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禁苑黄昏 作者:凯瑟琳德·卡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绣了丰富的象征性图案。奉献给皇上的寿礼每天从这个庞大的帝国的四面八方送
来,虽说一切自有很好的指挥系统调度着,可还是免不了造成很大的混乱。
  最后就有了这首次戏台上的喜庆表演。太后几乎成天呆在她的包厢里,监督着
一切细节,时不时地差一名手下的太监去台上传达她关于某句台词怎么说、某个姿
势怎么摆的旨意。喜庆表演的那天,她邀请宫中所有女官都去戏楼所在的院子里用
午餐,这是我到来之后的第一次。太后在御包厢里午餐毕,然后传旨将我们的饭菜
送到院子里,那里的餐桌已经摆好,排场之隆重和气派不下于在宫室之内。
  颐和园中绝大多数大庭院都竖着遮蔽太阳的席编屋顶。这些席编屋顶使满是鲜
花的院子成了清凉宜的户外雅座。宫里的席棚简直可说是艺术品。高高的柱子表面
画着喜庆的图案,高出庭院四周房子的屋顶二三十英尺,支撑着顶上的横梁,而横
梁的表面也是鲜艳的彩绘。顶梁之上铺着一条条只有中国才拿手的漂亮的席子。席
帘从席棚顶上垂下来,与宫室的屋顶持平。这些垂在旁边的席帘与大部分席编屋顶
一样,是活动的,可以用装在支撑的柱子上的滑轮和索子开关。整个结构,支撑的
柱子加上横梁,都是以与横梁颜色相同的绳索结扎起来的,没有用一枚钉子。席棚
6月搭起,9月拆去。
  皇上诞辰之前的一周,宫里每天有新来的贵妇远来的宗室成员,以及品级
够得上亲自前来祝寿的满族贵族的妻子和女儿。皇后从不忘记把我介绍给她们。外
国出现在中国宫廷要比中国出现在欧洲宫廷稀罕得多,而且这常常是这些公主们第
一回见到外国,但她们普遍都有礼貌甚至亲切,对我的服装和习惯从不显示出一丝
一毫的少见多怪。如果一个中国到了欧洲宫廷,或者到了我们的白宫,我就不敢保
证他会被所有的,甚至佣,如此体贴地对待。那段时间之中宫里还有几个孩子,他
们对待“洋女”也是很有教养的。
  我们在戏楼那个院子里的第一次午餐之后,待到当天的表演结束、演员离去,
我走近戏楼的舞台,开始兴致勃勃地仔细观察它的结构和装备。戏楼高出地面约12
英尺,主要的一层高度与御包厢相仿。它包括三层和一个地窖。地窖用于舞台上使
用的那很少几件布景,移动布景的简单机械也在那里操纵。舞台像古希腊的剧场一
样,也是三面敞开的,演员出来扮角色说话,从左边上场,从右边下场。
  我观察戏楼的结构时,太后在她的包厢里,但她显然注意到了我的行动,因为
只过了一会儿太监就大开了玻璃门,她走下御包厢的台阶,穿过院子向我这儿走来。
她问我要不要上台去参观一下整幢建筑,看看仔细,又说道:“没准你以后再没眼
福见到好的中国戏楼了。”她亲自登上院子里上舞台的台阶,要我跟在她后面。
  舞台约25英尺见方,向院子中间突出,上面有顶,三面敞开。第四面有门和帷
幕,供演员上下场之用。中国没有女演员,女的角色由男扮演,而且扮演得相当出
色,所以当听说戏中没有女演员时,我显得十分惊讶。舞台后面坐着乐师,中国所
有的戏剧表演都有他们参加。
  太后亲自领着我们穿过舞台,来到布景后面。我在那里仔仔细细地看了好些皇
上诞辰那天将用于游行的彩车,全都是太后设计的。我们看过彩车之后,太后建议
我最好参观一下上面两层。这两层在中国的戏院里并未流行,就是其他宫里的戏楼
也只不过一层。上第二层、由此再上第三层的楼梯都在布景后面。这上面两层舞台
用于特殊场面和舞台造型,供某些演员叠罗汉、念台词,并装有特殊表演时所用的
地板门和滑轮。太后亲自走上去,带着我参观这两层舞台。她踏在陡峭难行的楼梯
上显得跟我一样轻松、矫健,可我穿的是舒适的欧洲皮鞋,而她脚下正中央还有着
六英寸高的满式鞋底,走路一定像踩高跷一样。
  太后和任何满族贵妇都未缠过足,缠足的风俗流行的时间是在满洲征服中国之
前。满族采用了汉的许多礼仪和风俗习惯,但满族妇女依然保留了她们的独立性。
