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贪嗔”,修行人应断除不实语、粗语、妄语等六十四种语垢,佛陀在《十地经》、《法集经》等经典中也说了,尤其要远离贪心、嗔心所引起的语言。有些人在谈话时,始终围绕着贪心的主题,或者讲些有关战争等嗔恨的话语,我家有时候来一些客人,自始至终都在讲是是非非,这个不对、那个不对,他人走了以后,屋里好像一直有恶气在弥漫,心里有点不舒服。
    其实,一个人的语言也能看出他的性格和境界如何。一般来讲,修行好的人,有信心、有智慧、有慈悲心的人,即使与他进行短暂的交流,可能也会一辈子不忘,觉得他的话意义极为丰富,对自他都非常有利益。去年,我们在成都跟几位学者一起研讨,有些人说出来的话极富吸引力,对大家的触动很强。听了他的话后,真的感觉应该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而且世间上没有知识的人,确实非常可怜。尽管这些内容不一定与佛教特别相关,当时的研讨也不是以佛教为主题,但他将世间的有些真理发自肺腑地表达出来,在场的人都有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
    所以,语言跟人的性格、境界有很大关系。修行比较好的人,一般不说别人是非,贪嗔等烦恼的字眼几乎没有,一字一句全部是真理。而修行非常差的人,内心充满肮脏污垢,所引发出来的话语也不会有干净的东西,不但没有丝毫价值可言,甚至与他接触一会儿,自相续也会产生烦恼痛苦,一天当中心里都不舒服。
    当然,很多人可能这样想:“《入行论》不学也可以,说话我应该会懂。我是读过大学的。”但在你所学的知识中,怎么样发心、怎么样说话、怎么样做人,这些基本道理可能不会有。且不说大乘修学人的行为,就连小乘《毗奈耶经》中的举止威仪,任何高等学校的教材书里也看不到。对有些高等学校的教材,我们也算是作了研究,(现在世间人看一下、想一下就叫研究,如果这个叫“研究”,我们也做过一些研究。)但这些学问即使跟小乘的教义比起来,价值上也有天壤之别,大乘佛法就更不用说了。
    “柔和”,在说话的过程中,应使用柔和文雅的语言。真正有辩才的人,心里所想的完全能通过完美的语言表达出来,根本不用伤别人的心。比如说要批评一个人,他从来不说粗言恶语,不像我一样,有时候对想不通、看不惯的事情,“叭叭叭——”,马上把它说出来,若是转弯抹角地表达,心里就觉得不舒服。但有智慧的人不是这样,他用旁敲侧击或很婉转的语言,完全能够说服别人。《亲友书》中也讲了三种语 :蜂蜜般的美语、鲜花般的实语、不净粪般的虚妄语。我们应选择第一种,既不伤害众生的心,也能将自己的意思完全道出来,这样的语言最有说服力。
    “调适中”,说话的声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没有必要时不要太啰嗦,该讲的内容也不能太略了。那天我们同学聚会时,每个人都要发言,当时不知道我自己讲得怎么样,但看别人的说话,好像所有过失都具足了:有些人说得太少,心里想了很多,但就是说不出来,包括自己家里有多少人,也是支支吾吾半天,让人觉得四十来岁的人连基本的话也不会说,好像特别可怜一样;有些人说得太多,一开口就没完没了,旁边人听起来特别累,心里一直默默祈祷“可以了,求求你不要说了”,但他仍然滔滔不绝;有些人说得特别慢,半天也吐不出一个字:“我—要—告—诉—你—们—,哎……”这种语调,有些老年人很喜欢听,但一直听了半个小时,结果也没有讲什么,长期这样听可能也有一定的困难;有些人讲得特别快,前后语句根本不连贯,以前有位法师每次在辩论时,几个字好像同时迸出来,我们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有人说我讲话也特别快,但我看清华大学的好多教授,说话比我快多了,好像也没人敢抗议,可能他们比我有地位,大家都不敢说吧。我觉得说话应该稍微快一点,如果太慢了,听起来可能会打瞌睡,时间久了也会起厌烦心。以前上师如意宝说话就比较快,不管是任何教证、理证,从他老人家的口中,就像长长不息的河流一样不间断地说出来,无论是辩论还是研讨,上师的反应都特别快。我刚来的时候,虽然听也听不懂,但觉得上师的思维很敏锐,应该学习上师的语速。但后来听懂了以后,也觉得这样非常好,所以现在的语速比较快,你们听了几堂课以后,应该慢慢会适应的。
    另外,在说话的时候,声音不能特别高,本来坐在小小的屋子里,随便谈一些话,但一直扯着嗓子叫,好像一百里以外的地方都能听得到,这样也没有必要,别人的耳朵又不是有问题;声音也不能特别低,有些人说话奄奄一息的,就像临终时给后人留遗嘱一样,旁边人怎么样也听不清:“你说什么?能不能再说一遍,再说一遍!”这样也不太好。
    总之,按照大乘佛法的要求,我们跟任何人交往时,不管是传法还是平时沟通,语言方面应该有技巧,这一点非常重要!
