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坏处却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 



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青年人首要学习的一课,就 



是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据此可知,只有 



那些依靠自己,能从一切事物当中体会到自身的人才是处境最 



妙的人。所以,西塞罗说过,“一个完全依靠自己,一切称得 



上属于他的东西都存在于他的自身的人是不可能不幸福的。” 



除此之外,一个人的自身拥有越多,那么,别人能够给予他的 



也就越少。正是这一自身充足的感觉使具有内在丰富价值的人 



不愿为了与他人的交往而作出必需的、显而易见的牺牲;他们 



更不可能会主动寻求这些交往而否定自我。相比之下,由于欠 



缺自身内在,平庸的人喜好与人交往,喜欢迁就别人。这是因 



为他们忍受别人要比忍受他们自己来得更加容易。此外,在这 



世上,真正具备价值的东西并不会受到人们的注意,受人注意 



的东西却往往缺乏价值。每一个有价值的、出类拔萃的人都宁 



愿引退归隐——这就是上述事实的证明和结果。据此,对于一 



个具备自身价值的人来说,如果他懂得尽量减少自己的需求以 



保存或者扩大自己的自由,尽量少与他的同类接触——因为在 


… Page 150…

  140                           人生的智慧 



这世上人是无法避免与其同类打交道'139'的,那么,这个人也 



就具备了真正的人生智慧。 



      促使人们投身于社会交往的,是人们欠缺忍受孤独的能力 



——在孤独中人们无法忍受自己。他们内心的厌烦和空虚驱使 



他们热衷于与人交往和到外地旅行、观光。他们的精神思想欠 



缺一种弹力,无法自己活动起来;因此,他们就试图通过喝酒 



提升精神,不少人就是由此途径变成了酒鬼。出于同样的原因, 



这些人需要得到来自外在的、持续不断的刺激——或者,更准 



确地说,通过与其同一类的人的接触,他们才能获取最强烈的 



刺激。一旦缺少了这种刺激,他们的精神思想就会在重负之下 

沉沦,最终陷进一种悲惨的浑噩之中'10'。我们也可以说:这类 



人都只各自拥有人性的理念之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因此,他们 



需要得到他人的许多补充。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某种程度上 



获得人的完整意识。相比之下,一个完整、典型的人就是一个 



独立的统一体,而不是人的统一体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这 



个人的自身也就是充足完备的。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平 



庸之辈比之于那些俄罗斯兽角乐器。每只兽角只能发出一个单 



音,把所需的兽角恰当地凑在一起才能吹奏音乐。大众的精神 



和气质单调、乏味,恰似那些只能发出单音的兽角乐器。确实, 



不少人似乎毕生只有某种一成不变的见解,除此之外,就再也 



没有能力产生其他的念头和思想了。由此不但解释清楚为什么 



这些人是那样的无聊,同时也说明了他们何以如此热衷于与人 



                                                                       '11' 

交往,尤其喜欢成群结队地活动。这就是人类的群居特性                                                 。 



人们单调的个性使他们无法忍受自己,“愚蠢的人饱受其愚蠢 



所带来的疲累之苦”。人们只有在凑到一块、联合起来的时候, 


… Page 151…

                            第五章      建议和格言                             141 



才能有所作为。这种情形与把俄罗斯兽角乐器集合起来才能演 



奏出音乐是一样的'140'道理。但是,一个有丰富思想头脑的人, 



却可以跟一个能单独演奏音乐的乐手相比;或者,我们可以把 



他比喻为一架钢琴。钢琴本身就是一个小型乐队。同样,这样 



一个人就是一个微型世界。其他人需要得到相互补充,但这种 



人的单个的头脑意识本身就已经是一个统一体。就像钢琴一 



样,他并不是一个交响乐队中的一分子,他更适合独自一人演 



奏。如果他真的需要跟别人合作演奏,那他就只能作为得到别 



的乐器伴奏的主音,就像乐队中的钢琴一样。或者,他就像钢 



琴那样定下声乐的调子。那些喜爱社会交往的人尽可以从我的 



这一比喻里面得出一条规律:交往人群所欠缺的质量只能在某 



种程度上通过人群的数量得到弥补。有一个有思想头脑的同伴 



就足够了。但如果除了平庸之辈就再难寻觅他人,那么,把这 



些人凑足一定的数量倒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因为通过这些人 



的各自差异和相互补充——沿用兽角乐器的比喻——我们还 



是会有所收获的。但愿上天赐予我们耐心吧!同样,由于人们 



内心的贫乏和空虚,当那些更加优秀的人们为了某些高贵的理 



想目标而组成一个团体时,最后几乎无一例外都遭遇这样的结 



果:在那庞大的人群当中——他们就像覆盖一切、无孔不钻的 



细菌,随时准备着抓住任何能够驱赶无聊的机会——总有那么 



一些人混进或者强行闯进这一团体。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个团 



体要么遭到了破坏,要么就被篡改了本来面目,与组成这一团 



体的初衷背道而驰。 



      除此之外,人的群居生活可被视为人与人相互之间的精神 



取暖;,这类似于人们在寒冷的天气拥挤在一起以身体取暖。不 


… Page 152…

  142                           人生的智慧 



过,自身具有非凡的思想热力的人是不需要与别人拥挤在一块 



的。在《附录和补遗》的第二卷最后一章里;读者会读到'141'我 

写的一则表达这层意思的寓言'12'。一个人对社会交往的热衷程 



度大致上与他的精神思想的价值成反比。这一句话,“他不喜 



好与人交往”,就几乎等于说 “他是一个具有伟大素质的人”了。 



      孤独为一个精神禀赋优异的人带来双重的好处:第一,他 



可以与自己为伴;第二,他用不着和别人在一起。第二点弥足 



珍贵,尤其我们还记得社会交往所意味着的束缚、烦扰甚至危 



险,拉布叶说过:“我们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我们无法独处”。热 



衷于与人交往其实是一种相当危险的倾向,因为我们与之打交 



道的大部分人道德欠缺、智力呆滞或者反常。不喜交际其实就 



是不稀罕这些人。一个人如果自身具备足够的内涵,以致根本 



没有与别人交往的需要,那确实是一大幸事;因为几乎所有的 



痛苦都来自于与人交往,我们平静的心境——它对我们的幸福 



的重要性仅次于健康——会随时因为与人交往而受到破坏。没 



有足够的独处生活,我们也就不可能获得平静的心境。犬儒学 



派哲学家放弃所拥有的财产、物品,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享受 



心境平和所带来的喜悦。谁要是为了同样的目的而放弃与人交 



往,那他也就做出了一个最明智的选择。柏那登·德·圣比埃 



的话一语中的,并且说得很美妙:“节制与人交往会使我们心 



灵平静。”因此,谁要是在早年就能适应独处,并且喜欢独处, 



那他就不啻获得了一个金矿。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这样 



做。正如人们从一开始就受到匮乏的驱赶而聚集在一起,一旦 



解决了匮乏,无聊同样会把人们驱赶到一块。如果没有受到匮 



乏和无聊的驱赶,人们或许就会孤身独处,虽然其中的原因只 


… Page 153…

                            第五章      建议和格言                              143 



是每个人都自认为很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