即使主中原250余年后的今天,她们穿的仍然是自己的家乡装束,这与汉族妇女完全
不同。她们头发的样式仍然是生动别致的满式。她们不但从未缠足,而且对缠足之
惊恐并不亚于欧洲。满族贵妇也不受汉族妇女所受的那种僵化的社会习俗的束缚。
她们受到的限制比任何其他的东方妇女都小,而享受的个自由却多。事实上,满族
妇女之于其他的东方妇女,就像现代的美国妇女之于她们的欧洲姐妹。

                         第八章  光绪皇帝陛下

  垂帘听政的慈禧皇太后还政于光绪皇帝时,他才刚刚18岁。归政诏书中训诫皇
上要“正身强智,勤政爱民”,而皇上则在另一则诏书中以合适的言辞答复,请求
“决疑定策,尚待提撕”,并说道,他“局敢怠荒”,要在祈祷和祭奠“天地宗庙
社稷”之后才“于光绪十三年正月十五日行亲政礼”。照我们的算法,他是1889年
2月25日以“光绪”的年号亲政的。中国皇帝用以统治国家的名号并不是他本的名字,
而是特地为他挑选出来的,通常有某种专门的意义,或者象征性。
  光绪皇帝陛下是统治中国的“大清”这是对这一满族王朝的称呼的第
12任皇帝,他5岁时即位,由东宫大后和西宫太后共同垂帘听政。东宫太后死于188
1年,从此以后就由慈禧皇太后单独垂帘听政。他的统治时期,算上那些垂帘听政的
年代的话,已经有30年了,是清朝皇帝之中第三长的。
  我初被介绍给光绪皇帝时,他已是快满33岁了。我觉得他是个有趣的研究对象,
不过没达到皇太后陛下那种程度。太后自有其魁力屏乎寻常地吸引。皇上则很奇怪
地缺乏这种“魁力”,也很少个吸引力。不过他仍然使感到兴趣。太后不局限于一
隅,皇上则是典型的东方式。他身材小巧而雅致,高度不超过5.4英尺。他的头形
很好,智慧发育成熟,高高的额头、褐色的大眼睛、垂得较低的眼睑,形状和位置
都与汉完全不同。他的鼻子高高的,像宗室的大多数成员一样,是被称之为“隆准”
的那种。大口薄唇,唇短而弯成傲气的弧形,下唇微微前突,瘦削而刻画分明的下
颌,比前额稍前的有力的下巴,这些给予了他一种苦行僧的味道,而且使他看上去
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尽管他体质赢弱。满的皮肤比汉白,但他的脸白而明净的程度
远不如其他宗室成员,而且他脸色的白而明净似乎更多地是由于身体虚弱,而非自
然形成。他一头满所特有的稠密的长发总是料理得很好。据说他很不喜欢让别替他
刮胡子,但在中国传统是不可改变的,它不允许40岁以下的男留须,即使他贵为
“天子”。像所有有过良好教养的中国一样,他的脚和手都不大,而后者是细长的,
极富表现力。皇上穿得极为整洁,十分朴素,除非是在重大场合,没几件装饰品,
根本不戴首饰。他的脸上表情慈善,但从他眼睑低垂的眼睛之中旁射出的目光仍然
不失其精明和聪明。他的态度举止是羞涩和怯生生的,不过这与其说是由于缺乏自
信心,倒不如说是由于没有那种迷的魁力。那种迷的魁力会自然地使带上自信的神
态。
  在我看来他似乎是被称之为“天子”的东方君主的理想物。他的微笑里有一种
捉摸不透的东西,他的眼睛里显示出宿命论者的平静和对于世界的半怀蔑视。他看
东西时微妙的目光里有种超然物外,这种超然物外体现了们一般观念中的“东方精
神”。起初很难认清这是由于一种力感还是由于感到失去了力,但那坚定而精瘦的
下颌,那苦行僧式的脸膛,那锐利的眼睛,显示一定有力量隐藏着,显示只要他有
意施展,力不会没有。他整个脸上是一种自我压抑的神色,这几乎已达到了一种麻
木的状态。
  他是不是在梦想着这个帝国的辉煌未来?他是不是认为,虽然他首次执掌政权
的努力失败了,他还是可以等待时机只要等待,一切都会有的?不知道,很难
猜得出来。不过好像差不多是这样。现在他似乎彻底明白了,他选择的工具和时间,
他追求进步的努力,都是错误的。但那双大眼睛半遮半掩的目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