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颗铜钮扣 作者:[苏] 列夫·奥瓦洛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检查行人的证明,咖啡店的窗口里传出了音乐声和叫喊声……

  总之,敌占区的里加正按部就班地生活着。

  我慢悠悠地开着车子。里加城里,不慌不忙的只有胜利者,我的车开得越慢,就越不可能引起怀疑。

  我几乎就没有和我的同伴交谈。我不想讲英语,而讲俄语又非常危险。

  “到哪里去?”我简短地问道。

  “往美沙公园去的方向。”

  这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公园,很象—片经过细心照料的森林,它是里加市民引以为荣的处所,也是散步、郊游和进行运动比赛的好地方。但是在这战时的晚上,这个公园里却连一个人也没有,如果相信到我那里去的那些姑娘所提供的情报,那么,只是在园林深处架着高射炮。

  车子开过了美沙公园。

  “现在呢?”我问。

  “现在我们两人换一换位置。”我的同伴用俄语说,“这一回让我来开车吧。”

  他想钻我的空子是枉费心思!我决定谨慎到底。

  “我不懂您说的话。”我执拗地用英语说,“您把我看成俄国人是错了。”

  “嘿,您可真能坚持!”他用俄语赞赏地说,于是就改用英语说道,“把舵轮交给我吧,现在得绕圈子,我能来得快些。”

  “假如我不交给您呢?”

  “您在这里简直就不成,”他很沉着地说,“您不能辨认这里的方向……”他笑了笑,又诚恳地用俄语说:“请相信我吧。”

  我耸了耸肩,于是我们两人换了位置。

  “现在您要忍耐些,”我这位同伴说,“我们要捉捉迷藏……”

  于是,他就在路上兜起了圈子。我们的车子忽而开向这里,忽而又开向那里,很快地开过了一些小村子,而在另一些村子跟前又开得很慢;后来他又一下子从路上拐了下来,就在一座房子的后面停住了。

  四外鸦雀无声,我的同伴往路上瞧了瞧——路上一个人也没有。

  于是汽车又开动了。

  他这样搞了好几次,从路上几次地拐下来,把车停住,等着。但是我们始终没有发现后面有人跟踪。

  然后,他又开始绕起圈子来了。我们先是在一条路上飞驰,然后又拐到了另一条路上,开到一个小村子附近,又开到另一个别墅跟前,突然,汽车开进了一座敞开着的大门。

  “出来吧。”我的同伴急忙说。

  我下了车。他把汽车开进了一座开着门的板房,随后他走了出来,把门关上了。院子里空空荡荡。

  “我们到了吗?”我问道。

  “没有,没有!要等一下。”

  但是,我们并没有等多久。

  不久,院子里就开进来一台载货汽车。司机从舵楼里伸出头来望了望,发现了我们。司机身旁坐着一个女人,他们两人都用拉脱维亚语和我的同伴问候了一番。

  “快,快!”那个司机喊道。

  我的同伴向我指了指车厢。

  “快上去,”他对我说,“别给别人惹麻烦。”

  我们爬进了车厢,车厢里满装着牛奶桶。我们挪开了牛奶桶,坐了下去,就隐在奶桶中间了。

  我们还没来得及坐好,汽车就开动了。它绕过了一座小村,顺着大路飞驰起来。

  这一回我们没有在任何地方拐一次弯。

  “这辆汽车是干什么用的?”我问道。

  “这辆汽车是给里加的军官食堂送牛奶的。”我的同伴冷笑了笑,回答说,“这辆汽车是经过考验的。”

  突然,就象那一夜发生的一切事情那样突然,司机刹住了车,汽车就在路旁停下了。

  “跳下去吧!”我的同伴说。

  我们跳到了路旁满是稀泥的排水沟里。

  “谢谢!”我的同伴悄声喊道:“一切都好了。”

  于是,这辆汽车立即向前急驰而去。 

第七章 在松林里
  离大道不远的地方就是一片黑黝黝的树林。

  时间已经很晚,天差不多都黑了,夜幕已经罩住大地。往往是这样:一旦预料到要有危险的时候,就越发觉得四外死寂无声。

  我们跑到杜松丛旁,站下听了听,然后就进了松林。

  我的同伴吹了一声口哨。

  完全象在剧院里一样,黑暗中不知从哪里闪出了几个模糊的人影。

  “一切都好。”我的同伴对他们说:“我把那位同志带来了……”

