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代天骄--世界著名企业家成功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经常动员退休职工写家信,班组长给新职工家长写
信,进行表扬与鼓励、说服与教育并举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每年
二月一日,是丰田公司的“人事调动日”。人员调动后,新领导都要给部
下的家长写信。在部下结婚纪念日和生日里,领导都要登门拜访和祝贺。
这些工作虽然不太起眼,但对职工的鼓舞却很大,增强了丰田人的光荣誉
和责任感。

□贯彻宏观决策意图的实于家大野耐一
1973年秋,西方世界爆发了石油危机,各国的汽车公司都受到了严
重冲击,盈利大幅度下降,甚至亏损,唯独丰田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为揭
开这个奥秘,欧美各国同行蜂涌而至地奔赴日本参观丰田公司。他们到了
丰田,却看不见什么最现代化的厂房、机器;生产线两旁空着,看不到备
用的零部件,只见稀疏的工人监视着中央监控盘上的灯光,监控着自己管
辖的范围。擦洗得干干净净的工作台有序地摆放着,工人用完每件工具后
又及时准确地放回原位。有时红灯亮了,生产线停了几秒、十几秒之后,
又继续开动。。。这个著名的“丰田管理方式”的创造者是丰田家族之外
的大野耐一。

1932年,大野耐一毕业于名古屋高级工艺学院,1937年他在丰田纺
织公司纱场工作时,就开始潜心研究如何提高工业生产能力的问题。1937
年的一天,大野耐一看到报纸上刊载,美国和日本工艺生产能力之比为 
1:


9,即美国一个人的活儿在日本需要 
9个人干才行。大野把报纸放下,陷
入沉思,日美生产效率相差如此之大,不会是体力相差 
10倍,一定是日
本存在着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这构成了后来丰田管理方式的思想
基础。1945年 
8月 
15日,日本投降了。丰田喜一郎对他说:“我要三年
赶上美国汽车工业!”当时日本经济一团糟。生产汽车没人相信。大野认
为首先要搞好管理。一天,大野在汽车厂考察汽车组装生产线时发现,仓
库里的汽车零部件堆积如山,他立刻觉察到这就是极大的浪费,能否消灭
仓库呢?一天,大野在自选商场买东西,受到启发。他想:人们一般思考
问题是从上一工序向下一工序推,这样就把积压看成是正常的事。可否由
后一工序向前一工序领取所需的零部件,这样不就可以消除积压吗?为了
防止出现质量事故,大野在所有机器上都安装了遇到异常情况就自动停车
的装置,并把机器按加工方式排列改成了按照制造流程排列,形成流水作
业线,一人管几台机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这时,他又联想起超级市场的经营方式,便设计出一种可以在流水线
各道工序之间轮流传递的“传票卡”来控制生产量。采用“传票卡”,是
以生产工序中的最后一条组装线为起点,只将计划交组装线,零件由后一
道工序向前一道工序领取。前一道工序要及时、适量地生产后一道工序所
需的合格零件,并及时送到生产线旁。这样,各个环节再没有组装过剩的
零件了,以保证各工序的同步衔接。各工序根据“传票卡”领取零件或生
产零件,从终组装线开始,逐环上溯,直到原材料供应部门,使库存量降
到零,故称“零库存”。大野耐一还认为,光有生产方式的改革是不够的,
还必须将人的因素与机器的因素结合起来,做到一个人能管理好几台甚至
十几台机器,这样才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始时,工人们怨声载道,
对大野的改革很不满意。因为这样一来,一个工人就要同时操作几台不同
款型的机器。大野下决心坚持改革,和工人们一起干,他的认真负责、不
怕困难的精神,终于感动了工人,这就是大野用“现场主义”解决“人和”
的问题,也解决了生产问题。

