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亚里斯多德全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觉。无论我们将有所作为,或竟是无所作为,较之其它感觉,我 
们都特爱观看。理由是:能使我们识知事物,并显明事物之间 
的许多差别,此于五官之中,以得于视觉者为多。 
   动物在本性上赋有感觉的官能,有些动物从感觉产生记 
忆,有些则不产生记忆。这样,前者就比那些不能记忆的更明 
敏而适宜于学习。那些不能听声音的,虽也明敏,可是不能受 
教诲:譬如蜜蜂,及其它相似的种属;除记忆以外,又具备听觉 
的那些动物,就可加以教诲。 
   除了人类,动物凭现象与记忆而生活着,很少相关联的经 
验;但人类还凭技术与理智而生活。现在,人从记忆积累经验; 
同一事物的屡次记忆最后产生这一经验的潜能。经验很象知 
识与技术,但实际是人类由经验得到知识与技术;浦罗说: “ 经 
验造就技术,无经验就凭机遇 ” 。从经验所得许多要点使人 
产生对一类事物的普遍判断,而技术就由此兴起。作成这样一 
个判断:加里亚沾染过这种病,于他有益,苏格拉底与其他许 
多病例也如此,这是经验;但作成这样一个判断:所有具备某 
一类型体质的人沾染过这种病,例如粘液质的或胆液质的 
人因病发烧,都于他有益, —— 这是技术。 
   在业务上看,似乎经验并不低于技术,甚至于有经验的人 
较之有理论而无经验的人更为成功。理由是:经验为个别知 
识,技术为普遍知识,而业务与生产都是有关个别事物的;因 
为医师并不为 “ 人 ” 治病,他只为 “ 加里亚 ” 或 “ 苏格拉底 ” 或其他 
各有姓名的治病,而这些恰巧都是 “ 人 ” 。倘有理论而无经 
验,认识普遍事理而不知其中所涵个别事物,这样的医师常是 
治不好病的;因为他所要诊治的恰真是些 “ 个别的人 ” 。我们认 
为知识与理解属于技术,不属于经验,我们认为技术家较之经 
验家更聪明(智慧由普遍认识产生,不从个别认识得来);前 
者知其原因,后者则不知。凭经验的,知事物之所然而不知其 
所以然,技术家则兼知其所以然之故。我们也认为每一行业中 
的大匠师应更受尊敬,他们比之一般工匠知道得更真切,也更 
聪明,他们知道自己一举足一投手的原因(我们认为一般工匠 
凭习惯而动作, —— 与非生物的动作相似,如火之燃烧 —— 趁 
着自然趋向,进行各自的机能活动,对于自己的动作是不知其 
所以然的);所以我们说他们较聪明,并不是因为他们敏于动 
作而是因为他们具有理论,懂得原因。一般说来,这可算是人 
们有无理论的标记,知其所以然者能教授他人,不知其所以然 
者不能执教;所以,与经验相比较,技术才是真知识;技术家能 
教人,只凭经验的人则不能。 
   又,我们不以官能的感觉为智慧;当然这些给我们以个别 
事物的最重要认识。但官感总不能告诉我们任何事物所以然 
之故 —— 例如火何为而热;他们只说火是热的。 
当初,谁发明了超越世人官能的任何技术,就为世人所称 
羡;这不仅因为这些发明有实用价值,世人所钦佩的正在他较 
别人敏慧而优胜。迨技术发明日渐增多,有些丰富了生活必需 
品,有些则增加了人类的娱乐;后一类发明家又自然地被认为 
较前一类更敏慧,因为这些知识不以实用为目的。在所有这些 
发明相继建立以后,又出现了既不为生活所必需,也不以人世 
快乐为目的的一些知识,这些知识最先出现于人们开始有閒 
暇的地方。数学所以先兴于埃及,就因为那里的僧侣阶级特 
许有閒暇。 
   我们在 “ 伦理学 ” 中曾已讲过技术与知识与各种官感的 
分别;这里所要讨论的主题是大家用来阐释事物的原因与原 
理的所谓智慧;因此,如上所述,有经验的人较之只有些官感 
的人为富于智慧,技术家又较之经验家,大匠师又较之工匠为 
富于智慧,而理论部门的知识比之生产部门更应是较高的智 
慧。这样,明显地,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 
  
章 二 
   因为我们正在寻求这门知识,我们必须研究 “ 智慧 ” 〈索非 
亚〉是那一类原因与原理的知识。如果注意到我们对于 “ 哲 
人 ” 的诠释,这便可有较明白的答案。我们先假定:哲人知道一 
切可知的事物,虽于每一事物的细节未必全知道;谁能懂得众 
