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林老老实实地说,“只能翻英语。”
“哦,你的专业是什么?”
“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是经济里面的吗?”
林林刚想说有独立的经济系,总算关键时刻脑子转了一个弯,到嘴边的话变成,“差不多。”
“几年级了?”
“大二。”
“才大二啊?”小李抬起头打量林林,扫了一眼立刻惊呼,“你真的是大学生?看着也就告中的样子啊。”
林林拿出自己的学生证给他看,那人看着生日一栏,“这么小就念大学了?不简单不简单。不过,” 故意顿了顿,“你过六级了吗?”
林林顿时无话可说,他确实还没有考,“还没有,不过下学期就考了。我的四级是优秀,六级应该没问题的。”
“四级优秀很不容易啊,不过我们这里客户要求比较高,一般都要求专家给翻译,我们的翻译人员大部分都是研究生。你这样的,还真没见过。”
“要不,我先翻一些给您看看水平?” 林林急着说。
“这样啊,” 那边犹豫了一会儿,“也行。我这儿正好有个短的,你把这个在后天晚上之前给我。”
林林接过那张纸,是密密麻麻的中文产品说明,“中翻英吗?”
“应该是吧,”小李耐心的说,“中翻英的价钱要比英翻中每千字高10块呢,练好这个绝对有前途。”
要很久以后,林林实际开始翻译才知道,市面上英翻中每千字30,中翻英每千字40,而有完成一千字中翻英的时间,两千字英翻中都必然搞定了。
推着车回到自己的学三,林林并没有对这份翻译抱什么希望。毕竟人家说得对,一个连六级都没有考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别人凭什么相信你的翻译水平。还是得想别的办法,林林皱着眉头走回224。
224一个人都没有,林林躺到自己的床上,膝盖还是疼,尤其是一点休息都没有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指望学校是不可能了,本来想即使这个翻译公司不行,可以试其他的,不过现在看,那个公司都不太会收一个英语没过六级,专业课没上几天的大二学生的。要么,去试试麦当劳肯德及?不过听说那里每小时的工资低得很,更重要的是整个晚上都没有了,学习肯定就不行了。想来想去,林林只觉得自己从所未有的怀念刚成为历史的那份家教。
家教?
林林忽然兴奋的从床上蹦起来,又不是只有中文家教,小学生中学生都可以教啊?不过可能小学还是更好教一些吧,中学好像各个省就不一样了。那么,该怎么找呢?林林忽然有些不安起来,自己是在一个离着家乡单坐火车就要三天两夜的城市,孤身一人,没有亲戚也没有什么朋友,除了本校的附小,自己甚至连附近哪里有小学都不知道,而本校附小据称要请家教的早已经全部找到。“可是”,林林的拳头不知不觉地握紧,“我必须去找。”
来北京后的一年半,由于学业和家教的双重压力,林林很少出学校大门,反正除了吃饭睡觉他也不买什么东西。反倒是最近的联谊,让他熟悉了从双榆树到冬升乡的好几条路。好像有一条路上有个小学学生挺多,因为那天他路过的时候正好还没有下课,校门外已经密密麻麻的全是等着来接孩子的家长了。
那天,林林仔细回忆,对了,就是中秋嘛,那就是差不多4点半不到。所以如果今天去的话,那些家长一定也还在吧?直接一个一个的问哪家要给孩子请家教就行。林林越想越兴奋,撕下一张李宇峰拿来的“XX农行欢迎您”的挂历上过期的一页,反过来,用2B的铅笔粗粗的描了两个大字“家教”,再把纸小心的卷上,看看表,时间差不多了,嗓子有些疼,林林倒了半杯水,喝完后带着微笑离开224。
中关村一小门前,家长们正翘首以待自己的宝贝排在队里早早出来,就见一个年轻男孩子停下车,展开手里的一张挂历纸,一动不动的站在校门旁边。有好奇的凑近了一看,“是找家教的啊。”
林林还没来的及回答,就见传达室出来一个中年大爷毫不客气把林林往外赶,“出去出去,别堵着门儿。”
林林有些狼狈的换了个地方,仍然是冲着家长们高举着那张纸。
第一个过来询问的是个年纪不算大的女的,“你教不教画画儿?”
林林不好意思地摇摇头。
第二个过来,“我儿子的钢琴教师病了,你会不会钢琴?也不用教,陪着练两天就行。”
林林的小学没有乐器,老师带着大家拍着巴掌唱歌。林林的中学没有钢琴,音乐老师踩着一架据说有着悠久历史的风琴。林林的大学没有音乐课。
所以林林只好再一次抱歉的摇头。
第三个过来,“你会奥校吗?”
林林不解的问,“什么是奥校?” 那个问的人摇头走开。
第四个过来,“你能每天来帮我接儿子吗?顺便再监督他写作业,给他做顿饭。”
林林犹豫了一下,那边继续“钱没问题,最好你能住我们家。” 林林想到自己的学习,终于不得已的摇摇头。
后面来问的大同小异,怎么没有人要求辅导最基本的语文数学呢?林林试图动一下已经麻木的双脚,呼呼的风中,只有一件很久的薄呢子外套的他显得很单薄。
忽然没有人再注意林林,一列列的小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校门,然后分别扑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怀抱,当然不乏把书包扔给小阿姨的少爷小姐们。
看到这架势,林林等了两分钟,不动声色的把纸重新卷起,推了车准备回去。明天再换一家学校好了,林林在心里给自己打气,总会找到的。
忽然有人叫住了他,“喂,请你等一下。”
林林转头,是个同样学生打扮的男生。“有事吗?”林林的嗓子有些沙哑。
“啊,是这样,” 那个男生带着林林走到墙角,“你过英语4级了吗?”
林林不解的看着他,“过了。”
“多少分?”
“90,怎么了?”
“太好了,” 那个男生兴奋得叫了一声,然后压低了声音,“你能不能帮我考一下四级?”
林林吓了一跳,“帮你考?”
“对啊,反正对你来说是小菜一碟,” 那个男生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我的价钱很公道的,500,过就行。”
“500?” 林林到底犹豫了,“在哪里考?”
“就前面,东升乡。”
这次林林是真的吓了一跳,一般来说东升乡的考场上全是东升乡自己的学生。东升乡的学生会过不了4级?
林林想一口回绝,不知怎么却说的是“让我想想。”
那个男生一眯眼,“也成,不过要快,不行我还得找别人呢。对了,给你留个我的电话,还有住址。要快啊,星期二之前吧。”
拿着那张有地址和电话的半页活页纸,林林呆立在原地看那个男生上了车,走远。
星期六的中午,照惯例,刘英惠本着身先士卒的原则留在医院,剩下秦大力和秦海清爷儿俩谁都不会做饭。
“哎,你说说你,这么大的孩子了,连饭都不会做。” 秦教授摇摇头,满脸都是恨铁不成钢的懊悔,“一点儿独立生活能力都没有。”
“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