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的一个原理原则,就是佛在经上常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你的思想要健康、要清净、要善良,心清净、行善良你的心健康。心健康,哪有身不健康的道理!不需要用外头力量调整,外面力量调整是很有限的,效果不大。自己从内心调整,这个效果比什么都大。你要懂得这个道理,你对於这个道理深信不疑,一切时一切处保持你的清净心不受外界的染污,保持你的善行不受外面诱惑;清净心生智慧,善行生福德,修福修慧的妙诀。你有慧有福,不但是你自己健康长寿,你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为什么?这世间所有一切疑难杂症,你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世间人为什么不明了?世间人的头被他的杂念冲昏了,不是别的是他的妄想杂念太多了,他什么都看不清楚,什么都不能明了,道理在这里。
  你没有妄想、没有杂念,确确实实在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这就不迷惑,没有分别,不造业,没有执著你就不受苦报,苦乐忧喜舍统统没有了;执著就有,不执著就没有。这个时候你就超凡入圣,你把你自己的本末找到了,这大道。大道就是自然的法则,自然的原理原则,这是我们说话方便起见。连自然的法则、自然的原理原则这个念头都不能有,你有了这一念就头上安头,画蛇添足。这是不得已把这个讯息传给你,你可不能执著。
  所以马鸣菩萨《起信论》里面,教我们修学的态度。「离言说相」,言说是工具不是目的,我听,听不执著,不但不执著,不分别;不但不分别,连想都不能想,离言说。「离名字」,所有这些名词术语都是假设的,都是帮助我们悟入的,你一执著就坏了,你就没有办法入了,你就迷了,迷在名字相里头,那就错了。不但不执著言说、名字,连心缘也要放下。心缘是什么?我想想它是什么道理,不能想,愈想愈错。老子不是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你怎么可以想?懂就懂,不懂没有关系,不要去想它,不断的去薰习,时候到了自然贯通。什么时候到?心真的定了,真的放下了,就豁然大悟、豁然贯通。接著底下说。
  「是一切众生本末故」。这是讲的有情众生,一切众生的本末,本是讲本性,末是讲现相。佛家讲性讲相,哲学里面讲本体、讲现象。性就是讲的本体,宇宙万有的本体;相,这是差别的个体。宇宙万象是从相上说的,这些相之体在佛家叫做性,心性,一切有情众生的本末。
  「是一切法之本体故」。这一切法是万事万法,整个宇宙的本体就是法性,法性是一不是二。所以我常常在讲席里面说一句话,这样说法诸位比较好懂,我说整个宇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个大家比较容易接受。我已经是在第二义上说了,为了大家容易明了我才这么说。如果是佛的说法那就是直截了当,整个宇宙是一个自己。这个话我们听到不好懂,但是这才叫真真实实,就是我常常用身体来做比喻,把身体比作宇宙,宇宙里面形形色色就像身体各个不同的部位、各个不同的器官一样,你看看眼耳鼻舌身,里头五脏六腑,它是不是和睦相处?它是不是平等对待?本来平等,本来和睦,本来互相尊重,本来相亲相爱,本来互助合作,本来没有矛盾,本来没有对立,身心健康。我们如果从这个身体上发现这身体就是道。身体是小宇宙,外面是大宇宙,小宇宙跟大宇宙是一不是二。大宇宙多么复杂,我们这个小宇宙的复杂跟它一样,再复杂它有条理,它一点都不乱。大乘教里讲「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不能加一点点意思,加一点点意思你就错了,那一错就变成灾害,违背自然法则。
  现在这个世间人受这么多苦,原因在哪里?科学技术破坏了自然的法则。这一破坏,自然的回应就是天灾人祸。这些道理、因果、事实真相,佛法里确确实实比其他宗教典籍讲的清楚;佛教经典丰富,有那么大的分量。佛法契入的深,它让你真正到一念不生,回归了自然;换句话,你本来是一念不生的,你本来没有分别,你本来没有执著,从什么地方证明?佛给我们讲从六根起用第一念。这最明显的是眼根,一根返源,六根解脱。真正用功的时候不必在六根上搞,那是很麻烦的,六根当中选一根。释迦牟尼佛在楞严会上就是举眼根来说明,为什么?眼闭著的时候它就不起作用;睁开来的时候,见到外面这些色相,眼识九缘生,它必须要具备九个条件眼才能见色。但是当见色第一念的时候,眼睛张开了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还没有起心动念,还没有分别执著,这个时候第一念你见的是真相,诸法实相。你所见的跟诸佛如来见的没有两样,这是本,到第二念你就变了。第二念怎么样?你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迷了,真相就失掉了,再分别、再执著愈迷愈深。