人所难知的事物我们也称他有智慧(感觉既人人所同有而易 
得,这就不算智慧);又,谁能更擅于并更真切的教授各门知识 
之原因,谁也就该是更富于智慧;为这门学术本身而探求的知 
识总是较之为其应用而探求的知识更近于智慧,高级学术也 
较之次级学术更近于智慧;哲人应该施为,不应被施为,他不 
应听从他人,智慧较少的人应该听从他。 
   这些就是我们关于智慧与哲人的诠释。这样,博学的特 
征必须属之具备最高级普遍知识的人;因为如有一物不明,就 
不能说是普遍。而最普遍的就是人类所最难知的;因为它们离 
感觉最远。最精确的学术是那些特重基本原理的学术;而所包 
涵原理愈少的学术又比那些包涵更多辅加原理的学术为更精 
确,例如算术与几何〈度量〉。研究原因的学术较之不问原因 
的学术更为有益;只有那些能识万物原因的人能教诲我们。知 
识与理解的追索,在最可知事物中,所可获得的也必最多(凡 
为求知而求知的人,自然选取最真实的也就是最可知的知 
识);原理与原因是最可知的;明白了原理与原因,其它一切由 
此可得明白,若其次级学术,这就不会搞明白的。凡能得知每 
一事物所必至的终极者,这些学术必然优于那些次级学术;这 
终极目的,个别而论就是一事物的 “ 本善 ” ,一般而论就是全宇 
宙的 “ 至善 ” 。上述各项均当归于同一学术;这必是一门研究原 
理与原因的学术;所谓 “ 善 ” 亦即 “ 终极 ” ,本为诸因之一。 
   就从早期哲学家的历史来看,也可以明白,这类学术不是 
一门制造学术。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 
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 
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 
宙之创生,作成说明。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自愧愚蠢 
(因此神话所编录的全是怪异,凡爱好神话的人也是爱好智慧 
的人);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 
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这个可由事实为之证明: 
这类学术研究的开始,都在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乐安适 
的种种事物几乎全都获得了以后。这样,显然,我们不为任何 
其它利益而找寻智慧;只因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 
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我们认取哲学为唯一的自由学 
术而深加探索,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唯一学术。 
   要获得这样的知识也许是超乎人类的能力;从许多方面 
想,人类的本性是缧絏之中。照雪蒙尼得的话, “ 自然的秘 
密只许神知道 ” ,人类应安分于人间的知识,不宜上窥天机。如 
诗人之语良有不谬,则神祇亦复怀妬,是故人之以此智慧(洩 
漏天机)胜者,辄遭遇不幸。然神祇未必妬(古谚有云:诗人多 
谎),而且人间也没有较这一门更为光荣的学术。因为最神 
圣的学术也是最光荣的,这学术必然在两方面均属神圣。于神 
最合适的学术正应是一门神圣的学术,任何讨论神圣事物的 
学术也必是神圣的;而哲学确正如此:(1)神原被认为是万物 
的原因,也被认为是世间第一原理。(2)这样的一门学术或则 
是神所独有;或则是神能超乎人类而所知独多。所有其它学 
术,较之哲学确为更切实用,但任何学术均不比哲学为更佳。 
可是,在某一含义上,修习这一门学术的结果恰与我们上 
述探索的初意相反。所有的人都从对万象的惊异为开端,如傀 
儡自行,如冬至与夏至,如 “ 正方形的对角线不能用边来计 
量 ” 等,说是世上有一事物,即便引用最小的单位还是不能 
加以计量,这对于所有未明其故的人正是可惊异的。然而实际 
恰正相反,依照古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