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萧皇后传奇 作者:张家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一直惴惴不安。李密探知裴仁基处境不妙,便派人与裴仁基暗中接触,劝他投降。不知怎地走漏了风声,此事被监军御史萧怀静知道,写信密报东京。裴仁基看到已没有退路,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萧怀静,率部投降李密,被李密授为上国柱、河东公。

裴仁基投降,使李密又得了一员勇将秦琼。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曾是来护儿帐下一员猛将,后跟随张须陀,因勇猛善战颇受器重。

有一回,秦琼跟随张须陀攻打卢明月义军。当时卢明月拥众十万,驻军下邳,。张须陀的人马只有一万五千多,众寡悬殊。不敢贸然进攻,就在距下邳六七里处安营扎寨,相持了十几天。眼看粮草将尽,张须陀说:“我军因粮绝撤退,贼寇定会倾巢出击追赶,营内必然空虚。此时如用千余人袭击敌营,可以获胜。但是这样会有很大危险,不知诸将谁能去?”

众将都沉默不语,只有秦琼和罗士信愿率兵前往。于是,张须陀命他们二人领两千兵马藏匿在芦苇丛中,自己带余部放弃营栅撤退。卢明月果然率全部兵马追赶。

秦琼和罗士信等卢明月追兵过去,立即率兵直袭敌营。栅门紧闭,二人就飞身攀上寨楼,杀死数十名守门士卒,拨掉了卢明月军的旗帜,营栅中立时大乱。秦琼,罗士信打开栅门,使部下直冲营栅之中,一阵拼杀,守营的卢明月士兵所剩无几。接着,他们又纵火焚烧了三十多座营栅,刹那间,烈焰腾腾,浓烟滚滚,直上云天。

正在紧追张须陀的卢明月,忽闻营中起火,急忙率军还救大营,张须陀回军反击,大败卢明月义军。此战之后,秦琼、罗士信的勇猛闻名远近。

大海寺一战,张须陀战败自刎,秦琼领部分余众归附了裴仁基,现在又随裴仁基降附李密。

几乎与此同时,另一名豪杰勇士程咬金也投到李密帐下。程咬金是济州东阿人,少年骁勇,善用马槊。为防强贼聚徒数百人共保乡里。兴洛仓之役后,程咬金慕李密大名,千里迢迢率众南下,投奔瓦岗军。

李密选拨军中骁勇将士八千人,组成内军,也就是李密的卫队,任命秦琼、程咬金、单雄信、徐世勣为四骠骑,统领内军。李密常说:“这八千人足可以当百万兵马使用!”

到这时,李密觉得,攻打东京洛阳的时机已经成熟。

李密先遣总管、齐郡公孟让率两千兵马夜袭东京,攻入东京外廊,烧掠丰都市,到次日凌晨撤回,惊扰得东京居民纷纷逃入宫城,台省府寺都住满了难民。

随后李密又派裴仁基与孟让率领两万人袭击洛东仓,攻破这座东京的大粮仓,放火烧毁横跨洛水的天津桥,纵兵大掠,旋即撤回。

炀帝恨(3)

经过几番这样稍攻即撤的侵袭,洛阳守军已惶惶不可终日。这时城中隋军有二十万,轮番登城防守,铠甲昼夜不解。李密又率军攻打东京外围的偃师、金墉。这两座城一座在洛阳以东六十里,一座在洛阳西北十八里,因防守坚固,都没有攻下,瓦岗军只得退还洛口。

洛阳城中的粮食日见短缺,但最缺少的还是柴草。在这城中府库内有堆积如山的布帛,官兵百姓只好用这些丝绢布帛当做柴草烧火做饭。许多百姓平生从未穿过绫罗绸缎。此时却将它拿来烧火,看着灶膛里跳动的火苗,欲哭无泪。

李密退兵后,越王杨侗派人把粮食运进宫城,又调五千人屯守丰都市,五千人屯守上春门,五千人屯守北邙山,布城九宫,首尾相接,以解瓦岗军进攻时,隋军只能困守东京宫城的被动局面。

大业十三年四月,李密率兵三万,重又攻陷洛仓,并大修营堑,再逼东京,越王杨侗派段达、刘长恭率七万部众出城迎敌,两军在洛阳故城大战。隋军却多不胜少,被瓦岗军大败,退回宫城。

瓦岗军威震中原,东京守军闻风丧胆,宫城倾覆指日可待。

李密令记室君颜写了一篇声讨杨广的檄文,散发天下郡县。这篇洋洋数千言的檄文,历数杨广十大罪恶,尤以“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成为千古流传的名言佳句。

檄文中的每句话,每一个字都曾使李密心潮膨拜,激动不已,这就是自己向大业皇帝宣战的豪言壮语,这气魄有何人能与之相比!

