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亚里斯多德全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量 ” 等,说是世上有一事物,即便引用最小的单位还是不能 
加以计量,这对于所有未明其故的人正是可惊异的。然而实际 
恰正相反,依照古谚所谓 “ 再思为得 ” ,人能明事物之故,而 
后不为事物所惑;对于一个几何学者,如果对角线成为可计量 
的,那才是世间怪事。 
   这里已陈述了我们所探索的学术是何性质,以及全部研 
究所必须达到的是何标准。 
  
章 三 
显然,我们应须求取原因的知识,因为我们只能在认明一 
事物的基本原因后才能说知道了这事物。原因则可分为四项 
而予以列举。其一为本体亦即怎是,( “ 为什么 ” 既旨在求得 
界说最后或最初的一个 “ 为什么 ” ,这就指明了一个原因与原 
理)〈本因〉;另一是物质或底层〈物因〉;其三为动变的来源 
〈动因〉;其四相反于动变者,为目的与本善,因为这是一切创 
生与动变的终极〈极因〉。我们曾已在 “ 物学 ” 中充分地研 
究了这些原因,现在让我们唤起曾经攻研 “ 真理 ” 而论证 “ 实 
是 ” 的诸先哲,为我们学习的一助。他们也谈到某些原理与原 
因;懂得他们的观点,这于我们今日的探索自属有益,而由那 
些旧说进而求取新解,或可借以辩明我们所持的理论确当无 
误。 
   初期哲学家大都认为万物唯一的原理就在物质本性。万 
物始所从来,与其终所从入者,其属性变化不已,而本体常如, 
他们因而称之为元素,并以元素为万物原理,所以他们认为万 
物成坏,实无成坏,这一类实是毕竟万古常在;譬如我们说苏 
格拉底美而文明,其所为美与文明者,可先有而后失,并不常 
在,然苏格拉底则常在。 
   正复如此他们就说事物或生或灭而实无生灭;因为那些 
组成一切事物的实是 —— 无论为一〈元素〉或为若干〈元 
素〉 —— 在万物成坏中,依然如故。 
   可是他们对于这些原理的性质与项目,所想并不一致。这 
类学说的创始者泰勒斯说 “ 水为万物之原 ” (为此故,他宣称大 
地是安置在水上的),大概他从这些事实得其命意:如一切种 
籽皆滋生于润湿,一切事物皆营养于润湿,而水实为润湿之 
源。他也可以从这样的事实得其命意:如由湿生热,更由湿来 
保持热度的现象(凡所从来的事由就是万物的原理)。 
   有些人认为去今甚久的古哲,他们在编成诸神的记载 
中,也有类此的宇宙观念;他们以海神奥启安与德修斯为创世 
的父母,而叙述诸神往往指水为誓,并假之名号曰 “ 斯德 
赫 ” 。事物最古老的最受尊敬,而凡为大家所指誓的又应当 
是最神圣的事物。这种关于自然的解释,究从远古何时起始, 
殊难论定,但我们可以确言泰勒斯曾这样的指陈了世界第一 
原因。一般都不以希波之列入这一学派为合宜,因为希波的 
思想是琐碎的。 
   阿那克西米尼与第欧根尼认为气先于水,其实万物原始 
的基体;而梅大邦丁的希巴索和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则以火 
为先。恩培多克勒主于四元素并为物始,(以土加于上述三 
者),他说四元素或聚或散,或增或减,以成万物的形形色色, 
而它们本身则出于一,入于一,古今一如,常存不变。 
克拉左美奈的阿那克萨哥拉,虽较恩培多克勒年长,为学 
则后于恩氏,其言曰原理为数无穷(非一非四);他认为万物各 
以其组成部分之聚散为生灭,万物皆如水火,水火各由 “ 相似 
的微分 ” 所积成,故生灭只是许多微分的聚散,而各各微分则 
永恒存在。 
   从这些事实说来,人们将谓万物的唯一原因就只是物质; 
但学术进步,大家开拓了新境界,他们不得不对这些主题再作 
研究。就算万物真由一元素或几元素(物质)演变生灭而成宇 
宙万有,可是试问生灭何由而起,其故何在?这物质 “ 底层 ” 本 
身不能使自己演变;木材与青铜都不能自变,木材不能自成 
床,青铜不能自造象,这演变的原因只能求之于另一事物。找 
寻这个,就是找寻我们所说的第二原因 —— 动因。那些初 
作这类探索的人们,说宇宙 “ 底层 ” 出于一因,颇为自得;有 
些人则虽已由这第二原因引起考虑,而却又象未能找到,而仍 
还执持于全宇宙在成坏论上是一个不变的 “ 元一 ” ;于其它演 
化而论,亦复如此。(这种原始信念为初期哲学家共通的思 
想)。这就是他们所特有的观点。凡专主宇宙为元一的人们, 
除了巴门尼德以外,都未能找到这另一类原因,巴门尼德亦仅 
说在某种含义上,原因不只一,可有二。但那些主于多元素 
的人 ⑤ 比较可能涉及这第二原因,他们于冷热,于土木,均一 
例的作为元素;他们就认为火是能动的,而水、土等则列于被 
动类中。 
   即便在杂说繁兴的时代,人们就已觉得这些,思想还未足 
阐明万物的创生,为了真理还得再探索我们上述的其次一项 
原因。事物在方生方存之际,或达其善,或成其美,总不能迳指 
如火如土以及其它类此之元素为使那些事物成其善美之原 
因,宇宙也不曾照这些思想家的想法而演化;若说或善或美, 
并无所因,而只是些自发与偶然景象,这也不似真理。于是有 
人起来说,这由于 “ 理性 ”—— 在动物中是这样,在全宇宙 
也一样。万物的秩序与安排皆出于这个原因,这么,他比他前 
人的虚谈确乎较为明朗。我们知道这明朗的主张出于阿那克 
萨哥拉,但据说克拉左美奈的赫尔摩底谟更早发表过这种 
主张。这主张说明了这一原理:事物所由成其善美的原因,正 
是事物所由始起动变的原因。 
  