  诸佛菩萨的本事没有别的,就是他能永远保持第一念,他不会堕到第二念,也就是说他永远不会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第二念,分别是第三念,执著是第四念。第一念是见性见色性,禅宗里面讲明心见性就是第一念。你能保持住第一念不落在第二念,你就成佛了;你第一念保不住落在第二念,但是你绝对不会堕在第三、第四念,你是菩萨;从第二再堕落到第三、第四,你是凡夫。这给你说穿了,凡夫跟佛差别就在此地,除这之外没有丝毫差别。这是讲的有情众生,是一切众生本末故。
  后头一句是一切无情众生,我们今天讲什么?植物、矿物,包括自然现象,它的本体也是法性。法性才是真正自己,为什么?能生能现。宇宙从哪里来的?从这来的。它是根源,那你要研究它到底是怎么变现出宇宙的?大乘教里头有一个宗派叫法相唯识宗专门讲这个现象,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十法界、六道轮回的演变,它专门讲这个。这个世间讲这些心理学的,讲这些轮回讲这个东西,要是跟法相唯识宗去相比那就小巫见大巫了,它讲得透彻,它讲得明了。它的根本经典比哪一宗都多,六经十一论,《大方广佛华严经》也属於它六经之一,那说的真细微,你不能不佩服,大学问。这几句讲的是本体,这一段是讲的举光出处。
  长者的《合论》,难得,确确实实弥补清凉大师《疏钞》之不足。所以过去方东美先生告诉我《疏钞》跟《合论》都要读,有道理。我们今天读的这个本子是干隆时代鼓山道霈禅师的《疏论纂要》,我把这部书带到台中送给李老师。李老师接到手上之后,他说:疏跟论两种体裁怎么能够合在一起?他说这个难得。那个时候李老师在台中讲《华严》,他用的参考资料是清凉大师的《疏钞》。我们今天在一起研究采取的本子用《纂要》,因为《疏》跟《论》都有了,给我们学习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我们再看第二段,「举光照远近者」这一段。「初照三千大千之境界」,这个文前面我们读过了,一尊佛的教化区。佛是老师,佛法是师道,这是我们一定要搞清楚的,这桩事情讲得最透彻、最明白,欧阳竟无大师。他在民国初年在南京办支那内学院,内学院院训他所讲的,肯定佛法是师道。所以我们肯定佛教是佛陀教育,确实它不是宗教。用现在的话来讲,它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我不但是用这个角度来看佛教,我看世界上所有的这些大宗教,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这三教是一家,他们依据的经典就是一部《新旧约圣经》,这是一家人分成三个教。
  过去我在新加坡,有一次有个同学请我吃饭,在座的有几位欧洲人,他们从南非来,好像在南非住过很长的一个时期。到新加坡来访问,我们遇到,他就提出这个问题: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他们的关系是怎样的?难得有人提出这么个问题,我当时给他回答,这三教是一家人,一家人三派。犹太教,皇上那一派的,他们相信上帝,以上帝为信仰的中心,他们学《旧约》,他们不学《新约》,皇上那一派的。天主教是以圣母玛利亚为中心,皇后那一派的,他们《新旧约》都学。基督教偏重在《新约》,信奉上帝唯一的独子,耶稣,太子那一派的。我这一说他们统统都笑起来了,他说:法师,你这个比喻很适当,我们了解了。
  那你仔细去读《新旧约》,也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再看世界上还有个大的宗教,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信奉的《古兰经》,它的历史是比较近一点,有一千七百多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