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感受清华 作者:尚尔凡-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上去已经有些“醉生梦死”了。辅导员问他,那你试图去和女生表白过吗?他说一直想这么做,但没有鼓起勇气。辅导员开导他:在你没做任何努力的情况下,人家有男朋友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你又何苦暗恋得像现在这么痛苦呢?这样为感情折腰值得吗?但这个同学还是有些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最后不得不因为“心理抑郁症”休学了一年。
  不玩游戏会死吗
  这么恶毒的话,真是不该讲。但即便把这么难听的话拍到同学脸上,还是有同学执迷不悟,无动于衷。
  一个北方的孩子,考到了清华最热门的专业。从一开始上大学,他就管不住自己了,一有时间就玩游戏。最初还是在别人都去上自习的时候,他不学习在宿舍玩游戏,后来变成了不去上课专心玩游戏。老师和辅导员不停找他谈话,但还是挽救不了他,一个学期,他出现了五门不及格,再有两三门不及格的话就要退学了。
  老师采取了最后的措施,每天都去宿舍监督他,还派同宿舍的同学和班长一起监督他。他开始还有所收敛,后来意识到有同学在监督他,于是在宿舍不玩游戏,一副改邪归正的样子,还开始去上自习了。但其实他是为了躲开监督,背着笔记本电脑到自习室去玩游戏。
  期末考试又要到了,已经有几门不及格的他不能再有闪失了,老师让他写下了“字据”:保证从今日起到期末考试结束前的20天里,不许玩游戏,好好学习。这哪里是管大学生的方法呀,写这种保证简直像是在管小学生。
  翻出这位同学在入学时写的一份感想,上面写着“我从小就有一个理想,就是做中国的比尔盖茨……” 真希望他玩一个能用盖茨叔叔做主角的游戏,让他再有机会想想自己的偶像,想想自己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一个年级已经退学8个了……
  清华某系一个一百多人的年级,上完了大三,还有一年就要大学毕业了,但年级里已经有先后8个人退学回家了。按照清华对学籍的规定,是不及格课程累计达到20学分退学。如果按照一门课程平均3学分计算,那么有六七门课程出现了不及格就危险了。并不是说在清华毕业有多么困难,清华从来没有淘汰率一说。进清华的确是一个高门槛,但想从清华毕业,只要自己认真、努力,高考能考上500多分的都应该没有问题,可不是非要是状元、省里的前几名才有能力完成学业的。但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当地的佼佼者回家了呢?
  回家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自己不学习。即便学生再聪明,只要因为贪玩、感情和其他杂事耽误了学业,都有可能出现不及格、休学、试读甚至退学。而遗憾的是,总有一部分同学自制力特别差,在大学自由的空间里不会安排自己的时间,渐渐堕落下去。
  每年,清华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中,有平均10%的人不能合格毕业,这10%当中,好一点的是休学到第二年毕业,而更多的是因为不及格过多转为大专、甚至退学的同学。如今清华一年招生3000多人,也就是说到毕业的时候,有300多人将没有毕业文凭。这章讲了这么多真实的例子,正是这10%当中一些同学的缩影。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了其他学校:北大某系,一个年级130几个人,最后竟然有20几个人没有毕业。
“重返”清华
  我非常佩服高考失利,复读最后成功的同学。但有比这更值得佩服的,是从大学因为学习原因被劝退回家,再次参加高考考入清华,重新踏入校园的学生。
  小田上到大三因为已经有太多不及格的课程而被清华劝退,回去复习了半年,从南方某省又以前十名的身份考入清华。小王也是有类似的经历,在北大已经学到大四最后不得不退学,回到家乡重新准备高考。而这样两个相同经历的人,幸运地来到了清华的同一个系,同一个年级。
  挫折教给他们对未来要加倍珍惜,好好把握才是重振自己的最好方式。在清华最初的一年里,小田和小王两个人都非常努力地对待学习,小王还以很高的成绩拿到了学校的奖学金。