大野鼓动工人不满现状,追求革新,车间到处写着“不满就是进步之
母”的口号。大野执着追求的精神也表现了在防止事故上,他和石田一道
提出了“15个为什么”。其次,公司又在生产线上安装了一旦发生故障
便能自动停车的装置,既保证了生产进度,又保证了产品质量。1965年
以后,丰田还参照中国《鞍钢宪法》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方式,
建立了由领导、专业人员和工人参加的三结合“质量管理小组”,从而使
产品返工率成倍地下降。为了适应产品的更新需要,丰田实行了多品种、
多规格、小批量、短期交货的生产方式,他们将一种畅销车型略加改变,
以不同商标型号大量销售。或者在产品设计上作些小的修改,以延长其市
场生命力。这样“适度生产”就减少了固定不变的大量生产,避免了积压。
由于严格按照新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使公司不仅渡过了几次难关,而且还
得到了发展,仅 
1976年就出口美国 
117万辆丰田车,1977年又出口美国
140万辆。

□经销专家神谷正太郎
丰田第三位经营之王就是神谷正太郎,他于 
1917年毕业于名古屋商
业学校,并先后被派往美国、英国工作过。后来,神谷成为美国通用汽车
公司日本销售部经理,他的才能深得美国老板的赏识。


1935年,丰田喜一郎看中了神谷正太郎,聘他为销售部主任。他很
快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名古屋、大贩、东京等地的经销店都换成了丰田
经销店,并在日本各地新建销售店,到 
1938年,神谷已在日本建立了一
县一店的销售网。1950年,神谷提出新的“销售理论”,提出把销售业
务从公司分出来,单独成立丰田汽车销售公司,独立核算。在统一领导下,
一个公司管理生产汽车,一个公司管理销售汽车。丰田汽车公司要让用户
得到好处,才能形成“有需要的销售”和“有销售的制度”,从而使生产
不断发展。这就是“用户第一”、“销售第二”、“制造第三”的神谷销
售理论。神谷的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多少卖多少的传统做法,而是卖
多少,生产多少。神谷的理论得到丰田喜一郎和石田退三的赞赏和支持。
1950年 
4月,正式成立丰田汽车销售公司,神谷任总经理,拥有股资 
8000
万日元。

在产销结合上,生产公司与销售公司完全平等,彼此独立,都按合同
行事,生产公司不得生产没有市场的汽车,销售公司不得销售没有用户的
汽车。两个公司在产销联席会上作决定、签合同。产销联席会议由两公司
的副总经理或常务董事主持,于每月下旬召开,在每次会议上签订下月的
合同。每年的 
12月签订下一年的合同。在会上各自提出自己销与产的计
划,经过激烈争论,求得统一,作出具有法律效应的决定。

□从抓信息情报下手
重视销售的神谷,非常注重市场情报的分析与预测。销售公司成立后
他抓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调查室”,专搞情报。不久,神谷又把调查
室扩大力“计划调查部”,配备统计、运算、设备等 
60多位专家搞情报
分析工作,由他们挑选调查员交上来的资料,经整理后,提供给总经理作
为决策的根据。计划调查部每年要进行两次市场调查,还进行专项调查和
抽样调查 
5~6次。调查对象都在 
6万人以上,调查费达 
6~7亿日元。调
查之广,开支之大,在日本首屈一指。60年代,丰田销售公司在国内有
商店 
250多家,国外代理店 
148家,并用现代最新通讯设备相连,随时把
最新数据、情报汇总到调查部。调查部的大房间里,总是忙碌不堪。调查
部的调查内容,包括丰田车的类别、销量、品种、油耗、部件、车型、颜
色、研制计划、用户情况、城市设施、道路情况等 
6O多项,对外国客户
也照样进行同等项目的调查。所以调查部的资料总是堆积如山。

调查部根据调查结果作出分析,进行整理判断,从而对未来 
10年作
出判断。丰田早在 
60年代,就预测到 
70年代需要省油车,而且认为可以
打入美国市场,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预测是相当准确的。1957年 
8月 
25
日,丰田的两辆皇冠牌小轿车登上了美国口岸。经过试销并征求用户的意
见,调查部了解到丰田车存在着车体过重、功率不足、发动机过热等缺点,
当即进行改进设计,使丰田车终于在美国站住了脚跟。1968年,丰田车
象潮水一般涌入美国市场,一年就销售给美国 
27万辆,这与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