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文精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高下弗能通;失钧,故细大相逾;浅隘,故声应沉伏。是以宫商不识职, 
而律吕叛度。虽使伶伦钧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夫是琴之材,桐之为也。桐之生邃谷,据盘石,风雨之所化,云烟之 
所蒸,蟠纡纶囷,璀璨岪郁,文炳彪凤,质参金玉,不为不良也。使攻者制 
之中其制,修之畜其用,斫以成之,饰以出之。上而君得之,可以荐清庙, 
设大廷,合神纳宾,赞实出伏,畅民洁物。下而士人得之,可以宣气养德, 
道情和志。何至黟然厓然,为腐材置物邪!吾观天下之不罪材者,寡矣。如 
常以求固执,缚柱以求张弛,自混而欲别物,自褊而欲求多。直木轮,屈木 
辐,巨木节,细木 ,几何不为材之病也。是故君子慎焉。 
      “操之以劲,动之以时,明之以序,藏之以虚。劲则能弗挠也,时则能 
应变也,序则能辨方也,虚则能受益也。劲者信也,时者知也,序者义也, 
虚者谦也。信以居之,知以行之,义以制之,谦以保之。朴其中,文其外。 
见则用世,不见则用身。故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材何罪焉!” 
     仲鹖怃然离席曰:“信取于弦乎,知取于轸乎,义取于徽乎,谦取于越 
乎。一物而众理备焉。予不敏,愿改弦更张,敬服斯说。” 

…  5…

     归有光 

                                 沧浪亭记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 
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 
承佑,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 
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 
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 
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 
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鏔因 
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 
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土之欲垂名于千载 
之后,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项脊轩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 
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 
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见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积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疱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 
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孔二世, 
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 
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 
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 
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 
也?”此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 
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 
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圈子也?”其后六年, 
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 
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  6…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见村楼记 

     昆山治城之隍,或云即古娄江,然娄江已堙,以隍为江,未必然也。吴 
淞江自太湖西来,北向,若将趋入县城。未二十里,若抱若折,遂东南入于 
海。江之将南折也,背折而为新洋江。新洋江东数里,有地名罗巷村,亡友 
李中丞先世居于此,因自号为罗村云。中丞游宦二十余年,幼子延实,产于 
江右南昌之官廨,其后每迁官辄随,历东兖、汴、楚之境,自岱岳、嵩山、 
匡庐、衡山,潇湘、洞庭之渚,延实无不识也。独于罗巷村者,生平犹昧之。 
中丞既谢世,延实卜居县城之东南门内金潼港,有楼翼然,出于城隬之上, 
前俯隍水,遥望三面皆吴淞江之野,塘浦纵横,田塍如画,而村墟远近映带。 
延实日焚香洒扫,读书其中,而名其楼曰“见村”。余间过之,延实为具饭。 
念昔与中丞游,时时至其故宅所谓南楼者相与饮酒论文,忽忽二记,不意遂 
已隔世,今独对其幼子饭,悲怅者久之。城外有桥,余常与中丞出郭造访故 
人方思曾;时其不在,相与凭栏,常至暮怅然而返。今两人者皆亡,而延实 
之楼,即方氏之故庐,余能无感乎?中丞自幼携策入城,往来省墓,及岁时 
出郊嬉游,经行术径皆可指也。孔子少不知父葬处,有挽父之母知而告之, 
吾可以为挽父之母乎?延实即能不忘其先人,依然水木之思,萧然桑梓之怀, 
怆然霜露之感矣。自古大臣子孙,早孤而自树者,史传中多其人,延实勉之 
而已。 

…  7…

     唐顺之 

                              答茅鹿门知县二 

     熟观鹿门之文,及鹿门与人论文之书,门庭路径,与鄙意殊有契合;虽 
中间小小异同,异日当自融释,不待喋喋也。 
     至如鹿门所疑于我本是欲工文字之人,而不语人以求工文字者,此则有 
说。鹿门所见于吾者,殆故吾也,而未尝见夫槁形灰心之吾乎?吾岂欺鹿门 
者哉!其不语人以求工文字者,非谓一切抹杀,以文字绝不足为也;盖谓学 
者先务,有源委本末之别耳。文莫犹人,躬行未得,此一段公案,姑不敢论, 
只就文章家论之。虽其绳墨布置,奇正转摺,自有专门师法;至于中一段精 
神命脉骨髓,则非洗涤心源、独立物表、具古今只眼者,不足以与此。今有 
两人,其一人心地超然,所谓具千古只眼人也,即使未尝操纸笔呻吟,学为 
文章,但直抒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虽或疏卤,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 
便是宇宙间一样绝好文字;其一人犹然尘中人也,虽其专专学为文章,其于 
所谓绳墨布置,则尽是矣,然番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索其所 
谓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绝无有也,则文虽工而不免为下格。此文章 
本色也。即如以诗为喻,陶彭泽未尝较声律,雕句文,但信手写出,便是宇 
宙间第一等好诗。何则?其本色高也。自有诗以来,其较声律、雕句文、用 
心最苦而立说最严者,无如沈约,苦却一生精力,使人读其诗,只见其綑缚 
龌龊,满卷累牍,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何则?其本色卑也。本色卑,文 
不能工也,而况非其本色者哉! 
     且夫两汉而下,文之不如古者,岂其所谓绳墨转折之精之不尽如哉?秦 
汉以前,儒家者有儒家本色,至如老庄家有老庄本色,纵横家有纵横本色, 
名家、墨家、阴阳家皆有本色。虽其为术也驳,而莫不皆有一段千古不可磨 
灭之见。是以老家必不肯勦儒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