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路上的感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来的糠?交公粮要交小米,碾下的糠就掺成窝窝吃。我自信知道一点中国国情,
一是下了穷乡吃过糠,二是上过报纸挨过批,上上下下,感到有今天这样的开放与
小康,实在是得之不易,值得珍惜。记得中国不再用粮票的时候,我的老母亲还攒
着五百斤“全国通用”的粮票。老人家从来不进银行存钱,所以当这些宝贝作废的
时候,她说,真的不会再用它了?真的?
    母亲担心她的儿女受饿,真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告别饥饿,这实在是天大的
事情,为此,我想起了贾平凹的一首诗,题目是《题三中全会以前》,诗中是这样
写的:

    在中国
    每一个人遇着
    都在问:
    “吃了?”
    我认为这是最了解中国国情的人才写得出的一首诗。

快乐的你
    春节一到,快乐这几个字就出现得多了起来,贺年片上是快乐,信函的结尾是
快乐,打电话也要说一句快乐的祝词。春节是中国人的忘忧节,过了这几天,人们
就不太说快乐两个字了。
    快乐在中国曾有几个特区,在这个区域里,快乐可以正常通行。一是儿童区,
像公园里有个儿童乐园,电视上有个少儿频道;二是老年区,老了就可以大红大绿
地跳秧歌,老了就可以提一只鸟笼子满世界地转,老了就可以打完太极拳跟拳友笑
骂几句腐败的王八蛋。青年人不成,青年人一天乐呵呵的,让人一看,就是儿童期
延长,不成熟。中年人也不成,你不是姜昆不是侯耀华,你乐个啥,准有病。
    快乐是无罪的,人生无乐,活它个甚?
    只是快乐从来就没有平分给每个社会成员。只有人们到了不是为别人活着的时
候,才会有快乐。奴隶没有快乐,因为他们无法支配也更无法享受生命。主子们—
—奴隶主封建主等也难有真正快乐感,一来他们的享乐是以占有别人生命为代价,
快乐的饼干上蘸着苦泪时,饼干无法可口。二来他们也是被占有者,他们是主子,
同时也是更大主子的附庸和玩偶,宦海险恶,伴君如伴虎,这些我们熟悉的说法,
当然不是快乐心清的表述。要承认,就如此人们也需要放松,也需要快乐,所以有
个普天同乐的春节。到了年三十,按习俗讨债的人不能上门,所以杨白劳也跑回家
要与女儿“欢欢喜喜过个年”,黄世仁年三十逼债上门,让穷人不快活,他也没舒
心饭好吃。
    快乐是人的精神状态,也是精神享受。在开始脱贫之后的中国人,也就觉得,
快活不快活,是个生活质量问题了。天天说要反对“假冒伪劣”,讲求产品质量,
如果不反一反生活质量的“假冒伪劣”,一辈子活了个等外次品苦涩人生,岂不太
惨了点?
    快乐不是天天说笑话。快乐的内在表现就是乐观的人生态度。乐观是人生质量
的重要指标。乐观的人才会对人生有积极向上态度,乐观的人才会有理想有想象力
创造性,乐观的人才能与社会交往找到更多朋友,乐观的人肯定是不太容易得癌的
人。忧国忧民是一种美德,但把忧心冲忡当做忧国忧民是个误会,内心不快乐本来
是心理疾病,只可惜中国现在缺少心理医生。
    有病不求医,心理问题属于不能外扬的家丑,中国人向来如此。中国的社会问
题中,特别是家庭暴力、人际冲突、社会治安等,不少事件的起因只是由于某个人
“不快活”而引发激化的。当“不快乐”成为心理病时,快乐也就是全社会应关注
的事了。
    应该说,人们对快乐的自觉是来自天性渴求。在不能快乐的时候,人们都不放
弃快乐的要求,在有了条件之后,就会主动去找快乐。打麻将,学跳舞,卡拉OK,
大秧歌,养鸽子,喂金鱼,票京剧,出专集……这一切都在某一方面满足当事人,
实现快乐。谁也不能再反对老百姓做让自己快乐的事了。无疑在这一切乐事面前,
也有人不高兴。这里就有一个快乐规则,不能因你不高兴就不准别人快乐,你的快
乐也不能以让别人痛苦为代价,如果别人总是不习惯、不承认、不接受你的快乐,
那么,你的快乐就无法继续,接下来的就是“孤独”——无法使别人分享自己快乐
而产生的痛苦。
    前面说到,快乐人生只有社会进步到了生命不被奴役之后才成为可能,不是为
别人活着的人才会有快乐。然而,当人升华自己,在自己获得精神解放以后,还自
觉去努力让别人活得快乐。转了一圈之后的“为他人”已与针对奴役者的“为自己”
更进了一步。为他人——为自己——为他人,人类生活的状态,头一个是不自由的
奴隶,第二个是自由的人,第三种就是圣贤。圣贤们的快乐是沉醉于麻将舞厅的人
无法理解的。
    在这个世界上,上述三种状态(特别在精神上处于上述三种状态)的人,对快
乐的理解和追求迥然不同,所以,我们常常听见这两个字:有病!不过说者与被说
者谁是病人,这就难说了……

