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师讲课更重要,它不仅是增长见识,更是形成一种人生态度。
  不管孩子将来做什么,都需要一种坚韧的性格,要成就任何一个事业,都必须经历艰难曲折。上一次课不容易,长年累月坚持上课更不容易,正因为不容易,孩子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平时经常挂在老师和家长嘴边的那些名人故事、那些励志语录,感悟到它们的真正含义。
  现在的孩子,不像缺吃少穿的年代,对他们的磨砺不是来自于恶劣的生存环境,而是一种精神压力。也许,求学就是他们人生中最艰苦卓绝的一段经历。
  当我们回忆人生的时候,往往会对那些苦难的经历一往情深,引以为豪,因为这里面蕴涵着一种力量。比之平淡而安逸的生活,苦难不仅是成长的钙质,还是智慧的来源。
  辛苦一点没有什么,辛苦本身就会成为人生的财富。何况这不是刻意营造的苦难气氛,也不是谁把苦难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需要,比起那种作秀似的“体验苦难”,或者是浪漫探险似的“寻找苦难”,这种求学的过程是真真实实的,因而更能成为血液中的东西,滋养一生。
不平等是必然的(1)
教育部规定,中小学不许分重点校、重点班,不许加时补课,甚至不许公布学生成绩。可以肯定,这又是废话!
  考试本身是并无过错的,学习本来就需要有考试来检测,一考试就有成绩,有成绩就必然影响到自我评价,不让公布成绩,表面上看来是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其实是影响学生的自我判断,助长他们自欺欺人。如果仅仅因为成绩被公布就受到伤害了,那这样的学生也未免太脆弱。将来到社会上,比这残酷的事多得很,比这严重的伤害到处都是,连这点伤害都承受不了,将来怎么活?
  现实是残酷的,竞争不可避免,要竞争就有输赢,与其回避,不如让他们学会坚强。公布成绩没什么不可以,排名次也没什么了不起,要让孩子学会怎样去看待输赢,训练他们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学校之所以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一个学校里之所以存在重点班,不是谁异想天开规定的,而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结果。重点校、重点班的主要优势在于师资和生源,主要还是人的因素。人本来就有高下之分,社会对各种人的需求也不一样,非要把人力资源平均分配,且不说做不做得到,假如真的分平均了,好老师和差老师都教一样的学生,得到一样的待遇,好学生和差学生都在同样的条件下,接受同样的教育,那么对好老师、好学生又公平吗?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任何资源是真正能做到均衡配置的,哪怕是相对的均衡,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各种力量相互抗衡的结果,不是单方面人力可为的。东部沿海地区就是比西部发达,欧洲就是比非洲富裕,这种状况也许将来有一天可以改变,但是在今天,以你我之力,无论多么拼命,也是无法扭转的。教育部权力再大,也不可能把绝大多数优秀老师赶出大城市,赶到偏远山区,像“支教”这种事,都是短期的、有限的,城乡之间教育的差距永远都会存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城区和郊区之间,条件好的城区和条件差的城区之间,差距永远存在。人往高处走,人才的流动永远遵循这条规律,你不可能倒着来。何况,高校本身就是资源配置极不均衡的,北大、清华和一般的非重点大学,能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吗?高校就可以办名校、重点校,凭什么中小学要均衡?中小学孩子们的未来都不均衡,凭什么要他们现在必须均衡?如果一个孩子可以凭自己的努力进入更好的学习环境中,为什么不允许那个环境存在?
  只要社会上还存在着不同的阶层,存在着地区间的不平等、行业间的不平等,那么要消除中小学中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就等于是痴人说梦!
  要承认人与人是有差异的,这没什么可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劣势,也有自己的优势,关键是要正确认识自己,要有正确的期望值,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
  现在的社会已经不一样了,学习并非是唯一的标准,考学也并非是唯一的出路,就算读了大学,也不是一定就有辉煌前途。现在大学几乎成了大众教育,将来的孩子恐怕大部分都能读上大学。这样的情况下,学什么,怎样学,确实是每一个家长都要认真考虑的。
  我一直非常鼓励鲁鲁考重点学校,但同时我也不把这看成是唯一的目标,考得上当然好,考不上,他在我心目中同样优秀。但尽管如此,我还是会推动他努力去考,因为备考本身就是学习,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而且那种拼搏的过程,也是一种人生体验,可以给他一种积极的力量。学了比不学好,今天比昨天好,人生在不断进步,我认为目的就达到了。
  鲁鲁在班上成绩并不拔尖,从来没有考过第一,甚至很少进前十名。我常常对鲁鲁说,没有什么可怕的,就算考不上全班第一,就算考不上重点学校,就算考不上大学,也不会死人!天无绝人之路,你把架子鼓打好了,以后可以到乐队当个鼓手,或者像你们老师一样,教人家打鼓,也能挣钱。你画画学好了,可以去搞设计,搞创作,还可以当老师。当然,这些东西要能够达到混碗饭吃的程度,还必须得好好学。世界上路多得很,做生意、弄电脑,或者学门手艺,都能活命,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但要有这一技之长也是必须下工夫的,任何东西要学好都不容易,都必须努力,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不平等是必然的(2)

