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讨价还价,他也会把这当成是自已练习算算数的好机会,在心里帮人家算
帐。
其实科赫并不是没有学习。当人们认为他在玩耍时,他就已经是在学习
了。
同样的疑问一直伴随着科赫,直到他从中学毕业。
… Page 6…
四、确立志向
1862年,科赫以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作为班上最出色的学生,校长和
老师们都对科赫青很有加。
毕业前的一天,科赫正在教室看着舅舅送给自己的(莎士比亚戏剧集》,
一位同学跑过来告诉他:“罗伯特,校长找你。他叫你赶快到他的办公室找
他。”’
科赫一边走在去校长室的路上,一边奇怪地想:校长突然找我,会有什
么事情呢?
白发苍苍的老校长等科赫坐下来之后,又给他倒了一杯水,然后才不慌
不忙地说:“科赫啊,是这么回事,你不要急,听我慢慢说。啊,我是要问
你,你马上就要毕业了,是吧?那么毕业之后,你准备学些什么呢?”
科赫啼笑皆非,原来校长这么急急忙忙地把自己找来,就是为了问这么
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校长,您不是知道吗?我准备学习文学,我希望自己将来能够做一个
像莎士比亚那样的作家。”科赫扬了扬手中的书,对校长说。
校长和蔼地笑了笑,“当然,我知道你有这个念头。”
“那您……”小科赫不能理解校长的用意了。
“哦,是这样的,我的孩子。”校长不紧不慢地告诉小科赫自己的想法。
原来,阅历无数的老校长通过EI己平时对科赫的观察,发现这个孩子尽
管并不是那么遵守纪律,但是,在他的身上却洋溢着一种投身于科学研究的
热情。这个孩子平时在对待各种微不足道的事情上也并不敷衍了事,不把一
件事弄个水落石出,他绝不会罢休。
校长认为:从一个人对待小事情的处理方法上,就可以看出他将来能够
做出什么样的成就。是功彪青史,还是默默而终,都是可以从小事上辨认。
而无论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他只要具备了这种天性,就一定会做出一番事
业来。联系到科赫在学校期间所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校长决定帮
助这个孩子认清自己发展的前途。
经过校长多次煞费苦心的教导,科赫终于决定了自己在学校中应学习什
么。
1862年,19岁的科赫在克劳斯特学完大学预科以后,考人德国哥丁根大
学医学院,接受当时德国病理学和解剖学权威亨尔的教导。亨尔提出的传染
病理论引起了科赫的兴趣。科赫学习优良,但有时有些粗心,在笔记中常有
一些笔误。
亨尔决定帮助他。有一天,亨尔让科赫誊清一大部医学论文的原稿。科
赫见老师的原稿写得并不潦草,对于为什么让他做这件繁重、乏味的抄写工
作疑惑不解。亨尔看透了他的心思,对他说:“好些聪明的学生都不肯做这
种繁重乏味的抄写工作,但是从事医药研究的人,一定要具有一丝不苟的精
神。医理上错了一着,可不像纸上错了一笔那样无伤大雅,那可是人命关天
的事啊!”
