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教会历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氏曾恳求圣公会的主教派遣圣职人员帮助美国的教会,但被拒;他相信根据新约及初期教会的做法,所有牧师都有权按立新牧师,放在 1784年,他决定自行按立及派遣牧师前往美国牧会。明显地,这些不经英国主教按立的圣职人员,其地位不会获得圣公会的认受,而此'非法'按立的行动,等於向圣公会的教阶制度(church hierarchy)挑战。
  根据英国的法律,所有反对英国国教的牧师和教堂必须向政府登记,否则会遭起诉。故卫氏不能否认,循道派、浸信会、公理会乃属於同一法律范畴,他也劝告循道派的传道人和会所,正式注册为循道派传道人及循道派会所;虽然这不是卫氏的个人意愿,但至1785年,已有循道派人士脱离圣公会自立。至1791年卫氏逝世时,热心的循道派信徒已达约六万人。此时,在年议会中赞成维持与圣公会关系的声音愈来愈微弱,主张彻底自立的年轻传道人愈来愈多。卫氏逝世四年後,循道宗正式获准自立,自行施圣礼。
  VI.福音主义运动对基督教的影响。
  缕述卫斯理约翰与循道主义的发展後,我们且总括一下福音主义运动的特徵。
  A.自由布道家的带动
  福音主义是指一群奋兴布道家(evangelists),采用巡回布道的模式,所推动的一个属灵更新运动。这些奋兴怖道家大多是平信徒传道人(lay preachers),具有宣讲的属灵恩赐,却不一定曾受严格的神学训练。由於未经教会授职技立,他们甚至不受固定宗派与堂会所约制。
  B.突破宗派及牧区观念。
  这些布道者拒绝传统牧区的观念和规限,到处公开讲道,许多时在街头或野外,露天举行讲道会,吸引的对象主要是平民大众、穷苦阶层。他们无疑要摆脱圣公会所设定的体制框框,但又不像浸礼宗与公理宗般,从其脱离圣公会伊始便已迳自建立新的宗派与堂会,以新建制取代旧建制;却要展开在教会建制外的工作。卫斯理约翰曾公开说过:全世界都是他的牧区。换言之,他扬弃的不是圣公会的牧区系统,而是整个牧区的观念。虽然卫氏最後被迫成立新的宗派,但在他之後不少继起的奋兴布道者,却自始至终不曾进入或成立教会的建制,而在教会的建制外工作,他们成立了一些崭新的组织:福音机构。福音机构在十九世纪英、美的大奋兴运动中普遍设立,对基督教的发展形态造成极大的影响
  C.鼓吹情词迫切的宣讲。
  这些奋兴布道家的讲道方法是直接而情词迫切的(甚至可以说是带点煽情的),与一般圣公会及清教徒的传统有很大分别。
  清教徒的属灵传统非常注重自制与规律,凡事皆得规规矩矩按次序行;他们反对过分的感情宣泄,认为人的理性和意志必须约束感情欲望,有节有度。他们重视对真理的认识与践行;人在理解圣经的要求後,便直接将之转化为行动,个人感受在整个信仰历程中所占的位置不高。
  我们可以看到,华人教会好些老一辈的牧者,都受这样的清教徒传统的影响,他们一言一行都合理合礼,合乎圣徒的体统;我们甚少看到他们情绪波动,也鲜会在他们的讲道中,闻知他们的内心世界,因为他们只会一板一眼地分解圣经真理,释经讲道,绝不离题蹈矩。
  但是,卫氏等奋兴布道家却比较注重感情层面的刺激与反应,他们用强烈色彩的字句,指斥听众的罪恶错失,呼吁他们起来行动,务求令他们扎心流泪、血脉沸腾,当下决志。
  不少人批评威特菲德与卫氏的讲章内容单薄,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个基要福音的简单道理,诸如对罪的指斥与悔改的要求,十字架的道理、耶稣的宝血与死亡,因信藉恩典称义,及後千禧年派的末世论等;对威氏与卫氏而言,讲道的内容远不及演说技巧与对群众心理的控制重要,後者才是一场讲道获致成功的关键元素。时至今日,这种诉诸感情的信仰表达可以说是最时髦的,特别是受灵恩运动影响下的培灵聚会,几乎都是采用这样的形式;反而那些循规蹈矩的释经讲道便愈来愈罕见了,因为信徒不喜欢。
  这样的宣讲形式引来英国教会的教士强烈反对,但却吸引了大量群众,并且特别受穷人欢迎。他们原是被那个向上层社会看齐、追求高雅体面的圣公会所忽略的一群。英国绅士阶级最喜欢制造别树一帜的礼仪品味,连口音也与社会大众有分别;教士志切仿效这样的礼仪品味,故他们的讲章文笔典雅优美,内容则陈腔滥调,脱离现实生活,自然不受民众欢迎。奋兴运动直接面向群众的实际需要,以满足他们的渴求作为传道者事奉的成功准绳,这不啻是在宪制宗教改革的更正教阵营中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革命,并且真正贯彻了'信徒皆祭司' 此内蕴民主精神的更正教原则。不过,日後庸俗化的旧兴运动,却将这个取向极端化,成为市场导向(福音机构最有这样的危机),使福音职事变成消费主义的形态(群众喜欢甚麽,我就供应甚么)。
  D.以讲员为中心的讲道。
  奋兴布道者委身於宣讲工作。讲道成了促成信徒生命复兴的秘诀。虽说宗教改革已将昔日大公教会的圣礼观念除去,大幅简化了崇拜的礼仪程序,改革宗更将讲道定为崇拜的中心;但是,将讲道的地位与效用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还是这群奋兴布道家。如前所?