说来说去,人还是偷不得懒的,这又反过来说明了刻苦学习的必要性,如果你现在并没有其他的方向,并没有更好的出路,作为学生,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学习,只不过不要把学习这件事弄得太绝对。
  中国的孩子苦,是中国的竞争环境所至,生存太难,机会太少,你不得不拼命。竞争是无处不有的,不在考分上竞争,就是别的事情上竞争。哪怕是在美国,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进哈佛,美国的孩子之所以压力小点,是因为他不进哈佛也可以找到工作,也可以有稳定的社会保障,不至于为生计发愁,还可以按自己的理想,去做一些千奇百怪的事。中国如果哪一天也达到了那样的发达程度,绝大多数公民都可以压力比较小地生活了,中国的孩子也会轻松。
  所以“减负”在现阶段只是一个概念,“减负减负,后果自负。”这是现实所逼,作为家长,谁敢拿孩子去赌?减负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即使书包的重量减了,他人生的重量依然存在,你还得在其他方面加上去。
  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非常残酷的社会,认识到这一点,就不要再对减负抱什么希望。我们能做的只是帮孩子选择更合理的人生道路,多和他沟通,给他精神的力量和支持。
  这就是我作为一介平民的一点想法。孩子是雪花,飘到哪家是哪家。鲁鲁既然已经投生到我家,做了我的儿子,我给不了他更多的富贵,只能帮助他成长,让他拥有更强的力量,让他自己去争取幸福。

拼搏让人自豪

那天在谈到鲁鲁的一个小伙伴时,他评价说:“他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自信,不敢去尝试,总觉得自己不行,学不好,考不过,不可能成功,所以不去试,结果就落后了。”
  说这番话时,他已经忘了,就在半年前,他自己正是这样的人,别说参加公共英语考试,就是一般的英语班都不敢报,生怕学不走,生怕别人笑。
  现在他可以笑傲英语了,这是基于他自己的努力。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已经完成了公共英语一级的学习和考试。不管结果如何,参加了,就是胜利。通过这几个月的努力,不仅英语水平提高了一大截,更重要的是多了一种人生体验,他自己很自豪。
  人最大的满足,就是经过艰难困苦之后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奋斗虽然是苦的,但最终却能让人体验到生命的意义,体验到充实的快感。
 那些探险者、攀岩者、极限运动者,为什么要将自己置于极度的危险之中?就因为他们在那种生死的边缘,体会到自己的力量,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和美丽。没有压力、没有奋斗的人生是苍白的,鲁鲁能那样评价他的朋友,说明他已经体会到了这一点。
  那天考完出来,骑车在大路上,风迎面吹来,他说,特别高兴,特别畅快,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件大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