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时候也很无奈,正如显静说的,自己做得太显眼了。可是,爱有错么?
但是就算后来知道了事情的缘由,她也明白,她什么都做不了。就算是一场彻底的、拙劣的骗局,设计的人也可以保证那怕她什么都知道,也一定无能为力。
更何况,她是大慕现在的储君,未来的天子,母皇唯一的继承人,这天底下还有什么比国运昌隆、太平盛世,黎民百姓,天下苍生更重要的事情呢?
这正是皇族的悲哀。
颜莘就这样想了一夜。她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一片雾蒙蒙,昏黑,却又透着曙光的天。
她叹了口气,又来回走了几步,却听见后面有声响。却是吟竹醒了。
她回头,有些抱歉地笑笑,“吵醒你了。”
吟竹脸上有些不自然,却起身,勉强笑道,“臣侍也该起来伺候殿下梳洗了。”
“不用了,”她向来觉得侍寝的人一夜都很辛苦,所以一向纵容他们早上不必起来服侍,尤其是芮叶。所以每次她都上朝走了,他还赖在榻上。颜莘脑袋里闪过芮叶早起窝在被里的贪睡样子,心里有些凄凉,道,“你还是歇着吧,我再叫人。”
若韵和元瑶从外间进来,手里捧着各色洗漱用具和衣饰。
吟竹也没再争。只是也起身,却不先收拾自己。却过来,待若韵上前,服侍颜莘换了里衣,他便将元瑶递过来的外袍披上来,又绕到颜莘身前单膝跪下,熟练地替她整理衣襟。
颜莘的吃惊被他看出来了,却只笑道,“臣侍在凤栖宫里专门练习过的。”
颜莘蹙蹙眉头,“你不必这样。”
“这是臣侍该做的,”吟竹又淡淡地笑了笑。
世事洞明皆学问1
颜莘大婚的三日,世宗给她放了假,要她在府里好好陪吟竹。
她倒是一直乖乖呆在羡如阁里。只是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读书,吟竹在一旁,或者绣个锦囊,或者两人分坐着翻书。偶尔颜莘想起什么,便也抬头和他玩笑几句话,他便也笑了回答。再或者有时候两人也一起出去散散步,聊聊旧事。这在外人看来,妻夫二人倒也相处融洽,珠联璧合。
仅三日的时间,颜莘便觉得,吟竹并不一般。她意识里的男人,该是弱质深闺,无才惟德的。但想不到的是,吟竹竟也和自己有一样的爱好,颇喜欢些诗书什么的。并且读书时常常会有让她意想不到的想法,有的时候更会提出些颇有见地的见解,她一一解答的同时,有时候也会默默赞叹不已。
这几日晚间,颜莘也是一直留宿在羡如阁的。
第一夜她是坐了一夜。第二夜、第三夜虽然两人都是在榻上的,但也是把吟竹让在了榻里侧,她自己靠外面睡的。二人中间隔了一段距离,却也各自安稳。
她原本担心吟竹会跟她哭闹不满。但很惊讶地看到吟竹并没说什么,只是带着若韵他们服侍她宽衣解带,便踏实睡了。
每日清晨,吟竹也总是会比颜莘早起一些,伺候颜莘梳洗整理。弄得颜莘有些不适应。
吟竹心里很清楚,颜莘定然是因为芮叶才这样对待自己。
他比颜莘大了六岁。这个妹妹的秉性特质,他是从小就专心研究过的。她的心并不狠毒,她也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人痛苦。
所以她现在所做的一切,在他看来,不过是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痛苦,是孩子般的把戏。
既然她有她的想法,那他也有自己的对策。
他相信颜莘不过是一时情迷心窍,虽然不会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但既然能以这种怀刃而眠的方式,施加压力给自己,给凌皇后,那自己也定然用真诚和微笑,以柔克刚。
我就不信不能有那么一天,打动你。新婚的第二日,他就坚定了这个信念。
三日回门。
颜莘在路上就偷偷估计,吟竹安静了这好几天,怕是要到了凌皇后那里才肯发作的。因此一路上也不说话,只是坐在轿子里,死死盯着他。吟竹觉得颜莘眼神不对劲儿,却大大方方地冲她回了个笑容,倒把颜莘弄愣了一下。