章 四 
   人们或可推想希萧特,或其他如巴门尼德,是第一个找寻 
“ 情欲 ” 这样一事物为现存万物的一个原理:因为希萧特在叙 
述宇宙创生时这样说: —— 
“爱神是她计划成功的第一个神祇 ” 。 
希萧特又说: —— 
“最初是混沌 
其次是宽胸的大地, …… 
在诸神中爱神位在前列 ” 。 
   这暗示在现存万物中最先必须有一个引致动变的原因, 
而后事物得以结集。这些思想家们谁先提出这个道理,让我们 
以后再加考定。但大家可以看到自然间种种形式往往包涵 
着相对的性质 —— 不仅有齐整与美丽,还有杂乱与丑陋,而坏 
的事物常多于好的,不漂亮的常多于漂亮的, —— 于是另一个 
思想家引进了 “ 友 ” 与 “ 斗 ” 作为这两系列不同素质的各别原 
因。我们倘跟踪恩培多克勒的观点,了彻其嗫嚅的词意,照 
他的实义来解释事物,则我们当可确言友〈爱〉为众善之因,而 
斗〈憎〉乃众恶之因。这样,我们若说恩培多克勒提出了(或是 
第一个提出了) “ 众善出于本善,众恶出于本恶 ” 的善恶二因为 
世间第一原理,当不为误。 
  
   我们在 “ 论自然 ” 中所曾辩明的四因之二, —— 物因与 
动因 —— 这些思想家虽已有所领会,却还是阴晦而不透彻的; 
那些论辩象未经训练的拳术家之行动,他们绕转对手的周遭, 
有时出击,也表现了好身手,但总不能算高明的拳术,这些思 
想家也与此相似,于他们自己所说的道理未必湛熟;因为,他 
们一般并不引用,或者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引用,自己所说的原 
因。阿那克萨哥拉引用了 “ 理性 ” 作为创世的机括,可是他平常 
总不用理性而用别的原因来解答问题,只在辞穷语尽,无可 
奈何的时候,他才提示 “ 理性 ” 。恩培多克勒于自己所主张的 
原因,虽或引用稍广,亦不充分,而且在引用时也不能免于祇 
牾。至少,他曾在好些地方将 “ 友 ” 用作事物离散的原因,将 
“ 斗 ” 用作事物结合的原因。如说宇宙万物由憎斗而解体,还原 
为各个元素,那么从另一方面看来,火即由此而重复集结在一 
起了,其它元素亦然;它们倘又因友爱而重聚为万物时,那几 
个元素集团该又分散到各物中去了。 
  
   与他的前人比较,恩培多克勒该是第一个将动因分为相 
异而相对的两个来源。他也是第一个主于物质元素有四;可是 
他实际上,往往将四元素当作两元素,把火列在一边,土、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