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道德经三帝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豈不悲夫?

視之不見章第十四

視之不見名曰夷,
 目主視,視以辮物,夷則平而無辮,非視所及,故名曰夷。太易未見,氣是已。

聽之不聞名曰希,
 耳主聽,聽以察物,希則概而有間,非聽所聞,故名曰希,大音希聲是已o 

傳之不得名曰微。
 微乎微乎,至於無形,孰得而搏之?大象無形是已。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太易未判,孰分高下?大音希聲,孰辮清濁?大象無形,孰為巨細?目無所用其明,耳無所施其聰,形無所竭其力,道之全體於是乎在。窮之不可究,探之不可得也。氣形伲叨聪嚯x,故混而為一。雖然,既已為一矣,且得無言乎?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形而上者,陰陽不測,幽而難知,玆謂至神,故不皦。繳,言明也。形而下者,一陰一陽,辮而有數,玆謂至道,故不昧。昧,言幽也。《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道之體,若晝夜之有經,而莫測其幽明之故,豈貌像聲色,可得而形容乎?
 
故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惚兮恍,其中有象。猶如太虛含蓄萬象,而不睹其端倪。猶如一性臁亲匀簦科溥用,謂之有而非有,謂之無而非無。若日月之去人遠矣,以鑒燧求焉,而水火自至。水火果何在哉?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亦猶是也。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其始無首,其卒無尾,故迎之隨之,有不得而見焉。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一陰一陽之謂道,師天而無地者,或蔽於道之動而懀鋸婈枴熽幎鵁o陽者,或溺於道之靜而止於枯槁。為我者廢仁,為人者廢義,豈古之道哉?古之道不可致詰而非有,是謂恍惚而非無。執之以御世,則變通以盡利,鼓舞以盡神,而無不可者,道之大常,無易於此,所謂自古以固存者歟?故曰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古之善為士章第十五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古之士則與今之士異矣,善為士則與不善為士者異矣。故微則與道為一,妙則與神同體,玄有以配天,通有以兆拢赜弥睿领恫豢蓽y。《書》曰:道心惟微,則微者道也。《易》曰: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則妙者神也。《易》曰:天玄而地黃,則玄者天之色。《傳》曰:事無不通之謂拢瑒t通者拢隆K钫撸蓽y也。穴之深者,可究也。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名實不入而機發於踵,其藏深矣,不可測究。列御寇居鄭圃四十年,人無識者。老子謂孔子曰: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其謂是歟?

夫惟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天之高,不可俄而度也;地之厚,不可俄而測也。曰圓以覆,曰方以載者,擬諸其容而已。強為之容,豈能真索其至?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豫者,圖息於未然。猶者,致疑於已事。古之體道者,以內撸閯眨灰酝ㄎ餅闃罚謶中奘。坏靡讯釕舳娲ǎ囟皇б选H粑匪泥彛兑住匪^以此齋戒者是也。
 
儼若容。
 《語》曰:望之儼然,《記》曰:儼若思,《莊子》曰:物無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全德之人,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故其狀義而不朋。
 
涣若冰將釋,
 水凝而為冰,冰釋而為水,其實一體。蔽於執一者,如水之凝,通於大同者,如冰之釋。《易》曰:涣,離也。遺物離人而無所繫較,所以為涣。

敦兮其若樸,
 敦者,厚之至。性本至厚,如木之樸,未散為器。

曠兮其若谷,
 曠者,廣之極,心原無際,如谷之虛,受而能應。

渾兮其若濁。
 不劇彫以為兼,不矯激以為異,渾然而已,故若濁。與修身以明污者異矣。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有道之士,即動而靜,時騁而要其宿;定而能應,至無而供其求。故靜之徐清,而物莫能濁;動之徐生,而物莫能安。《易》曰:來徐徐,徐者,安行而自適之意。至人之用心,非以靜止為善,而有意於靜。非以生出為功,而有為於生也。因其固然,付之自爾,而無怵迫之情,遑遽之勞焉,故曰徐。靜之徐清,萬物無足以鏡其心,故孰能濁?動之徐生,萬物無足以係其懀В适肽馨病0灿兄怪猓瑸槲锼鶄S,則止矣,豈能應物而不傷?

