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禁苑黄昏 作者:凯瑟琳德·卡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猜得出来。不过好像差不多是这样。现在他似乎彻底明白了,他选择的工具和时间,
他追求进步的努力,都是错误的。但那双大眼睛半遮半掩的目光中无限耐心的神态
好像显示,他还会作拯救中国的尝试他不过是在等候自己的机会。
  没有迹象表明皇上对太后怀有恶意。他们之间的关系虽因他们崇高的地位而不
得不严格地掌握分寸,但似乎也是十分友好的。如果说他对自己的政府因为1898年
的政变而夭折并不能完全释怀,他似乎并不觉得太后对此负有责任。暂时制止了他
进步的梦想的不是她,而是中国的保守主义。皇上打算向进步的目标急速前进时,
是掌握了实权的军机大臣们联合起来在他面前树起了政变的障碍。
  在中国最明智的一些政治家的急切请求下,太后重出训政,又一次执掌了政府
大权。她是被他们所说服的,同时她也相信,皇上是把国家这辆马车在中国的办事
程序这条年久失修的崎岖小道上赶得太快了。她感到照这样下去,无论是皇上还是
国家都会被撞得粉碎。这一点皇上现在仿佛完全明白过来了。他深不可测的眼睛里
藏匿着无限的可能性,也许是许许多多的事件。他是否在默默地筹划待到下次机会
来临时如何抓住它,如何跳上它的背脊,用鞭子抽打着,将它赶向进步或者灭
亡?对这两个问题,我相信他都会答以同样谜一般的、淡泊的微笑。
  他现在好像已经很少提出建议了,不过仍然视朝,也单独接见许多大臣。他发
上谕的时候用不着征得太后的同意,但在所有重大事件上,在军机大臣会议时,太
后总是在的,决定是根据他们两个的意见作出的。紧急公文送到太后的御座房时如
果皇上在场,公文总是先送到太后手上,太后匆匆看一下就递给他。他仔仔细细地
看上一遍,然后还给太后,很少发表意见。不过看得出来,这并非因为对涉及的问
题一无所知,而是他暂时将信赖给予了太后那更为成熟的经验。
  将使中国与今天的世界列强步同一轨道的中国法律的改造,是否会发生在太后
的有生之年,又皇上的耐力和耐心是否足以使他等到那个时候,等到他的努力得到
成果,这谁也说不准。在此期间,他履行这个帝国名义上的元首的职责,在他作为
皇帝不得不到场的公私典礼上做些刻板的动作。
  皇上住在面对昆明湖的一个与太后的住所同样精雅而奢侈的宫殿里,有自己的
太监和侍从,有自己的生活,完全独立于太后和女官们之外。他每天早朝之前到太
后那里请安,接着两一起去处理朝政。这之后他就回到自己的宫内,去做自己想做
的事了。喜庆的日子有戏演,他会在演出时走进御包厢,而且在那些日子里还会加
太后和女官们的兜风和游湖。在那种场合下他还会和太后一起用餐。他对戏台似乎
并不像她那么热衷,常常戏看了一半就离开御包厢,到后面他专用的戏楼御座房去,
以看书和抽烟打发时间。在太后面前他是从不如此的。
  他每天都不放松学习,其中之一是英语。他书看得很多。宫里有个专门的官员
为他买书,据说这差事并不清闲,因为他不仅潜心于中国文学和经籍,对外文著作
的译本也是饥不择食,而且不停地要新的。据说他除履行其他职责以外,总是每天
看一本书。
  他对音乐很着迷,会演奏多种中国乐器,甚至尝试过弹钢琴。他的耳朵乐感很
强,他能凭记忆把听到过的任何曲调在手边的任何乐器上演奏出来。他在机械方面
也非常聪明,能够相当顺利地把一架钟拆卸开和装配起来,不过据说他把宫内几架
机械十分复杂的钟拆卸下来之后就没能很好地重新恢复原样。太后时刻担心皇上把
她最珍爱的几座钟拆卸开来而装回去不能好好地运转。而且他开了头的东西,是不
肯让任何来替他完成的。
  他起得很早,常常凌晨2点就下床了。北京有什么典礼或是要祭奠祖先时,他会
赶上16英里先完成仪式,然后在8点的早朝之前及时返回。皇上那些健步如飞的轿夫
