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纪事 作者:天光映云影(起点vip2013-12-14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苣偷娜撕芏啵倚牡娜巳春苌伲虼思幢懔跏こ3H盟苣栈穑故腔嵊盟

    刘胜“扑通”一下跪倒在地,眼睛里头闪着泪花,重重的磕了几个头:“谢皇上。”

    太监是无根之人,他们的权势完全建立在上位者的宠信之上,失去皇帝的宠信,他们就一文不值。之前的时候刘胜意图挑战刘公公的地位,但他没搞清楚自己的斤两,接二连三的失败让皇帝彻底对他失去了信心。这些日子圣眷不再,连原来一直派他马屁的太监们都对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不过好在皇帝还是念旧情的人,毕竟他虽然办砸好多事情,但揣摩皇帝的心思还是很拿手的。现在他刘胜又回来了,这一次他可不会轻易再被打倒了。

    李湛这些日子拜访了凉州的几个大儒,以树立自己重视士子,重视士林的形象。这其中就包括李时翼。

    李时翼虽然是冀学,夹在这些人里面就不那么显眼了。不过李湛特地问了当时文庙被火烧的情况。只可惜李时翼也说不出什么有用的线索来,他赶到的时候,房子已经起火了。不过他提到,当他把文庙的地皮买下来的之后,李湛长房曾经来找过他,想以更高的价格收回去,被他拒绝了。

    后来李询又以家族无私产,想要把地皮直接收回去。不过李时翼的高祖父已经迁到其他地方,并且另立了堂号,等于就是已经和本家分家了。因此这个办法也没能奏效。、

    后来发生了火灾这件事,很难让人不怀疑本家在其中动了什么手脚。不过李湛跟李询接触过,知道他虽然很希望李家能够独霸凉州经学的地位,但是他觉得这个人还不至于恼羞成怒到纵火的地步。

    李湛将之前的案卷调了出来,发现李家大公子,也就是李询的儿子李昇,在事发当恰好路过,被打更的人正好撞见,不过后来打更人又更改了自己的口供,说当时天色很暗,并没有看清楚到底是谁撞的他。

    李湛便开始着手重新调查此事。

    李湛为了多陪陪妻子,便把卷宗拿到家里来看,涵因在他旁边坐着。时不时给他研一砚墨,添上些茶。

    “看样子夫君也觉得其中有疑点?”涵因问道。

    “现在只是大体上了解一下事情的经过,等我理出个头绪,我就把这些人找来问话。”李湛看着卷宗。

    “我听如意说,她家离那里隔着两条街,那场火烧得还挺大的。那条街上,不少住户都受了波及。”涵因说道。

    “主要是要了解一下那场火是怎么烧起来的。最好能找到当初住在那里的人,问一问。”李湛说道。

    “事发已经一年多了,不少人因为是兵户已经搬去江南了,有些人家被烧了之后就不知所踪,要查恐怕很困难啊。” 涵因随手翻着这些卷宗。

    李湛说道:“是啊,不过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点本家的把柄,我可不能轻易放过去。”

    “是啊,何况这次着火死了不少人,李家若是真的干了这种事,就应该有个交代。”涵因笑道。

    “如果这个打更人第一次说的是真话,着火的时候已经是宵禁了,李公子竟然没有带仆役,自己一个人走在街上,碰见打更人还慌里慌张的跑了,的确很有嫌疑。”李湛说道。

    涵因摇摇头:“可这位李公子手下仆役成群,要想放火何必自己亲自动手?”

    “我也想不通。”李湛揉揉自己的太阳穴。

    涵因把卷宗合起来,笑道:“烛火昏暗,还是不要看这些东西了,还是,明天再说吧。”

    李湛抻了个懒腰,笑道:“就听夫人的。”

    次日一早,涵因便吩咐祈月:“去安排一下,我要见廖先生。”(未完待续)

正文 第四百零六章 子以其指

    廖先生已经等了涵因多时,见到她,行礼称夫人。

    涵因笑道:“先生多礼,听说文庙已经开工了。不知道可否顺利?”