老师的话语重心长,对科赫的教育很大。科赫把老师的话铭记在心,从
此他无论学习还是研究,都非常严谨。
1865年,科赫参加解剖比赛考试,他在试卷页眉上写下一句话:永不虚
度年华。这句话成了科赫一生的座右铭。
… Page 7…
科赫23岁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在汉堡总医院学习3年后,他开始在波
森的拉开维茨开业。
普法战争中,科赫成为一名志愿军医。战争结束后,他通过地区医务官
的考试。1872年的8月,科赫在沃尔施太因当了个乡村医生。
… Page 8…
五、一个乡村医生和炭疽病
1876年4月30日深夜将近1点钟,乡村医生罗伯特·科赫博士登上了
去波森州沃尔施太冈的邮车。他随身携带着行李卷和手提箱,以及装着小白
鼠的笼子和一架显微镜。经过半夜颠簸的路程,于清晨到达弗劳城火车站,
改乘火车前往布雷劳斯。将近10点钟,罗伯特·科赫到达那里。
他携带着奇怪的行李来到一所大学的植物生理研究所。这个研究所的所
长、著名学者费迪南德·科恩教授非常亲切接见了他。教授审阅了这个陌生
人的研究报告,并要把他的研究情况讲给应邀而来的学者们听听。出于礼貌,
科学界人士参加了这次报告会。
在5天的时间里,科赫一直在表演他的试验,并简单说明他的研究工作。
他的演讲里没有空谈、大话和过激的言词。第一批实验刚做完,病理学教授
尤利乌斯·科恩海姆就跑回他的研究所去召唤他的助手们说:“你们现在把
所有的事情都放下,去听科赫的演讲!这个人有异乎寻常的发现。他的方法
既简单又准确,值得赞赏。他与科学界相隔绝,一切都是他独自一个人做的,
而且全部都成功了!简直绝妙极了。我认为这是微生物领域里最大的发现,
相信科赫还将以其他的发现使我们感到惊奇和惭愧。”助手们都拥到植物生
理研究所听科赫的讲演去了。其中有一个名叫保尔·艾尔利希的青年人,后
来一度成为科赫最有名的高足之一。
科赫讲演的题目 《炭疽病病原学》。在这之前已有很多人写过他谈的可
怕的炭疽病了,但还没有一个人能像科赫这样细致地做过实验。那么他的实
验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1873年的一天,和科赫交上朋友的兰德拉特,他把他的医生和有名的乡
村医生都领到大森林里去,因为那里不久前死了一只鹿。
猎户的助手解剖了这头鹿,科赫根据黑色的血液立即判断出鹿是患炭疽
病死的。当时科赫还不清楚这种潜伏的传染病也会侵害自然狩猎区的野
兽……
作为官方的乡村医生的科赫,已在他工作过的地区跟炭疽病打过多次交
道。他知道这种传染病总有一天会夺去牛和羊的生命,不管它们是不是属于
拥有上好牧场的大地主的,还是属于贫苦农民的,都不会幸免。他也注意到
马和猪甚至人有时也会受到这种传染病的侵袭。
科赫取了一滴鹿血做试验,作为一个大自然热心的观察者,他总是随身
携带若干玻璃器皿和小盒子。他在沃尔施太因的诊室里用一架新显微镜观察
那滴鹿血。这架显微镜是花了他一半的财产买来的。他观察粗大而透明的杆
菌和线状有机体,有的部分呈线团状,纵横交织。是炭疽病病毒吗?喜欢并
很会绘画的科赫画了几张草图,在图边写着:炭疽病原?
在威尔伏特工作的阿洛伊斯·波兰德以及其他一些人,也都观察到类似
的形体。1841年波兰德给剥兽皮工人治病,这个工人扛过一张染有炭疽病菌
的牛皮。没过几天,工人也患炭疽病死去了。8年后,波兰德在因患炭疽病
而死去的牛的血液中发现了奇异的细菌,这是一种杆状的,构成特别精细的,
不完全透明的但很结实的形体。到 1885年,波兰德虽然发表了他观察的结
果,却不敢把患炭疽病的动物血液中出现的大量有规律的杆菌确定为传染病
的病毒。在不了解波兰德观察结果的情况下,兽医学教授里德利希·布劳尔
在同一年提出同样的检验结果。随后不久,经一名法国兽医证实,在纤维组
… Page 9…
织层也存在这种神秘形体。
但是首先实验成功的是巴黎的非官方学者卡斯米尔·约瑟夫·达维诺。
他于1863年进行了一场有意义的试验。他用新鲜的或干燥的含有杆菌的血液
使健康动物染上炭疽病!但是这位聪明的达维诺无法解释为什么传染病有时
是通过传染发作,而有时却是自发发作的?为什么偏偏在潮湿地区、河谷和
泥泞草地里出现呢?为什么有些年代出现得多,有些年代出现得少呢?
以后出现了路易斯·巴斯德。他是一位素有声望的教师、物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