抬着他往来于颐和园和京城之间那16英里要花两个半小时。他好像不喜欢与年轻交
往,不管男的还是女的,但却极喜欢孩子。宫中没几个他宠幸的,他对太后的随从
里那些年轻女子和姑娘完全是视若无睹。但对聪明而机灵的他倒像是很敬重的。
  在太后与皇上之间所作的区分有些是很奇怪的。太后是皇上的长辈,事事占先。
朝会大殿上,她坐在宝座上,而皇上的座位是她左边一张凳子。出来时他随她的轿
子步行,在她面前总是站着。可他们一起用餐时他却坐在桌端的尊位上。太后单独
迸餐时,她的筷子、调羹像她盛菜的黄色瓷盆的盖子一样都是银的;如果皇上和太
后两一起进餐,瓷盆的盖子就是金的了,皇上的筷子和调羹也是金的。我从来不知
道皇上一个用餐时盖子和筷子是怎样的,因为这总是在他自己的宫中,而我只见到
过他的宫殿外面。女官们散步时经过那个地方,即使朝那方向看看,也会被认为趣
味不高而且不遵守礼仪。
  皇上仅带着自己的侍从出来散步、并不跟在太后后面时,所去之处都是女官们
不常到的。在喜庆日子里,他有时也乘游船或是与太后和女官们一起散步,这时他
的态度与通常的一样,自始至终都是客客气气的,不过他对这些活动好像并不喜欢,
一结束就带着侍从回自己的宫里去了。他帮着太后招待外国代表,可是认识他的可
以很清楚地看出,他对这些个接见很不耐烦,一有机会就溜之大吉。倒不是他反对
外国,而是这种盛大的场面不配他的胃口。照太后的意思,倒是希望他在招待外国
代表时做好他该做的一份子,再表现得突出一点。虽然在这些场合中他从未发过脾
气或露出不悦之色,而且似乎的的确确想履行自己的职责,但却总是表现出急于完
事的样子。到底是出于对这些场面的羞怯还是讨厌,我也说不上来。

                        第九章  皇上的诞辰

  皇上诞辰那天我们早早进了颐和园,上午6点就已经在太后的御座房里了。不过
早在这个时间之前,外延已经挤满了宗室成员的红黄色轿子和马车,都是从北京和
邻近的府第赶来拜寿的。大太监穿着喜庆服装,是非常漂亮的丝袍,上面绣有双龙。
小太监的长袍就较为朴素了,因为公服上的双龙只有到了一定的级别才能有。我们
的轿夫穿的衣服是大红色,上缀以织锦的寿字。
  我们穿过一个个装饰得漂漂亮亮的院落,经过一座座点缀得喜气盎然的宫殿,
来到了太后的御座房。皇上已经在这里了,是来接受宗室公主和宫廷女官们的私贺
的。按照中国的礼仪,即使在皇上诞辰这样的情况下,这些也不能去他宫里祝贺。
我们进去时,皇上正极随便地坐更确切地说是歪在一张榻上。他坐宝座的
时候不像太后那样反对斜卧的姿势。这就进一步显示出了他的东方风格,因为东方
谚语道“坐着比站着好,躺着比坐着好”等等。看见我们进来,他坐直了一点。女
官们行了正式的中国式叩拜大礼,我则像平时一样行欧洲的鞠躬礼。
  皇上的穿着比平时讲究了一些,一身黄袍紧紧地束在他的细腰周围,玉的带扣
很漂亮。那天早晨他接受宗室女官拜贺的时候,帽子就放在自己的座位边上,显得
毫不拘礼;因为皇上和所有的中国都是戴着帽子进行仪式的。他诞辰那天,戴的顶
戴是御用珍宝中最珍贵的大珍珠。中国官员的七个品级是以他们帽上顶戴的不同颜
色来表示的,只有满族亲王的得自世袭,是个例外。皇上是我在中国所见的穿着最
为朴素的男,一般情况下仅红绒结顶,但在重大的场合就用惟有他可以使用的大珍
珠了。
  我们向皇上致敬之后,就往里面再走了几步,等候太后起身。太后走出卧室时,
女官们纷纷跪下,同声重复着每天早晨照例的请安用语“老祖宗吉祥”。她作答之
后,走向前,对我伸出了手。我以手接住,习惯成自然地将她的指尖凑向我的嘴唇。
在太后和皇上面前我当然只用欧洲礼节。她很亲切地对我说我将是亲眼看到中国皇
帝诞辰庆典的第一个外国,希望我喜欢。接着她仔仔细细地看了我少得可怜的几件
首饰,对我的衣服和装饰作了一番评论。这之后她转向女官们,一下子将有关她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