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解密北京大案 作者:丁一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冤屈,确实也有他感到冤屈的原因。这种委屈就来自于王小石所捅开的长期以来蒙在股市窗户上的那层薄纸,使得股市潜规则露出了它的原形。 

        一直以来,财经公关上市是股市里的公开秘密,一些为企业上市公关的财经公关公司也因此应运而生。一家企业要想获得上市机会,其公关是必不可少的,而公关费用,少则三、五百万元人民币,多则七、八百万甚至上千万。中国每年股市上市新股数十家,其公关费用每年累计都超过亿元之巨。而在这笔巨额的公关费用之中,王小石之所得不过只有区区72。6万元,只是其中的九牛之一毛而已,而且,王小石只不过张罗着吃了几顿饭而已,他并不能决定企业股票发行的命运。那些掌握有生杀大权的实力派人物没事,没有受到应有的惩处,偏偏自己倒霉,这就难怪王小石会觉得自己很冤屈。大巫们都平安无事,却拿小巫来问罪,这王小石能不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吗?这也就难怪王小石认为法庭应该判他无罪了。 

      第三章 证券掮客王小石(6) 
        王小石的逻辑很简单,拿人钱财,替人办事,这怎么能够算受贿呢?顶多算个红包而已。 
        抛开王小石本人的感受不说,王小石案曝光,很多媒体的矛头直指中国证监会,虽然初看有损证券监管部门形象,其实正有利于反腐败机制的建立。舆论良药苦口,也是增大腐败惩治强度的一种手段。 

        王小石案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新闻媒介穷追猛打,代表社会公众严厉考问证券、财经公关业到底有多大的可信度。地下财经公关重重黑幕也被一层一层地拨开露出了丑陋的面目。在社会公众高度聚焦、热切关注高潮退去、尘埃落定之后,中国公关业经过一段时间冷静思考,公开表明态度的时候到了。 

        王小石的根本错误在于权钱结合,其实质就是依托权力假借公关为自己捞取好处的的一个典型案例。王小石案的出现暴露出了我们证券制度和机制上的严重缺陷,也说明我国财经公关还很不规范。所以在证券业诚恳地检查自己的同时,公关业也应该从该案中思考。 

        首先是潜规则使上市企业偏离了方向。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企业上市的目的已经降低到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通过上市大把圈钱。由于企业上市关卡重重,权力失控是财经公关痼疾的根源。在企业上市过程中,证监会发审委有很大的权力,这就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条件。这就是为什么王小石张罗着吃顿饭就获得70多万元的报酬的原因。 

        我们不能仅仅把王小石案看成个案,而应该把小人物和小问题和整个制度结合起来看。我们不能一味指责中国证监会,作为企业上市审批机构,证监会官员手握重权是毫无疑问的。但不能说掌权就必然意味着腐败,在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和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避免地有人掌握着这样那样的权力,而且这些权力甚至是生杀大权,难道掌权的就一定腐败吗?答案很简单,不。 

        我们要针对的是王小石所揭开的公司上市的公关潜规则,以及那些把潜规则当作法定游戏规则的人。王小石就是把潜规则当作法定规则,这才是他真正的悲哀。 
      第四章 铁齿铜牙杨彦明(1) 
        因贪污、挪用公款近1亿元,原中国银河证券北京望京西园营业部总经理杨彦明受到了法律最严厉的惩罚。2005年12月13日,杨彦明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判处死刑。杨彦明成为目前中国证券业界被一审判处死刑的第一人,也因此在2005年中国证券硕鼠榜上独占鳌头。但是,由于杨彦明拒不交代赃款去向,致使7216万元赃款至今下落不明。 

        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法院认定的杨彦明贪污的7216万元,是1998年6月到2003年8月的5年之间,杨彦明利用职务便利,多次指使营业部财务人员违规从营业部的资金账户内提取的现金,而且每次提取的数额都不大,基本都是在几万元、十几万元左右。在杨彦明担任证券营业部领导期间,整整这样累积了5年,终于累积成如此触目惊心的巨大数额。 