  说,对这群奋兴布道家而言,讲道不单可以达意(传递知识),更更是传情的有效媒介,故讲道不同於授课,而是一个活动或经历(event)。由於演绎方式较诸要传讲的内容更形重要,故讲员往往比讲道本身更具吸引力,以讲道话中心变成以讲员为中心。
  E.注重实际而少神学争拗。
  奋兴布道家一般不大关心神学课题的争论。他们较为严重的神学分歧只在炼选和救赎的问题上,卫斯理约翰反对有限救赎论,属於亚米纽斯派(参页128);而威特菲德则是清教徒、严格加尔文派,主张双重预定论。嗣後,奋兴布道家大抵亦就此课题分为两派,一派赞成加尔文的看法,另一派则属亚米纽斯派。卫氏曾与一位奋兴布道家托普雷代(Augustus Montague Toplady Toplady;1740-I778)发生激烈辩论。托普雷代为极端加尔文派的牧师,其音乐作品非常著名,如《万古磐石为我开》。
  F。带动各种教会运动。
  福音主义受敬虔主义影响,不以建立宗派为鹄的,却主张藉福音改造教会,对十八、十九世纪的英国教会影响甚大;而在美国,福音主义更席卷全国。福音主义者由於强调信徒生命的改变,诉诸人的宗教感情而非思想,故将信仰大幅度简化,既不理会复杂的教义分歧,亦无视不同宗派传统的界线,单单要求信徒接受、经验与履行福音;而作为一个在教会建制外的平信徒运动,福音主义者亦毋须顾虑对教会的神学与属灵传统的继承与效忠问题,可以将基督教信仰还原为最基本的内容。所以,福音主义在美国推动了一个跨宗派的合一运动。平情而论,从宗派层面谈合一,实在是难於登天的,但在事工层面谋求合作,要打破宗派间的藩篱,就轻易得多。
  除此以外,卫斯理约翰的成圣观念,在十九世纪开展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圣洁运动,日後的神医运动、五旬节灵恩运动,皆可溯源自此。
  G.推动社会改革福音主义者如卫斯理约翰对道德有强烈的关注,重视教会的社会见证。他们关注社会与经济转型所带来的集体罪恶,认为这是与福音水火不相容的。他们强调上帝的全权审判,教会必须肩负审判基督徒及非基督徒的罪恶的责任,卫氏有一句名言:'若然对罪恶保持缄默,就等於是认可犯罪(either condemn sin or condonesin)'。十八、十九世纪的福音主义者推动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包括废除奴隶运动、改善童工待遇、禁酒运动等,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不过,福音主义运动的影响主要在社会上的普罗大众,对知识分子几乎不曾造成甚麽影响。就在各地教会复兴热潮蔓延的同时,自由主义神学却悄悄地占据了神学研究的大半壁江山,而各种反基督教思想也在学术界滋长。
  讨论问题
  1.福音主义在历史上有三个不同的含义,到底是哪三个?试简述其含义。
  2.试简述福音主义继承自敬虔主义的元素。
  3.福音主义的信仰重点与表达方法有何特色?
  4.福音主义对基督教的结构带来了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