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菊:“在什么地方?”
  万岚:“在芷阳,就是我们在报上经常提到的‘红岩机场’、‘湘西基地’。那个地方是抗战时中美苏英等国在亚洲的最大的空军基地。”
  金菊:“快把受降的经过讲讲。”
  万岚:“在芷江七里桥举行的受降谈判,中方代表是陆军司令何应钦,日方代表是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签字仪式定在南京陆军总部大礼堂举行。”
  23。长汀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大会会场(日/外)
  【画外音:九月二日。在太平洋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签字仪式,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
  长汀城到处悬挂着中国和美、英、苏等国的国旗。
  长汀庆祝大会会场。会场上张贴的标语:“庆祝胜利,巩固世界和平!”“向抗战将士致敬!”“向盟邦战友致敬!”“抗战胜利万岁!”
  大会开始,鸣警笛十分钟,鸣放高射机枪一百零一响;盟军的飞机做了飞行表演;舞龙舞狮,热火朝天。
  24。长汀(夜/外)
  夜间,庆祝日寇投降,施放焰火,举行火炬游行。各种民间文艺表演,层见叠出。

第十四章 逃离厦门小驻香港
更新时间2007…12…28 14:49:00  字数:6072

 1。厦门标志性景观(日/外)
  【画外音:日本投降后,1946年,金菊和万岚跟随厦门大学回迁,从长汀来到了厦门。金菊正式调转到厦门税务局工作。万岚受聘厦门大学《厦大校刊》出版部任主任。居住在厦大海滨宿舍楼。两个人收入颇丰,达四百多元。1946年夏,金菊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万海,以记念他是出生于大海之滨。在生了儿子之后,请了两位保姆。过上了光复后的新生活。】
  厦门大学等厦门标志性景观。
  2。金菊家门口(日/外)
  一个骑自行车的邮差下了自行车。
  邮差:“金菊家吗!金菊!”
  保姆和梅儿出来。
  邮差:“金菊的挂号信。来,请签个字。”
  梅儿拿着挂号信蹦蹦跳跳的回到屋里。
  3。金菊家屋里(日/内)
  保姆从梅儿手里拿过来信,对梅儿说:“梅儿,把信放到桌上,等你妈回来看。”
  梅儿:“啊!”
  金菊下班回来进到屋里。
  梅儿:“妈妈!挂号!”
  金菊:“什么挂号?”
  保姆:“邮差送来的挂号信。”
  金菊一看是上海《家》杂志社来的,急急忙忙打开。是一张聘书:“金菊女士:兹聘请你为厦门地区《家》杂志通讯员。社长黄家音。”
  梅儿:“妈妈!挂号信说的什么?”
  金菊:“上海《家》杂志聘请妈妈做他们杂志的通讯员。”
  梅儿:“我知道,就是给他们写稿纸。”
  金菊:“真聪明,我们梅儿什么都懂。”说着,金菊把梅儿抱了起来。
  万岚下班刚进屋,笑着说:“懂什么呀!”
  金菊:“万岚,你看,上海《家》杂志来聘书了。”
  万岚接过聘书,说道:“祝贺你!这回我们厦门的妇女在上海有了‘专职’代言人了。”
  金菊:“你们厦大的女大学生有什么话要说,我一定代劳。”
  万岚:“我尽力给你搜集素材,满足你这个写作狂人的一切要求。李姨!炒两个好菜,庆贺庆贺。”
  5。金菊家中(日/内)
  【画外音:1948年夏。金菊又生了一个女儿,起名鹭儿。】
  室内,万岚正和一个陌生人促膝交谈,显得很诡秘。
  金菊中午下班回家。
  万岚:“金菊!过来,我给你介绍我的一个从台湾回来的朋友——吴忠翰。这是我太太,在税务局工作。”
  金菊:“欢迎吴先生来我家作客。”
  吴忠翰:“嫂子,不仅仅是作客,我还要把这当成家。”
  金菊:“那就更好了。你们先唠,我去看看厨房。”
  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年轻的客人,令金菊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心绪。
  【画外音:吴忠翰住到了金菊家中。万岚在《江声报》为吴忠翰找了一份工作。不久,吴忠翰的女朋友从广东来到厦门。万岚两口子为他俩办了婚事。从此,万岚和吴忠翰来往甚密。虽然他们的活动不让金菊参与,也没有特意躲避她。但是,金菊已经意识到:他们在为共产党工作;很有可能这个光复后夫妻共同建立的工作稳定、收入较高、鸾凤和鸣,温馨的小家庭,又将陷入随时都有灭顶之灾的险境。】
  6。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战场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经典画面。
  【画外音:1948年秋,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相继打响。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经济崩溃,物价飞涨,人心惶惶。吴忠翰和万岚的活动更为频繁,更为紧张。】
  7。金菊家(日/内)
  金菊下班回家,把一份稿纸写的材料交给万岚。
  金菊:“这是吴忠翰让我搜集的厦门税务方面的贪赃枉法、税官腐败堕落的材料。这可是给你们提供的爆炸力较强的炸弹。小心点儿!”
