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者的笔触很朴实,但却将我们所有读过《李翰祥之梦》的人引入一种似梦非梦的恬淡安谧的境界中去。那是在九龙尖沙咀的帝苑酒店的雅座里,李翰祥在璀璨的落日余晖中向记者悠闲地畅谈他的艺术之梦。李翰祥很想在结束他四十年的影坛生涯之后,以“息导”的心态,准备再回祖国内地拍一部名叫《火龙》的电影。这是以晚清最后一任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为中心人物的影片。早在1978年冬天,他在上海与好友苏诚寿计议拍《周恩来》的时候,在李翰祥的心中已经在思考有朝一日他要将溥仪遗著《我的前半生》搬上银幕的打算。可是那时因为“四人帮”刚刚被打倒不久,拍溥仪的计划未能实现。到了1984年,形势则非常有利于李翰祥去实现他的夙愿。李翰祥认为封建皇帝好比一条龙,皇上死后一般称之为“龙寝”。晚清十几位皇帝殁后,他们的灵枢大多都埋葬在距北京不远的马兰峪清东陵里。那里是燕山的余脉,群峦嵯峨,万木森然。一座座金碧辉煌的飨殿与坚固的方城宝顶里,深葬着数十位皇帝、皇后与嫔嫔妃妃。可是,唯独溥仪这个末代皇帝在死后,他的遗体被火化了!这是一个历史上的奇迹。
李翰祥在纵谈了大清皇陵的历史后,兴奋地对记者说:“我的片头就是溥仪死,溥仪火化,熊熊的烈火燃烧着溥仪的身躯。然后在熊熊的烈火中,叠印出《火龙》的字幕!《火龙》是一个绝好的题目!……”
啜饮着带有苦涩甜味咖啡的李翰祥,他那双深邃又睿智的眼睛透过帝苑酒店的高大落地窗,凝望着远方湛蓝湛蓝的海。一轮夕阳宛若一个浑圆的蛋黄,在灰蒙蒙的暮霭中渐入地表。他的思绪已经随着他闲聊的意识流,心驰神往地回到了祖国内地。北京西郊八宝山,那里有溥仪的一盒骨灰,后来,经征得溥仪遗孀李淑贤的首肯,已将末代皇帝的骨灰移葬清西陵去了。李翰祥记得:1984年6月5日,李翰祥为了尽早实现他开拍《火龙》的梦,曾经亲自找到位于北京西直门外的一幢高层建筑。在一间两室一厅的单元房里,李翰祥终于亲自面见了溥仪的遗孀李淑贤。
这位与李翰祥年纪相仿的杭州女人,住的居室与李翰祥原来所预想的大不相同。整齐而清爽的房间里,只有一张桌子和四把电镀椅。冰箱上的一支鲜红的塑料花是唯一的点缀,一幅周恩来与她及溥仪的合影映衬着这位孀居老妪特殊的经历。
“我是一个悲剧人物,从生下来就是苦命。在溥仪活着的时候,我和他曾经有过六年的好时光,我对他虽然谈不上爱情,可是感情总还是有的!”善良贤惠的李淑贤近年来在这里接待过数不清的来访者,她几乎对每一位采访她的人都会用这样充满悲论的口气开始谈话。李翰祥对她当然决不仅仅是采访,他是想请李淑贤支持自己开拍电影《火龙》的计划。李翰祥在西直门访问李淑贤之前,已有意大利想象影业公司准备将《我的前半生》搬上银幕,取名为《末代皇帝》。另一家准备以爱新觉罗·溥仪为题材拍摄彩色历史片《中国的故事》的厂家,是美国电影公司,执导者便是曾经导演过著名影片《根》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前半生》已呈炙手可热之势。李翰祥是在人人争拍溥仪的不利条件下,走进李淑贤房间的。出乎李翰祥意料之外的是,李淑贤并不受外国影业公司高额美元的诱感,不但对李翰祥拍摄影片《火龙》毫无任何疑义,而且她还正式委托李翰祥导演,作为已故爱新觉罗·溥仪及李淑贤女士本人的所有著作、资料的出版、再版、翻译及改编影视一切海外权益的代理。李淑贤的信任与诚恳的委托,感动了感情丰富的香港导演李翰祥,这就是从北京回到香港以后,马上进入《火龙》剧本的创作与筹措资金的原动力。
李翰祥此次内地之行,还去了一次东北。去了辽宁省锦州市锦西县沙河营大队苏家屯的故里。李翰祥的另一个收获是在东北会见了爱新觉罗·溥仪的嫔妃、“福贵人”李玉琴。这次访问使他对已故的溥仪有了比资料以外更丰富的感性了解。李翰祥决计在《火龙》影片中将末代皇帝拍成一个有血有肉有独特个性的历史人物。
李翰祥已经选定香港演员梁家辉做他未来影片《火龙》中的主角——溥仪皇帝。李淑贤一角李翰祥在心中已经选定了两人,一位是在《垂帘听政》中扮慈禧的刘晓庆,另一位是“金鸡奖”最佳女主角获得者潘虹。但是,究竟请哪一位当他《火龙》中李淑贤的扮演者,此时李翰祥尚难确定。此外,剧中尚有溥仪的婉容和福贵人李玉琴两位角色,李翰祥在反复思考以后,决定请他的两位女儿李殿朗与李殿馨来分别扮演。李翰祥希望《火龙》能是继《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后的又一部清宫片。