  他没有说出我的名字。

  我的同伴这一次讲的是拉脱维亚语。

  围着我们的那些人也用拉脱维亚语回答他。

  “留个人站在路旁吧。”我的同伴吩咐说。“我们不要再浪费时间了。”他挽起了我的胳臂,“现在只好把您的眼睛蒙上。我倒不想这样作,不过我们这是来作客,主人是有这种规矩的。”

  我没有表示反对。我想,如果布莱克卷入了这场冒险事件,我要说,他是要干到底的。如果他们打算加害于我,其实也不必一定要我蒙上眼睛。

  他们带着我往树林里走去。最初我们走的是一条小路,后来是一片草地……我们项多也就是走了半个钟头。

  蒙着我眼睛的布带拿掉了。我觉得树林子里似乎亮了一些。大树隐没在昏暗之中,我们正站在一个窝棚跟前。

  我的同伴往窝棚里瞧了瞧,并且问了一句什么。

  “请进吧。”他说,然后,他又在我身后用嘲笑的口吻说:“这一回您就得讲俄语了!”

  我打开了那扇小门就钻进去了。

  窝棚里面只点着一盏不大的煤油灯。但是,刚从漆黑的森林走过以后,这盏灯的灯光就显得特别亮了。这里很象一个普通的窑洞:有一张用木板钉得很差劲的桌子,靠墙摆着几条凳子,桌上有一盏灯,一个热水瓶,还有一个带把的大杯子。

  但是,最使我惊奇的是看到了桌旁坐着的那个人:因为我本来认为他已经死在希特勒匪徒的刑讯室里了……

  他不是别人,正是马尔丁·卡尔洛维奇“柴普利斯!

  不错,这正是我的房主人,在命运使我碰上扬柯夫斯卡亚那天之前,我一直很安静、很舒适地住在他的家里。

  他是里加当地的工人,老共产党员,在最复杂和最困难的环境里受过考验,这个人从前和以后永远会是自己人。这一点我是毫不怀疑的!我激动地把手伸给了他:“马尔丁·卡尔洛维奇!”

  但是柴普利斯不好激动。他微微笑了笑,轻轻地握了握我伸给他的那只手,就好象我们只是昨天才分手似的。

  “您好,马卡罗夫同志,我很高兴……”

  但是,他并没有把话说完:从我们最后见面那次起,使人感到高兴的事是并不多的。

  “马尔丁·卡尔洛维奇,你不知道我还到处找过您哩!”我用一种甚至有些责难的口吻喊道,“咳,可是有个女人却要我不到别处,而是到警察局去找!”

  “是,我曾听说您找过我。”柴普利斯说道,“但是我没有办法通知您……”

  “就是说,那个女人是……”

  “是的,她是我们自己的同志。”柴普利斯说,“但是,她无法认出您是自己人;因为她没有什么根据。而时下是需要万分谨慎的。不过,她做得很聪明。如果您是自己人,那她就是警告您要提防警察局,假如您不是自己人,那您也没有理由指责她,因为她正是要您到警察局去。”

  “我没有想到能在这里遇到您。”我很坦率地说。

  “党是最清楚谁该当在什么地方的。”柴普利斯没有直接反驳我。

  “您的家怎么样?”我问说“疏散了吗?”

  “妻子和儿子在乡下,住在亲戚家里。”柴普利斯解释说。“我在开战后的第二天就同他们分开了,据同志们说现在他们还算平安。”

  “丽达呢?”

  柴普利斯有两个孩子:一个儿子,叫阿尔图尔,十三岁,性格恬静,很象他的父亲;还有一个十九岁的女儿,叫丽达,仪表可人,非常聪明,就是性情急躁,是个共青团员,在师范学院读书。

  柴普利斯皱起了眉头。

  “丽达不在了。”他低声解释说,“我们把丽达留在了城里,德国人大概是占领里加以后的第二天就把她抓去了;当时她正和别的共青团员打算破坏里加的发电站……”

  我的心立刻紧缩起来了……我把手伸给了柴普利斯。

  “马尔丁·卡尔洛维奇!……”

  但是,他却轻轻地把我的手推开了,并且把眼睛闭了一会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