    “托夫人的福,一切已经安排妥当了。”廖先生笑道。

    “如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先生万勿客气。”涵因说道。

    廖文恺点头称是。

    “凉州天干物燥,这一次一定要多放置一些储水的缸,最好在院子里头开一口井,免得再次走水。”涵因提醒道。

    “夫人放心,这次一定会小心防备。定不会让那些小人有机可乘。”廖先生笑道,之后他压低声音说道:“那些图都已经放出去了,听说长安吴王府已经把秘库打开了,不过据知情人说,那里头根本没有什么金银秘宝,竟是一堆甲胄、兵器,恐怕是准备早反的。夫人可要小心啊。”

    涵因知道他说的是郑伦是她父亲,若是这批甲胄兵器被说成是郑伦的,那么她家又要遭一次大祸了,冷笑道:“不必担心,皇上这时候可没心思找……家父的麻烦。”她差点直接说出“死人”二字,还没出口,想起来郑伦现在是她的便宜爹,说这两个字可是大大的“不孝”,这在古人来说简直跟犯罪没区别了。

    廖文恺见涵因并不担心,反正自己已经尽了提醒的义务,便没有再多说什么。

    涵因笑道:“倒是先生要小心了,此事引来了朝廷的关注,顺风帮接洽卖地图的事宜,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官府连根拔出来。”

    “顺风帮做买卖消息的生意几十年,从没出国岔子,夫人请不要担心。我们自由一套法子避过官府。”廖文恺笑道。

    “如此就好。”涵因笑道:“还有一件事要麻烦先生。”

    “夫人请吩咐。”廖文恺说道。“你在长安既然有同门,让他们办一件事。”

    “让他们议论孝王当立为太子。”涵因笑道。

    廖文恺刚刚拿起杯子的手一抖,茶水滴了出来。掉在他的衣衫之上,浸湿了一大片,愣了半饷才说道:“夫人内宅之中却能搅动天下,在下佩服……”

    ……………………………………………………

    长安的士林间忽然起了风议。认为国家应该立储。而这件事则是因为北学、南学加上冀学在一起争论《春秋公羊传》里面的一句话“子以其指”而引起的。

    在春秋公羊传里面记录着这样一件事,邾文公元妃姜氏,来自齐国,生子貜且;二妃姬氏,来自晋国,生子接菑。后来老君去世,新君貜且即位。接菑就跑到了出生的晋国,后来晋以诸侯之师八百乘送接菑入邾,遭到邾人的拒绝。《公羊传》记述邾人的态度:“接菑,晋出也;貜且,齐出也。子以其指,则接菑也四,貜且也六;子以大国压之,则未知齐晋孰有之也。贵则皆贵矣。虽然,貜且也长。”

    意思是说接菑的母亲是出自晋国,貜且的母亲出自齐国。两个人的身份同样高贵,即便如此,貜且年纪更长,因此他比接菑更有资格继承国君之位。

    问题就来了,对于儒家来说正嫡的地位远远高于妾室,但是公羊传里面说“皆贵”,这就不合理了,因为姜氏是元妃,也就是嫡夫人,她的孩子貜且怎么能和二妃生的接菑“皆贵”。而以年长得立呢。因此“子以其指”这句含混不清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就被各个时期的经学家出于各种目的,争论来争论去,文公这两个妃子的身份也被涂来改去,弄得神秘兮兮的。

    东汉时期,研究《公羊传》的大儒何休注解说:“俱不得天之正性”。意思是说文公这两个儿子其实全都是庶子。

    这些人咬文嚼字的抠字眼,争论来争论去,并不是他们太闲了,非要讨论文公的那两个老婆是不是大老婆这种无聊的事,而是要影射朝政。

    当今皇帝嫡后和先前立的两个太子都死了,皇帝有四子,梁王由许婕妤所出,年纪最长,已经改封就国,孝王是王淑妃所生,身份贵重,年纪次于梁王,现在还没有纳妃,仍然住在皇宫之中,再次就是李德妃养的泰王,生母郑贵妃,而崔贤妃生的六皇子年纪太小,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因此此时士林忽然争论起《公羊传》的问题,有心人一听这就是以貜且比拟孝王,认为应该立孝王为太子。

    长安因吴王府挖掘到甲胄问题,流言满天飞,传言之中,那些兵器都是郑伦的。泰王是郑伦的外孙,这个事情和《公羊传》搀和在一起,就忽然异样的敏感了起来,意在暗指泰王没有资格继承皇位,那么有资格的就只有既贵且长的孝王了。

    终于有人按捺不住,跳了出来,将正在观望之中的朝堂搅起了波澜。

    孝王即将十五岁,礼部按照旧例,奏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