屁股走人。对于他们来讲,他们损失的仅仅是半年时间和需要缴纳的一万多元违约金。但同学们的衡量标准是,国外只要能给自己奖学金,一般一年美国能给三四万美元,那一万块钱人民币算什么呢。但这样一来,他把自己研究生导师干巴巴地就晒在那里了。导师是根据名额指标招收研究生的,一个同学突然违约走了,他没办法马上再招上新的研究生,手底下的活半年都没人来干。同时,这也就是白白浪费了一个读研的名额。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了国外的中国学生身上。为了申请出国,尤其是美国,往往会向国外学校承诺,我会在那里读5年,认认真真念完博士。但到了国外,一些同学嫌5年太长了,出国就是为了镀金,不愿意花5年的时间,于是2年之后,当拿到了国外的硕士学位,就和学校违约,博士不念了。而国内学生对这种情况的看法,主流思想不是在讨论这种做法是对不对,而是在讨论在违约时各种选择对这个同学的发展“值不值”的问题,同时也在讨论这样做,对以后出国去同一个地方的同学会不会有影响。
  国家助学贷款,也由于全国高校的违约率高达30%,很多学校被迫暂时取消了贷款。一些同学只想着每年按日子拿银行的钱去交学费,等到他们毕了业,就把贷款的事给忘了。每个系都会有一个老师,每年的还款期,给每个应该还贷款的同学追着屁股打电话,催还贷款,几天打上几十个电话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排队洗衣服
  “咦?今天楼道里怎么这么热闹?” 清华某宿舍楼的同学们发现洗衣房门口排了一个长队的人。今天怎么这么心齐,说洗衣服大家都来洗了?好奇的同学都凑过去看个究竟。原来是刷卡的洗衣机,突然坏了,不用刷卡就能洗衣服,所以同学都来“节约”资金,排队洗衣服了。洗一次衣服3块钱,就为了这3块钱,大家排起了长队。
  情形虽然没有商店店庆18元买一个MP3排队人群的热闹,也没有“家乐福”熟食半价时的抢购疯狂,但性质的确差不多。
  状元偷东西
  “你好,我们是清华大学治安服务处,你们系的一个同学偷东西,你们来我们这里吧,我们了解一下情况。”辅导员突然接到了这样一个电话。匆匆忙忙赶到治安服务处,看到偷东西的学生呆呆地坐在那里,低着头,眼神那么茫然。辅导员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是他偷的东西……
  一个高考的省状元,学习成绩在大学也是年级前十名,平时那么活跃,家庭也不困难,没有理由会是他偷东西呀……但就是他,塞了学生超市的一个面包和一个罐头在书包里,出超市门的时候被服务员抓到的。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超市的服务人员讲,其实这个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在这里偷东西了,只不过这是第一次抓到他。
  面包和罐头,状元被取消了当年的奖学金,幸运的是超市没有向派出所报案,否则还会受到严厉的学校处分,档案里更会写上难堪的一笔。这不是仅有的偷东西的案例,学校的超市里时常有同学偷东西。很难捉摸他们的动机,往往并不是为了获取什么利益,而是为了尝试这种未有的感觉,有些就是有心理问题。而这种情况,不论是状元还是普通人,在清华或者是普通高校,都时有发生。而偷的东西更不仅仅是面包和零食。
匪夷所思的小偷
  一天,学校急急火火的在下午三点通知每个系派一位老师下午四点集中开会,内容也没有透露。到了会场,派出所的两位同志已经在那里剪辑录像。开会了,民警通知给大家介绍情况:一个小偷,在图书馆盗窃了其他同学的笔记本电脑,而这个小偷已经是惯偷了,现在已经定案,在两个月前这个小偷已经盗窃了一台笔记本。而这个小偷非常嚣张,盗窃第二天又去了图书馆,图书馆入口和盗窃地点的录像现在都保留着,让各系老师来认人。因为,小偷可以进图书馆,因此肯定是清华的学生。
  但录像实在不够清楚,各系老师也没办法认识所有全系几百乃至上千号人,于是每位老师拿着照片和嫌疑人名单散会了。
  过了几天,这个案子有了消息。小偷因为拿着偷来的笔记本在图书馆用,被失主当场认了出来,最后还是丢东西的人抓住了小偷。
  多么匪夷所思的小偷呀,换了别人,在偷东西的地方堂而皇之地展示赃物,是一种什么胆量?说他是惯偷,岂不是侮辱了“惯偷”这个词?
  但偷东西,已经成了学校里的一大污点,因为就是在校生在偷自己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