李翰祥1984年春天所构思的“大都花城”旅游名胜地的设想,是他在北京昌平县境内搭设“圆明园”旧址后的思想飞跃。因为他在拍完《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两片后,曾一度滋生一种“息导”之念。那么,如果李翰祥不再执导电影以后去做些什么?于是他很自然地会产生这种开发旅游区,兴建仿古街的构想。
可是,李翰祥终究是一位对艺术赤诚的电影导演。尽管在北京顺义县兴建“大都花城”的梦想因为种种因素未能成真,但他所热心痴情的电影《火龙》却如期地在内地开拍了!
在《火龙》的电影剧本改编完成以后,李翰祥导演为了面见有“悲剧之星”美誉的峨眉电影制片厂女演员潘虹,他曾经由北京飞一次成都。当然,在此之前,李翰祥也是先在银幕上与潘虹谋面了。那是在北影厂的放映室里,李翰祥见到潘虹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两部彩色故事片,一是周予执导的《杜十娘》,二是孙羽导演的《人到中年》。李翰祥对潘虹在《人到中年》里所饰演的女医生陆文婷,当然十分欣赏,因为在他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已经在内部传出潘虹将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的消息。李翰祥颇感到惊奇与欣悦的却是,潘虹所主演的古装片《杜十娘》。这是一个人人尽知的老故事,而且李翰祥在香港从影数十年间,已经多次看过香港、台湾以此题材而拍摄的多种故事片,同时也观看过同名戏剧。可是,李翰祥看了潘虹所演的杜十娘却有耳目一新之感。特别是大运河上杜十娘随李甲回乡的一场戏,李翰祥认为潘虹的表演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当她闻知李甲已将她转卖大盐商孙富时,灯灭。油灯复燃以后,巨大的银幕上只留有潘虹那双呆然若失的大眸子,李翰祥是多年拍片的导演,平生拍过多少演员的眼部特写,他已无法记得清楚。可是潘虹那双震惊的大眼睛里所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愫,其感染人的魅力则是少见的。
李翰祥很喜欢《杜十娘》这部影片,他欣赏大运河所特有的风光和女歌星为杜十娘在河舟中所配唱的动人歌曲。潘虹所扮演的杜十娘成为了一个罕见的、活脱脱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在李翰祥的脑海中打下了烙印。所以他对潘虹的评价是:“潘虹的表演极富内涵!未来的李淑贤也应该是一位有丰富内心世界的人物,潘虹演这个人物看来是非她莫属了!……”
在酷热的成都古城里,李翰祥终于见到了银幕之外的“百花”、“金鸡”双奖的获得者——“悲剧之星”潘虹。出现在李翰祥面前的潘虹,文静而姻雅,根本没有那种李翰祥所担心的大明星的架子。她穿着一条蓝色的牛仔裤,白色的上衣。消瘦白皙的面庞,一双大大的眼睛十分醒目。潘虹毕竟是潘虹,她的与从不同之处不仅仅在于她那不戴金灿灿的首饰,不施粉黛,以本来的天生丽质来面对人世间的一切,更主要的是潘虹的深沉,这种深沉的女性气质则恰好是李翰祥导演在《火龙》一片中所需要的。因为李淑贤——溥仪皇帝的遗孀,应该具有一种与潘虹很相近的深沉性格。所以,李翰实亲自将他执笔写成的历史影片《火龙》的文学剧本交到了潘虹的手中。
潘虹的片约甚多。但是她还是用最快的速度将李翰祥的剧本《火龙》仔细看过。她无疑从心底里喜欢《火龙》,喜欢剧中人物李淑贤,因为再次见面的时候,李翰祥最先从潘虹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里得到了潘虹将与他合作《火龙》的肯定答复。
“很难免,凡是和我合作的演员,最初时都会有一种心理压力的!”李翰祥善于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