        从杨彦明的这种贪污手段看,他小数额地从单位里不停地往外拿钱,而且从不间断地拿了5年,实在跟昼夜不停从粮仓往自己的窝里偷米的老鼠一样,所以他被称为证券硕鼠,可谓名副其实。但自始至终让人疑惑不解并令办案人员头痛不已的是,这个疯狂贪污数千万元的证券公司总经理,宁可两次选择自杀,宁可以沉默的方式选择死刑,也坚决不肯说出赃款的下落。面对办案人员苦口婆心的教育和劝导,杨彦明的回答始终只有一句话:“我说不清楚。”杨彦明不仅涉嫌贪污挪用公款的数额大得惊人,而且还天生一副铁齿铜牙,标准的宁可自杀也不说的“硬汉”。 

        而在一审判决书上,赫然写着“继续追缴被告人杨彦明犯罪所得发还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杨彦明在一审判决之后,立即提起上诉。目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正在审理之中,那么,在接下来的审判中,这个雪藏7000多万元赃款的谜团能不能解开呢? 

        杨彦明当上总经理,却养成了刚愎自用的毛病 
        外貌憨厚的杨彦明1958年10月生于辽宁沈阳市,父母在沈阳都是级别较高的领导干部,家境不错。1975年杨彦明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到铁岭插队。两年后,不甘平凡的杨彦明在恢复高考后,于1978年4月考入沈阳农学院学习,1982年本科毕业后又成为西北农学院农经系的研究生。 

        1983年正在西北农学院读研究生的杨彦明经人介绍认识了在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工作的罗月玫,虽然两人不在一个城市,但是爱情让他们在认识的第二年就喜结连理。 

        1985年杨彦明回到沈阳农学院工作后,在大学里自由时间比较多,而杨彦明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认为自己的才能在金融方面,只在学校教书不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干,而且夫妻二人长期分居也不是办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研究生当属凤毛麟角,是很多单位需要的人才,所以他研究生毕业回到母校沈阳农学院工作不到1年,1986年10月,杨彦明终于鲤鱼跳龙门来到了有“金饭碗”之称的银行系统之一的农业银行总行,并且一干就是20年。20年间,杨彦明经历了研究所、研究室、农行信托等部门,几乎见证了农行的发展历程。杨彦明先后在不同的部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金融经验,也体验到了早期中国证券市场的不规范和投机心理,而行业不规范的市场操作则对他以后的出轨行为影响深远。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的证券市场迅速发展的时期,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98年6月,杨彦明成为中国长城信托投资公司北京证券交易营业部总经理。中国银河证券公司成立后,营业部先后迁址、更名为中国银河证券有限公司北京虎坊桥证券营业部、北京望京西园证券营业部,杨彦明一直担任总经理。 

        杨彦明在担任营业部总经理之前,曾被派往深圳从事证券工作。他工作认真,能力强,在几次较大的证券操作中,表现了出色的业务能力,是中国证券界赫赫有名的人物之一,所以北京营业部成立后,杨彦明被任命为总经理。上任之后,杨彦明大刀阔斧地开展起了营业部的业务,把证券市场做得如火如荼,也同时养成了刚愎自用的毛病。杨彦明脾气暴躁、武断,平时对下属说话不多,一说话便是交代给他们的工作,私下里员工们都认为杨彦明很霸道,但谁也不敢当面表示这样的意思,不管事情是员工份内的,还是份外的,他命令员工做这做那时,从不会做过多解释,杨彦明喜欢的是干净利索,决不拖泥带水。 

        除了强硬的工作手腕,杨彦明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喝酒和下棋,而且酒量大得惊人,棋术也相当高明。除此之外,杨彦明没有别的爱好,不嫖、不赌、不抽,即使喝酒也不是到一些大饭店要什么山珍海味,而是几个小菜便可下酒。 

        杨彦明的妻子在单位里担任领导职务,级别比杨彦明高,分管着一大摊工作。杨彦明在家里时也很少和妻子罗月玫谈到工作上的事情,所以在杨彦明案发后,当检察院找罗月玫调查杨彦明的事情时,罗月玫才知道自己的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