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洛书·琅琊伯世家 鹃血牙璋 作者 于意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我先不回去。”年轻人幽幽地说,就像不高兴的小孩子满心别扭一般,“我去翠晴馆。” 
  “我送你去!”老人大声断喝。 

  大洛帝国灏广五年暮春里的一日,琅琊伯未松倾悄然独行,离京回乡。秦王子谦一人候于十里长亭,以亡国巴君头骨为盏,举酒相送。 

  洛书载,秦王子谦,大洛开国太祖武皇帝四子,妃未雪明,琅琊伯未倾松三女。琅琊族风,男女无有尊卑,力勇为上。未妃领兵驰骋疆场,勇猛善战,武皇戏道“吾有媳为白玉兕”,后军中皆呼为“白玉兕将军”。灏广元年,未妃率五千琅琊轻骑潜行,至大相山,遭巴国与祝容联军伏击。猝然受袭,前后夹攻,寡众悬殊,不谙地势,孤立无援,五千骑尽卒,未妃战亡。 
  洛书载,秦王闻妃薨,呕血不止,癫狂欲死,断发立誓定尽诛巴人。巴国前王受武皇军师田子道说,与武皇盟,约定婚姻,共击祝容。盟约方立,前王便逝,其子继位,忽背旧盟,联合祝容袭洛军。武皇大怒,时与祝容久战未休,无暇西顾。灏广四年,武皇大败祝容于莽荒之原,祝容溃逃。大局既定,武皇挥师讨巴。秦王自请为帅,三军数战皆胜,步步紧逼。巴王遣使乞降,秦王不允。灏广五年,将军白琦破巴都,亲献巴王首级于秦王驾前。 
  洛书载,巴都既破,秦王传令屠城。白琦马前,前使方抵,后使急至,持王令追回前命。后秦王于故巴都外,焚香北拜,祝祷万端,曰:“汝虽善战,性不喜杀。吾违旧誓,汝必不怨。” 
  洛书载,未妃雪明轻捷勇健,善使长刀,族人爱之,皆呼为“三姊”。姊尝于荒岭遇饥虎,拔刀相搏,虎不能伤。未几,虎败走,姊从容而退,复还循虎迹。虎亡不远,睹姊还,但伏地摇尾,俯首抿耳。姊掷一雉于虎,笑曰:“汝真兽王耶?值如吾弟耳!”姊既亡,族人大恸,披发南向而歌“姊归来兮”。今蜀山郡北,有古县名姊归,盖灏广年间梅营驻地。营将未英白者,姊幼弟也。白七岁,与姊争食鹿心之脯,持刀相格,不敌,号泣而奔,姊逐之予脯,让曰:“戏耳,何细懦至此耶?”姊适秦王,白私语王曰:“吾姊骁勇,汝必不敌,逢彼怒时,勿战,但贿以鹿心之脯,姊必喜矣。”及姊殁,王持白手,泣曰:“汝姊温婉,成婚五载,柔顺言辞,未尝有片刻怒容。鹿心贿言,吾今生不能证矣。” 
  洛书载,灏广四年莽荒之役,流血漂杵,惨烈无伦,洛军虽胜,亦伤亡无数。论及功勋,琅琊正一等伯上将军未倾松为首。未倾松四子皆为大将,长子琼贞、次子鹤抒、五子英白俱殁于莽荒之原。琅琊族人眷恋故土,最重丧事。莽荒役后,未倾松亲收爱子尸骨返乡。未伯曾语今生无憾,惟女雪明身亡他方,湮灭无存,无有以葬。灏广九年,大洛皇舆全图绘毕,持国太子改蜀山郡大相山为秦妃岭,后世呼为秦岭——今蜀山郡北,有大相山、小相山、大相岭、小相岭、秦岭,昔秦妃故处,不可考矣。 