保此道者,不欲盈。
 有積也,故不足。無藏也,故有餘。至人無積,亦虛而已。保此道而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者,亦已小矣,故不欲盈。經曰: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

夫惟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有敝故有新,有成故有壞。新故相代,如彼四時,成壞相因,如彼萬物。自道而降麗於形數者,蓋莫不然。惟道無體,虛而不盈,故能敝能新,能成能壞,超然出乎形數之外,而未常敝,未常壞也。故曰夫惟不盈,故能敝,不新成。木始榮而終悴,火初明而末熄,以有新也,故敝隨之。日中則反,月滿則虧,以有成也,故壞繼之。有道者異乎此。
 
致虛極章第十六

致虛極,守靜篤。
 莫貴乎虛,莫善乎靜,虛靜者,萬物之本也。虛故足以受群實,靜故足以應群動。極者,袝兴痢:V者,力行而有所至。政虛而要其極,守靜而至於篤,則萬態雖雜,而吾心常徹,萬變雖殊,而吾心常寂。此之謂天樂,非體道者,不足以與此。

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
 萬物之變,在道之末,體道者,寓乎萬物之上焉。物之生,有所乎萌也,終有所乎歸。方其并作而趨於動出之塗,吾觀其動者之必靜,及出者之必復,而因以見天地之心,則交物而不與物俱化,此之謂觀其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芸芸者,動出之象。萬物出乎震,相見乎離,則芸芸并作,精華發外。說乎兌,勞乎坎,則去華就實,歸其性宅。命者,性之本,而性其根也。精者,神之母,而神其子也。精全則神王,盡性則至於命。

歸根曰靜,靜曰復命。
 留動而生物,物生成理謂之形,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未形者有分,且然無問,謂之命。命亘古今而常存,性更萬形而不易,全其形生之人去智與?故歸於寂定,則知命之在我,如彼春夏復為秋冬。體性抱神,中以自考,此之謂復命。

復命曰常,
 常者,對變之詞,復命則萬變不能遷,無間無歇,與道為一,以挈天地,以襲氣母。

知常曰明。
 知道之常,不為物遷,故六徹相因,足以鑒天地,足以照萬物。

不知常,妄作凶。
 拢酥乐#首鲃t契理,每與吉會。不知常者,隨物轉徙,樱鼔T自患,故妄見美惡,以與道摺欠牵耘c道異,且不足以固其命,故凶。《易》曰:復則不妄,迷而不知復,此妄也已。
 
知常容,
 知常,則不藏是非美惡,故無所不容。

容乃公,
 無容心焉,則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何私之有?

公乃王,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故天下樂推而不厭。

王乃天,天乃道,
 通天地人而位乎天地之中者,王也。一而大在上而無不覆者,天也。天地人莫不由之者,道也。盡人則同乎天,體天則同乎道。

道乃久,洠聿淮
 道者萬世無弊,庶物得之者昌,關百拢桓F,蔽天地而不息,故洠聿淮4祝瑤捉淮鶆t無妄作之凶,非知常者無與。
 
太上章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
 在宥天下,與一世而得淡泊焉。無欣欣之樂,而親譽不及。無悴悴之苦,而畏侮不至。莫之為而常自然,故下知有之而已。

其次,親之譽之。
 澤加於民,法傳於世,天下愛之若父母,故親之。貴名起之如日月,故譽之。此帝王之治,親譽之進彰,而大同之道虧矣。《莊子》曰:舜有羶行,百姓悅之。詩於臁_,所以言文王之民始附也。

其次,畏之侮之。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故畏之。舉天下以賞,其善者不勸,舉天下以罰,其惡者不沮。諸侯有問鼎大小輕重如楚子者,陪臣有浮畬氂翊蠊珀柣⒄撸怂ナ乐祝饰曛

故信不足焉,有不信。
 附離不以膠漆,約束不以纏索,此至信也。商人作誓而民始畔,周人作會而民始疑,信不足故也。太上下知有之,則當而不知以為信,其次畏之侮之,則知詐頜滑機變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