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廉政风暴》,当时在香港是很有影响的年轻导演。我记得他在1975年后拉出去,自己搞了一家思远影片公司的,拍了《醉拳》、《蛇形刁手》和《李小龙传奇》几部片子,现在好像成了一个制片家了。他如今有什么新片子吗?”
“吴思远在台北被人给打伤了!”胡金铨沉痛地蹙蹙眉叹道。
“遭到了歹徒的毒打?他去了台北?”李翰祥大吃一惊。胡金铨忙将那张香港报纸递过来,李翰祥来到“远瀛观”楼下的灯光里一看,报上果然刊登有香港导演吴思远在台北遭歹徒殴打的消息:
6月×日,香港导演吴思远在台北市金钻餐厅前,听到有人喊:‘戴
眼镜、穿红衬衣的’声音后,随即遭到十四五名歹徒的拳打脚踢,施暴围
殴达十五分钟之久。其中一歹徒还亮出了猎刀,阻止他人上前救援。直到
吴思远重伤卧地,他们才呼啸而去。吴思远被当场的友人急送医院抢救。
他血流满面,脑部受震荡,后脑缝了三针,腰部不能动弹,右眼可能有碎
玻璃进入,伤势很重。此事已引起港台电影界人士的极大愤慨。……但是,
因为台北近来多发生这类暴力事件,尽管台港电影界呼吁警方查办凶徒,
都是以不了了之而告终……”
“太不像话了,歹徒们为什么如此毒打一个香港去台湾的导演呢?”李翰祥一目十行地将报上的那条新闻看完,胸间立刻升腾起一股怒火。他虽然与被殴打的导演吴思远并无什么私交,但是出于义愤和同情,李翰祥忍不住地怒道:“莫非台北警方当真对这起殴打事件不闻不问了吗?”
“这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胡金铨扼腕叹道:“据吴思远本人对报界说,他到台北受歹徒袭击的主要原因是,与他最近拍的影片《龙之忍者》有关。这部片子比他从前拍的几部都好,它是将中国的功夫和日本的忍术结合起来拍的,很有些武功的韵味。《龙之忍者》在日本樱花节场场爆满,台北有一家片厂就向吴思远借该片的武打主角李元霸。吴思远不肯答应,于是才有了这场飞来的横祸!……”
“实在是……太令人愤慨了!”李翰祥凝望着远方“大水法”在夜幕下喷射着一股股雪白的水花,他双目进火。在他的印象中台湾的影界这种事情时有发生。他当年在台北办“国联”片厂时所受到的种种不平待遇,足以令他痛断肝肠的。眼前的“大水法”忽然变成了台湾的日月潭。雪白的飞瀑从陡峭的悬崖上倾泄,在幽深的潭水中溅起无数晶莹的水花,就在那碧波千顷的日月潭水中,随波逐流地飘着一具腐烂的男尸。他就是当年在香港影坛上红极一时的著名电影明星白云!他当初由香港到台湾来,本想在演界继续有所发展和建树。遗憾的是因为他年迈老朽,早已失去了往日那英俊小生的魅人风姿,非但没有供他上戏的场地,甚至连生存的机会也没有。李翰祥自那次在台北的一条小街与白云邂逅以后,虽然几经寻找,也始终没有见到染患重疾的白云。几年以后,李翰祥是在香港闻听白云跳入日月潭自杀噩耗的!尤令李翰祥心里发酸的是,像白云这样的著名演员死后,居然连一个到日月潭为他收尸的人也没有!……李翰祥想到这些,面对在内地拍片所受到的种种礼遇,他的双眼立刻湿润了。
“金铨,我将这最后的一组镜头拍得真实,拍得好,这才能对得起内地各界对我李翰祥的关爱!”夜里八时,李翰祥出现在几架摄影机前的高高平台上。他举起手中的报话机,向集聚在圆明园拍摄现场上的演职员及数百名解放军部队战士,大声地下达了实拍的命令:“预备——开拍——!”