  而到了大二,日复一日的平静生活,让小田又开始有些管不住自己了。他开始不去上课,每天对着电脑看小说、打游戏,甚至午饭也不吃,班里的活动也不参加。由于他的年龄比班里其他人都大,班长说他,他也根本不放在心上。一不留神,又出现了一门不及格。似乎他又走上了以前的老路。
  小田开始“颓废”,辅导员不得不经常找他谈话,但每次谈话都没法继续。小田一看辅导员找他是谈学习,他就说:“辅导员,您别和我说了,您说的道理我都懂,再说,您怕我再出现不及格,我上学期不是都及格了吗?不及格的那科我重修也及格了。我对自己现在的状态很满意。”当初入学时自己的豪言壮志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了。
  而小王并没有放松自己,不仅学习上抓得紧,还积极参加了学生会的社会工作,还积极申请入党,成为了老师和辅导员心中的好学生。由于他的年纪比同学大几岁,经历更加丰富,因此他总给同学一个老大哥的形象。不久,他在清华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了共产党员。过了一段时间,又成为了学生会的一个部长,他用不一样的生活态度激发了自己在第二次的校园经历中迅速成长。
  对比这两个同学,一个只能是无药可救、破罐破摔,白白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和天赋;另一个是知错就改、重获新生,顶住压力,真正地把握好了自己的命运。
状元卖快餐
  北大毕业生在西安街头卖肉的新闻,前一段在社会上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百度”网站上搜索关键词“北大 卖肉”,就能搜出58000多篇文章。而其实这样的情况也不仅仅是北大才有,清华里就有更加离谱的状元。
  阿军是中原地区当年堂堂的省状元,进清华时可是风光无限。但从大一开始,他就感觉自己对大学学习不是很适应,大一第一年的成绩就排到了年级的后三分之一。同时,他又迷上了电脑游戏,经过对游戏的潜心研究,他成为了全系有名的高手;但同时,他的学习成绩更是每况愈下,出现了一门又一门的不及格。最后毕业的时候,他已经转成了大专生,最后只拿到了大专文凭。
  毕业后,阿军找了一份销售工作,但干了没多久,他感觉这个工作没有意思,不想做了。于是他在清华附近,租了一个几平方米的小平房,向亲戚朋友借了几万块钱,决定自己开店,卖快餐。条件特别艰苦,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要阿军亲自送餐。
  起初,清华里知道这是清华同学自己开的快餐的时候,都纷纷订他的快餐,给他捧场,希望他的生意能做好。五块的、八块的、十块的,各个价位轮流点。但学校周围的快餐种类是何其之多,竞争何其之激烈。店已经开了一年多,生意还是没能做出好成绩。而我们的状元阿军,已经走上了他与众不同的创业之路。
  学会交流(1)
  阿生是华中地区的一位高考状元。在清华里,成绩也是一直名列前茅。他很喜欢自己的专业,动手能力很强,平时常去一些公司做兼职,本科的时候就到系里的实验室做些研究生的工作。大三的时候,他就开始抱怨他的生活:“每天要工作8个小时,就坐在老板边上,也不能上网干别的事情,只能专心工作,现在已经干了两个月活了,老板就发过一次400块钱,平均1天才挣10块钱。”说的时候一脸的痛苦,同学听了之后都非常同情他,感觉怎么他这么像是被剥削呢?
  大四做毕业设计的时候,他又一次和同学们抱怨他的毕业设计,说是每天除了吃饭,几乎都要去,老板老盯着他干活,刚刚做完一样,马上新的任务就又来了,每天累得要死。
  现在他去国外读书了,网上和同学聊天,他又提起他在那边多么多么的忙,根本没时间玩,连陪女朋友的时间都没有。
  难道他真的就是忙得要命吗?怎么我们很多人也都是在一样的环境里读书,就感觉没他那样忙得昏天黑地呢?其实他的问题并不全出在环境和导师身上,他自己也有很大原因。他不应该总给人一种“你用我干活,我就心甘情愿去做”的印象。毕竟在读书期间,除了给实验室干活以外,还是需要有自己的时间来做些学习和研究的。但是他不懂得和别人交流,也不会和上级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他的心态一直都处在被动者的位置,在导师面前只表现得像黄牛般任劳任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