  万岚:“辛苦你了。谢谢!”
  8。厦门街头(日/外)
  1949年春节前。厦门,中山路。一群厦大学生在街头搞“活命义卖”。三五成群的大学生手里端着脸盆,脸盆里放着衣服杂物。他们在闹市区当街叫卖。叫卖现场挂着横幅和竖联:“厦大学生便宜大拍卖”“少穿衣服没关系;没饭下肚苦难当。”以此谴责国民党的腐朽统治。金菊下班回家路过,放慢脚步,驻足观看。
  9。金菊家(夜/内)
  夜晚,金菊坐在桌前,点着台灯,为上海《家》杂志写文章:《关于厦门弃婴问题》。
  10。税务局办公室(日/内)
  金菊接到雪明来信。信中主要内容是:“……光复后,又回到苏州图书馆。江北已经被解放军占领。……‘外婆’在共产党方面当了大官……阿曾到武汉军校后跟一个共产党的将军结婚,也当了大干部……在长沙时到浏阳去看过你妈妈,现在身体很好……”
  11。金菊家(日/内)
  【字幕1949年8月上旬。】
  【画外音:《中央日报》刊登消息:湖南驻军以程潜、陈明仁为首宣布起义;唐生智等湖南耆宿通电拥护。】
  万岚拿着报纸对金菊说:“你们的校长唐生智将军这回彻底背叛蒋委员长了。”
  金菊:“是啊,抗战时,在南京蒋介石让他当替罪羊,把他抛到‘千古罪人’的大烘炉上烘烤。他一直反对蒋介石打内战。”
  万岚:“你的两位校长和同学好友可都跑到共产党方面去了。”
  金菊:“多了!‘稻田女师’的很多同学都在那边啦。”
  12。金菊家(夜/内)
  【字幕:1949年9月】
  夜深了。吴忠翰急匆匆来到金菊家,显得很紧张。
  吴忠翰对万岚和金菊说:“万岚,厦门警备司令部头子毛森又开始抓人了。厦大是抓捕的重点。中共厦门工委安排一批同志立即离开厦门,去香港。”
  万岚:“我也不是共产党,能抓我吗!”
  吴忠翰:“你是他们抓捕的重点人之一。上级有指示,必须首先保护好非党同志的安全。今晚有船去香港,你马上走。”
  金菊简单地收拾点衣物和日常用品打点万岚跟吴忠翰去了码头。
  临走时,吴忠翰说:“嫂子,别着急,你也做好离开厦门的准备,我们到了香港安排停当,立即接你们过去。这些日子这边会有人照顾你们的。”
  【画外音:金菊悲喜交集,一夜未眠。喜的是,万岚及时脱离虎口,免去了眼前的祸灾;悲的是此去不知是祸是福,今后一家人的命运难料。】
  13。税务局办公室(日/内)
  【字幕:一周后】。
  金菊接到万岚从香港发来的电报,要求金菊和孩子“速来香港相聚。”
  14。金菊家(日/内)
  金菊在家收拾细软,带上全部积蓄,准备登船。
  下午,有人送来船票。并帮助金菊和三个孩子离开家,去码头。
  15。香港码头(日/外)
  金菊和孩子们乘坐的轮船靠上码头。码头上港英警察对下船的旅客搜身检查;一个女警察搜查了金菊全身。
  万岚向走下舷梯的金菊和孩子们招手,急忙迎了上去。万岚搂过儿子和女儿,亲热一番。一家人走出了码头。
  16。香港海滨一个四层楼小旅店(日/外)
  万岚领着金菊和三个孩子来到海滨一个四层楼小旅店楼下。
  万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临时安身之处。”
  万岚抱着两个女儿、金菊抱着儿子,走进大门。
  17。旅店客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