    眼见有情时,诚慈而视之,
    念我依于彼,乃能成佛道。
    当看见众生时,不能观过患,而应以毫不虚伪、诚挚慈爱的表情而目视。我们平时所遇到的众生,有些高贵,有些贫贱,有些有地位,有些是仆人,无论是什么身份,都应以慈爱的目光来对待,不要怒目相视,或以嫌恶的神情来看别人。修学大乘佛法的人,不管看到亲人还是怨敌、人还是动物,都应用尊重的心态去对待。当今有些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看众生的目光极为慈爱,以此也吸引了很多很多的人步入佛门。
    真正有慈悲的人,即便对动物也很有爱心。以前喜马拉雅山有位瑜伽士,他早上起来的时候,看到小老鼠快要冻死了,马上把它抱在怀里,安慰道:“小老鼠,不要怕,我来保护你!”小老鼠也说:“老喇嘛,非常感谢你,救了我的命!”曾经有个美国人也经常跟小狗对话:“Hello,小狗,你好!”(有一个人学得特别像,但我学得不太像。)这个人虽然不一定学佛,但他对任何生命都有一份尊重,把动物当成自己的好朋友。
    然而有些人,不要说对动物,对人的态度也不相同:见到上面的领导,或者有钱财、有地位的人,他马上流露出谄媚的眼神,对别人特别的热情:“啊!见到您真是三生有幸,我今后怎么跟您联系呀?”而对那些自己用不着的人,根本不屑一顾,又是另一种对待。其实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已经没有自己的事情了,应将一切众生视为父母,只有依靠他们,我们才能成就佛道。
    为什么这样讲呢?作为修大乘佛法者,从最初发无上菩提心,中间修持六度万行,到最后证悟圆满正觉果位,都要依靠众生方能成就。具体而言,最初的发心是“为度化众生愿成佛”,所依离不开众生。中间行持六度万行时,法、财、无畏三种布施都要以众生为对境;持戒也是依靠众生而守持清净戒律;没有众生的损害,一个人对谁修安忍;精进是为了要度化众生,而不是为自己;大乘禅定是远离外面一切愦闹,安住于利益众生的境界中;智慧度则是胜义中远离一切戏论,世俗中辨别利益众生最究竟的方便方法。因此,六度全部需要众生,没有众生的话,一度也不能够圆满。同样,四摄、四无量心也需要众生,大乘的三十七道品,都离不开众生。最后获得佛果时,是以二十七种事业将众生安置于道和果上,所以任运自成的二十七种事业也不能离开众生。
    因此,在助己生起菩提心、圆满佛道方面,众生与佛没有任何差别。当然,从实相来讲,众生就是佛,《六祖坛经》也说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但从现相上讲,从凡夫地到佛地之间还有一定的过程,这个过程也离不开众生。鉴于此,佛陀在《摄集经》中说:“趣入佛道者,应于诸众生,平等父母视。”阿底峡尊者在《菩萨宝鬘论》中也说:“若见一切众生时,当发父母兄弟想。”
    当然,“众生就是父母,众生就是佛陀”,这并不是口头上说说,而要从内心中真正把众生与佛同等对待。如果恭敬佛陀、蔑视众生,寂天菩萨也说了,“敬佛不敬众,岂有此道理?”因此,见到任何一个众生时,不管是道友还是陌生人,都应该真诚相待,不要表面上打个招呼“你好、你好”,转过身来马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