  翠晴馆关着门。门上虽刷着新漆,挂着新匾,但还是透出一股被抛荒已久的凉意。 
  未倾松骑在马上,看着子谦去扣门。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应门,是个青衣小太监,并不认识子谦,见他面容气度虽高贵,却无有侍从跟随,不由疑虑,尖声说:“你……” 
  “你!”未倾松对那小太监喝道,“速去秦王府,让他们调派侍卫过来护持殿下。” 
  “秦王子谦来给辉樱夫人请安,速去通报。”子谦也是面无表情地说。 
  这两道命令的声音叠在一起,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远,一个近,一个威猛,一个平静,同时挤进耳朵里来,直把小太监弄晕了,呆了呆,才回过神,啊了两声,忙趴下磕头:“奴婢叩见殿下。” 
  “嗯。”子谦漫然应道,“去通报罢。”又回首对未倾松笑道:“既到此地,不耽误老将军赶路了。老将军一路走好,千万保重。”他见斗笠下未倾松湛湛锐利的目光仍是不放松地直射而来,忙说:“老将军放心,我定等侍卫到了再走。辉樱夫人也不会放我一人就去的。” 
  未倾松哼了一声:“这才像话。”拉马掉头去了。 
  小太监迎子谦进门,另有人飞跑进去通报,又有人去牵马。子谦上了正堂,解了蓑衣斗笠,坐候。小太监忙奉茶。白瓷茶盏,子谦用盖子拨着漂浮的茶叶,他向来喝茶不大讲究好坏,但见茶汤清寡无色,喝了一口,满嘴只有水味,毫无清香,便知茶质粗劣了。他满眼阴沉地看着堂外阴霾的雨天,听见浓荫密处依旧传来鸟鸣,啾啾的乌鸫卖弄,叽叽的鹪莺细语,还有布谷布谷的催促,还有,从极高的大树上,跟着风声和雨水一起流下来的,低沉模糊的咕噜噜、咕噜噜的暗笑……是夜枭。 
  一个侍女出来,垂手蹲身施礼,口里说:“奴婢叩见殿下,夫人有请。”子谦起身,侍女前导,子谦绕过回廊,到了后庭,再入一堂。里面摆满诸多事物,高矮错落,因天光不明,屋里已点满了灯烛。三两个侍女,五六个太监,都齐刷刷地跪了下去,领头的一个道:“叩见殿下。”众人皆矮下去,只有一个中年妇人还站着,素面白衣银钗。在她身后是一个高高的青铜立人像,人形瘦长,双臂屈环身前,头上立着一个铜轮。被那瘦高的青铜人一衬,妇人的身姿只是娇小柔软,五官精致妙丽,神色温和。灯光下整个人似乎散发出一股淡淡的、白茫茫的光来。子谦只觉得双眼被那妇人的白光照得发热,上前施礼:“夫人安好。” 
  妇人点点头,唇边漾起微笑,问:“皇上可好?” 
  “父皇安泰。”子谦说。 
  “哦。”妇人点点头,淡然道,“皇上好就好。” 
  “是。”子谦说,然后对跪在旁边的侍女太监道,“都起来罢。” 
  侍女太监们又都站了起来,一个侍女又献茶,跪下高奉过头。子谦挥手示意不要。“这些都是从巴地运来的。”妇人随手指了指身周的东西说,“昨天半夜到的,一早就送了来。听说都是极珍贵的古物,你看看,喜欢什么,就拿去。” 
  “是,谢夫人赏赐。”他答应着,“夫人在这里,若有任何需要,也请吩咐。” 
  妇人笑着摇了摇头:“我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缺……”说完最后一个字,话音里的笑意已化为悲愁。她不再说话,转身看那大铜人,铜人的脸是方方的,长耳纵目,鼻翼宽阔,嘴唇又薄又长地拉到左右耳根,微微弯曲着形成了淡淡的笑容。这是个隽秀清俊的铜人。它似乎正垂眼看了下来,神情隐秘而深邃,仿佛洞察了一切世事般的玄妙。那微笑似乎讥诮,似乎安慰,似乎恐吓,似乎冷淡,似乎空寂,似乎凄凉,又似乎再一眨眼,它就要竖起眉毛、张开薄唇,满面狰狞地大声斥骂,或者化为妖魔,猛扑下来攫人而噬。它的脸在一瞬间变幻了千般表情,最终仍还原为一个遥远平静的微笑。那些被紧紧关闭在双唇后的声音,一定是訇訇的,像大风吹过深山莽林;轰轰的,像烈焰喷射;空空的,像大江中心巨钟在水波激荡里的低鸣。它的舌头一定是条青色的火,从那又细又瘦的胸中升上来,摇曳闪烁,予人温暖慈爱的祝福,或炽烈恶毒的诅咒,倏忽一下舔上人脸,便留下烙印,抹不去了,永远滚烫地疼痛……但不管怎样,这九尺高的铜人看上并不威猛壮硕,反而隽秀清俊,隐约地还有些几分文雅。不过它浑身都冷冰冰的,绿锈森森,在这暮春天气里泛着水汽,又潮又凉。 
  子谦环顾四周,但见人面人像,大小不一,或铜或玉,又有铜雀铜鹰,玉环玉琮玉鼓玉神坛,人首兽身踞像,人头玉杖。但凡人脸,都是长耳纵目,鼻翼宽阔,嘴唇又薄又长地拉到左右耳根,淡淡弯曲的弧度,便在异国的征服者面前,亦是平淡冷静地笑。更有些铜人面,眼中突出长长的方柱,形容着实新鲜。又有一柱十余尺高的青铜树,枝分九层,铜鸡高踞,繁花盛放,绮丽曼妙,树顶则是一轮火焰缭绕的青铜太阳。子谦笑了笑,伸出右手,食指在一个玉雕人头的嘴唇上轻轻地划来划去,说:“现在,那里的东西也不像这样了。” 
  妇人一怔,随即失笑,一瞬间面上光采灿烂,虽年近四旬,笑容亦明丽动人。“我怎么就忘了?”她抿着嘴,轻轻拍着额角说,“巴地是你攻下来的,这些东西,你早见过了。” 
  “不曾细看。”子谦摇头说,“在那里事多,也未久留。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