李翰祥的话音刚落,“大水法”、“远瀛观”、“观水法”的演职员一齐动手点燃大火。顿时,“圆明园”内一片熊熊的大火燃烧了起来,“英军”在火中闪现,状如幽灵……
大导演李翰祥第二十章 新的里程碑《火烧阿房宫》
第二十章 新的里程碑《火烧阿房宫》
我李翰祥还没有老,还有很多的热血!我很想在有生之年,能够亲自
拍一部历史题材的长篇电视连续剧。
“李导,李家坟这个地名……似乎不太吉利!”李翰祥不以为然:
“我历来不迷信
时光荏苒。转瞬已是1996年的盛夏八月。一架民航客机从香港维多利亚海湾边的启德机场上,一跃飞上蓝天。已经年届七十高龄的香港电影导演李翰祥就坐在这架飞往首都北京的客机里。他的颜容红润而饱满,精神奕奕,丝毫也没有老态。十四年前,李翰祥也是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在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开始了两部历史巨片《火烧圆明园》与《垂帘听政》的拍摄。今年8月,李翰祥再次飞往北京,他是要再烧上一把火——破天荒地执导平生第一部电视连续剧《火烧阿房宫》!
“本来在拍完《火烧圆明园》以后,我就打算‘息导’了的,可是,我总觉得我李翰祥还没有老,还有很多的热血,所以,我很想在我有生之年,能够亲自拍一部历史题材的长篇电视连续剧!”在1996年农历三月初七日,李翰祥在香港的家中庆贺他的七十岁大寿。酒席宴上,面对着无数亲朋好友的笑脸和那些频频向他举来的酒杯,这样自豪地对亲友们许下宏愿,他说:“有人说人活七十古来稀。可是我却没有感到我已经老了!我还想大干一场,非要拍出一部多集连续剧来才能罢休!”
当时,杯盏交错,李翰祥的身边响起了一片祝贺之声。
李翰祥确实越活越年轻。他的心脏自从1978年冬天在美国洛杉矶做过一次大手术以后,1980年冬天——12月25日,圣诞节那一天,也就是他心脏搭桥手术痊愈出院的两周年,李翰祥第二次应邀赴美的时候,他又一次回到了洛杉矶市那家为他做过心脏大手术的美国医院里,请原来为他主刀的美国医生再为他做一次手术后的复查。李翰祥当时曾经很担心自己的心脏手术是否可能留下某种隐患,抑或是得以再度复发。这当然是李翰祥及其家人尤为关心的大事。可是,经过那位医术精湛的美国心脏科医师的悉心诊断,经过一系列的检查以后,美国主治医生十分欣喜地用英语告诉李翰祥说:“你的心脏很好!他先生,可以无愧地说,你是近几年在施行心脏血管搭桥手术中恢复最好的一位病人!你称得上是我医学生涯的得意杰作!你的身体不仅恢复得快,脉搏跳得正常,血压也不高不低,脸色黑里透红,看样子你要比手术前还要健康得多嘛!”
李翰祥很高兴!
美国医生的话果然有的放矢,没有虚言。李翰祥自那次很重要的手术以后,着实又在中国的影坛上驰骋了好一阵子!真是应了那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欲语!
李翰祥在祖国内地首次开拍的两部历史片《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果然不负众望。两片仅在香港地区就取得了港币二千万元的高票房收入。东南亚及欧美各国也纷纷购买电影的拷贝。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一次对香港(合拍)影片《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颁发优秀影片特别奖!也使主演双片的内地女演员刘晓庆在海外打响了知名度。1995年,香港电影导演会也鉴于李翰祥多年执导,特别是到祖国内地拍摄多部有影响的历史影片之功绩,授予他一枚金灿灿的荣誉大勋章!
李翰祥一度成为炫目耀眼的银坛巨星。
但是,很多观众,特别是内地的电影观众,对李翰祥自拍摄《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两片以后的动向,却不其甚了了。
这十几年李翰祥在做些什么呢?
李翰祥将头倚在收音机的座椅靠背上,他在云海的沉浮中似乎进入了一个朦胧的梦境。在那个似梦非梦的意境中,李翰祥似乎在追思那些状若云烟的往事……
1984年香港的《镜报》杂志第八期,确实刊登了一位名叫洪旻的新闻记者所写的采访录,那篇文稿的标题也确实是被冠以《李翰实之梦》!
李翰祥确实有许许多多的梦!那是些玫瑰色的,绚丽多姿的梦!有些梦他在日后得以实现了,有些梦直到现在也还仍然是一个魅人的梦!
记者的笔触很朴实,但却将我们所有读过《李翰祥之梦》的人引入一种似梦非梦的恬淡安谧的境界中去。那是在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