一碗凉粥及其他
    最近,世界象棋大师与计算机深蓝之战,引出了许多议论。我也为此读到一些
关于人脑的书和文章,对人脑能力提出许多有意思的说法,而且往往是互相对立的
说法。回顾一下关于人脑能力的认识史,大概是这么个过程;自然及其他的创造者
是万能的,人要听命于自然及其上帝——自然是可以认识的,万能上帝不存在,人
定胜天,人可以改造自然,人是世界的主宰——人与自然处于一种新的矛盾中,人
不能完全主宰自然,人要学会与自然共处。对于人类史,可以说这是三个大的阶段,
而对我而言,这不过是童年、青年和中年时期的认识。童年从奶奶嘴里知道这个世
界除了我们看得见的人间,还有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里的鬼神,主宰着这个世界
里的人。青少年时读唯物主义和毛泽东的语录,见过大跃进,参加过文化大革命,
也下乡扛极头学过大寨,相信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造出来。到了中年,
生活在空气严重污染、缺水、人口拥挤的大城市里,今天一打开电视,又听见南极
上空的臭氧空洞,黄河断流,感受到人在受到自然的警告,必然正视与地球相处的
规则了。
    最近有一本书和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热门读物《数字化生存》译者前
言说:“一个正常的人类大脑,其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10——…15=,这比过去10
年中,所有的美国人打的电话还多。”作者表示了谨慎的乐观:“人脑的可能性,
至少到目前为止,还远胜于电脑的可能性。”这是以“目前为止”,肯定了人脑的
可能性的文章。 另一篇是核物理学家詹克明在《散文》1997年1月号上的《裸猿<
道德篇>——自然·人类·科学》,其中也有关于人脑的一段话:“对于人类的大
脑也不可盲目迷信,阿仑·图灵对人脑有一个极为形象的比喻——‘一碗凉粥’。
难道广漠无垠的宇宙中所有的规律,都能集中容纳在这碗‘粥’中吗?难道这个只
不过1200—1500克的‘一碗凉粥’真的可以没有限制地处理无限容量、无限复杂、
无限深奥的大自然吗?”作者在文章中通俗地用光速、绝对零度、自然与生命起源
等问题,说明了与无限可能的大自然相比,人脑的可能毕竟也是有限的。
    我以为,这两种观点都非常重要,并且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全面认识的基础。
    当然,我们应该对人的潜能抱乐观的态度,就是说,要相信人的认识能力还可
以开发和延伸。最典型的例证就是电脑的运用,电脑是人脑的外化,是人脑能力的
不断实现,同时也是人脑能力的叠加。它不是“一碗凉粥”,而是许许多多脑袋里
的智慧在做加法、乘法和几何级数的高速叠加。因此就一台计算机而言,它不比整
个人类更聪明,但它绝对可能比一个脑袋有更高的能力。因此人的能力,不仅是思
维,而且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都可能通过人的创造物而强化和延伸。
电视,电话,遥感技术等,实际上也是人的感官的延伸。也就是说,人还可以在这
个宇宙中大显身手,还没到无能为力的状态。
    同时,我认为也要讲另一方面,讲宇宙有更强大的能力,讲人也不是万能的,
讲违背了自然规律必受惩罚,而且可能危及人类生存。人类已经开发出巨大的能力,
这里有创造性的能力,也有毁灭性的能力。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