到了延绥殿,却发现世宗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颜莘带吟竹进门。世宗端坐在正中龙椅上,凌皇后偏坐旁边。德侍君、贤侍君等几人也在场,都分坐在二人左右。难得的济济一堂。
颜莘二人进门,宫侍取过镶黄缎垫,置于二人身前,二人跪下,行了叩拜大礼。
礼毕,二人起身。世宗赐坐。
颜莘先让了吟竹坐下,言行中十分呵护,待他坐好了,自己也转身坐下。吟竹冲她笑笑,表示感激。
世宗见二人融洽,便笑道,“你二人新婚燕尔,倒也美满至斯。” 又回头看凌皇后道,“皇后你看,朕起先便说这桩姻缘定然不错,如今可不是应了朕的话了。”
凌皇后见世宗高兴,忙笑答道,“还不是陛下玉成了这桩婚事。如今,借陛下金口玉言,莘儿倒没让人失望。”
听了这话,一屋子的人也都笑了。
只有颜莘错落中看见凌皇后朝她看了看,眼光颇有深意。心里一慌,忙低下头去。
世宗又问吟竹在太子府中住的怎样,可否习惯。吟竹也一一认真回答。不待几句话说完,就听贤侍君在旁笑道,“太子君到现在还没能改得了口,还喊陛下哪。”
吟竹脸红。颜莘便冲他笑笑,低声道,“你得改口叫母皇、父后了。”
世宗接口道,“是啊,耀荣如今可真成了朕的孩子了。”
众人又附和着说笑了一回,中间凌皇后也淡淡地问了几句。
这时却听世宗叹气道,“可惜昌平见不到了。”
一句话勾起了吟竹的伤心事。他这几日本来就一直强作坚强,如今想到了自己故去的父亲,心里更一阵难过涌上来,忍不住眼眶有些湿了。满屋人都以为吟竹是因为哀伤逝去的父亲,心下郁郁,便纷纷喟叹感慨。只颜莘明白他的委屈,但却也不好说什么。
凌皇后见世宗伤心,便掂量了几句话笑道,“陛下可不能再难过了。您先前总是想要拿耀荣当自家儿子看待,如今可不是成了真,这该是高兴的事。臣侍一直都觉得,耀荣跟昌平公主,样貌上、性子上,都相像的不得了。若昌平公主还在,也定然高兴,总不会我们大家都坐在这里难过。”
一席话说得世宗有些释然,勉强笑道,“还是皇后体贴朕的心意。”
贤侍君就势引开话题道,“陛下前日不是说有些贡品要赏给他们的么,如今就给了他们吧,叫他们小两口儿自己带回去,免得再费劲儿,派人去送。”
一席话引得几人都笑了。大家纷纷附和要开开眼界,世宗这才不再哀伤,命人将要赏赐的物品拿来。
几名宫侍鱼贯进入,将各色物品摆在几案上。颜莘看去,不过是些金玉首饰、翡翠明珠。但见其中有一枚油青飘黄平安如意挂件,内里细润,雕刻雅致,极是精美,便单独挑了出来,拿在手里。
世宗留二人在宫里用了膳,又说了好一些话。直到正午过后,才放二人走。
待回到太子府,颜莘让人送吟竹回去,自己却回了万福阁,说要收拾一些东西再过去。
吟竹有些担心。他直觉颜莘并不是抵触自己,而只是抵触这身处正君之人。若是她公然不按照仪礼,在羡如阁留宿到足够的日子,定然会遭人话柄,自己也没法再做下去。
后来更是有人来传话,说晚膳要他自己吃。吟竹心里更是着急。
好在太阳西沉之后,颜莘便过来了。询问了他是否用了晚膳后,二人便闲坐着说话。
“对了,把这个拿去。”颜莘笑着递过手来,摊开手掌,掌心卧了一枚玉器。
吟竹有些惊讶,上前接过来,却发觉正是白天世宗赏赐的那堆物品里,颜莘单独挑走的那个平安如意挂件。只是下面已经坠了穗子。
“我觉得这个挺适合你,”颜莘笑着解释道,“就叫舒芷在下面结了平安结,用了一整下午的时间,所以过来晚了点儿。”
吟竹有点儿失神,耳边却听颜莘一字一句顿道:
“有生皆苦,有念皆妄;平安如意,喜庆吉祥。”
闰余成岁,眼瞅年关将至。
世宗的身体状况却突然变得恶劣了起来,几度咳嗽不止,更是浑身无力。整日里成班的太医不停地在宫里进出,整个延绥殿里都弥漫了一股草药味道。
太医嘱咐世宗已经不能再劳累。因此,朝政大事便全盘托付给了颜莘。
这一日,颜莘正在书房里看折子。吟竹却来了。
吟竹做为正君嫁过来,原该慢慢学习掌管太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