就在李密在瓦岗聚义,威逼东京洛阳同时,身为大隋太原留守的李渊也乘机在晋阳起兵,直逼长安。李渊的父亲李暠,北周时任安州总管,袭封唐国公,母亲与文帝杨坚的独孤皇后是亲姐妹。

大业十三年七月,在经过几个月紧锣密鼓的谋计和招兵买马之后,李渊正式起事,自称大将军,建大将军府,任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

刘文静出谋说:“欲夺天下,必先取关中。除了西进关中,直取长安之外,我们没有别的路可走。”

裴寂又献计策:为了避免过早地显山露水,成为众矢之的,此次先不公开宣称反叛朝廷,而是尊杨广为太上皇,拥立留守长安的代王杨侑为帝。这样,进军长安也算师出有名。

留守长安的代王杨侑听说李渊在晋阳起兵,就料到他会夺取西京,立刻派虎牙郎将宋老生率两万精兵屯守霍邑,左武候大将军屈突通屯河东,阻击李渊西进。

七月底,李渊命四子李元吉为太原太守,驻守晋阳宫,全权处置留守事务。自己亲率三万甲士,立军门誓众,启程西进,开始了创业的义举。

九月,李渊斩霍邑守将宋老生,分兵围河东屈突通,余众直逼长安。

十月,李渊大军攻破长安,立十三岁的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遥尊远在杨州的杨广为太上皇。

李渊紧接着又加九锡,任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并被杨侑封为唐王。李渊又以武德殿为丞相府,改教称令,每天在虔化门处理日常政务。

杨侑下诏:宪章赏罚等都归丞相府掌理。

至此,隋朝,不仅有长安、洛阳两座都城,而且还有了一南一北两位皇帝。

江南虽然气候温湿,没有北方那样的干燥严寒,但是江都宫上上下下,几乎每个人都觉得,今年的冬天要比往年冬天冷得多。

萧皇后由柳惠陪伴着,住在长阜苑内的归雁宫。长阜苑是江都宫苑群落的一部分,除了归雁宫,还有回流、松林、枫林、大雷等九宫。皇上就住在大雷宫,与归雁宫比邻。

听到李渊起兵攻进长安的消息,皇上从迷楼回到了大雷宫。他也经常到归雁宫来看看,有时也睡在这里,只是在这边过夜的时候不多。萧皇后每次见到炀帝,总觉得他脸上挂着一种末日将临的颜色,那颜色是乌、灰、青、黄的混杂,暗淡阴沉,没有光泽,令人心寒。比起三十年前挥师平陈的晋王来,简直判若两人。是岁月风霜的缘故吗?是,也不是。

萧皇后心里明白,他们再也回不了洛阳,更回不了长安了。且不说李密的几十万兵马围逼洛阳;中原至扬州的山川水路被遍地盗贼阻断,单是李渊坐镇长安,他也绝不会允许所谓的“太上皇”再返京师。不然,他立一个傀儡似的代王为帝有何用?当今朝政已全在李渊掌握之中。

萧皇后也知道,她看到的这些,皇上心里比自己还要明白,或者说皇上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或许因为感到时日不多,皇上才更加纵情声色,已到了变本加厉,疯狂痴迷,醉生梦死的地步。毕竟五十岁的人了,怎能比得当年。所以,皇上脸上的那种颜色,不仅是岁月流逝,国事衰微的反映,更有他纵欲无度的痕迹。但萧皇后也最清楚皇上的秉性,对这些事是绝不可稍加劝谏的,来扬州后的这一年多里,眼见失德,心知不可,却不能说,也不敢说。萧皇后郁闷至极,除了找柳惠说话,便是读书诵经。

今天,萧皇后又取出自己写的那篇《述志赋》,细细地品味起来,然后抄写了一份,将抄好的文稿装进一只木匣,吩咐侍女把柳惠找来。

柳惠以为皇后又要跟自己闲聊,而她也正想去皇后那里说说话,便高高兴兴地来到皇后的寝宫。

炀帝恨(4)

柳惠一进门,就见桌上摆着笔砚,就问:“皇后,又写什么呢?”

萧皇后笑笑说:“哪能整天写呀!”

柳惠又问:“皇上没有来么?”

萧皇后摇了摇头。

柳惠才发现皇后的脸色表情与往日有些异样,就问:“皇后,你找我来,不光是想说说话吧?还有什么别的事吗?”

萧皇后被柳惠这么一问,又长长地叹了口气,转过脸去,两眼望着窗户。窗棂上粘糊着雪白的丝绢,看不见窗外的景色,显然,萧皇后在努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