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1、 天下 作者:高月(起点vip高积分2011.11.28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庆安背着手在大帐中慢慢踱步,郭子仪的进京是在他的意料之中,但政事堂的态度却是在他的意料之外,他还以为裴旻要先来和他商量呢结果不是,裴旻竟然想绕过他李庆安,直接指挥军队了。

    李庆安不由冷笑了一声,裴旻也未免太心急了一点吧过早地露出了他的意图。

    一个郭子仪事件却意外地暴露出了他和政事堂之间的某种不协调,不知他是不是要感谢郭子仪进京呢?

    这时,大帐外传来了士兵的禀报:“大将军,右相国来了,要见大将军。”

    李庆安点点头道:“让他进来”

    虽然此时李庆安心中对裴旻充满了不满,但他同样不相信张筠,张筠这种暗箭伤人的伎俩令他更加警惕,他需要将事情问清楚了,这究竟是谁的意思?

    片刻,裴旻在两名亲兵的引领下,心情忐忑地走了进来,李庆安对他的态度从来都是十分敬重,每次都会亲自迎接出来,而现在他不仅不出迎,而且居然连个‘请’字都没有,裴旻已经敏感地意识到,李庆安很可能已经知道政事堂开会商讨朔方军之事了。

    一进大帐,只见李庆安坐在大帐的帅座之后,目光冷冷地望着他,他心中一阵颤抖,连忙上前施礼道:“我有事和大将军商量,特来拜访”

    “坐吧”

    李庆安手一指旁边的椅子,态度十分冷淡,裴旻整理一下衣冠,坐了下来,此时他心情已经平静下来了,他是堂堂正正来见李庆安,无愧于心,又何惧之有?

    “裴相国,听说上午政事堂讨论了朔方军之事,是这样吗?”

    裴旻心中暗暗一叹,朝廷百官想拧成一股绳是多么艰难,总是会存有异心者,不知道这一次又是谁向李庆安告了密?

    李庆安目光冷厉,使他已经无暇多想,裴旻便挺直了腰道:“大将军说得没错,上午政事堂确实讨论了朔方军之事。”

    “哼”李庆安轻轻哼了一声道:“裴相国不认为政事堂在越权吗?”

    裴旻知道李庆安会这样问,他正颜道:“如果大将军是这样想,那大将军就错了,政事堂并没有讨论朔方的军务,而是在讨论郭子仪关于申请迁两万关内道民户赴灵州之事,我想我们并没有越权,这确实是政事堂所管辖,就像大将军欲迁三十万户中原民众赴安西一样,当时也是政事堂讨论决定。”

    裴旻凿凿之词并没有改变李庆安的定论,他缓缓道:“裴相国,我希望你能明白我所做出的让步,我以天威之态入主关中,并没有一脚踏上含元殿,也没有自封为监国,更没有独占政事堂,政事堂的七名相国都是众望所归,相反,我并没有以军权压政权,没有干涉政事堂的行权,我希望我的让步使大唐政局能够保持一种平稳,这是一种平衡,是我们军政双方之间达成的一种默契,如果政事堂要打破这种平衡,要毁坏这种默契,那么裴相国,我会很遗憾地告诉你,我要解散政事堂,让百官重新推荐新相,裴相国愿意这样吗?”

    李庆安的话语中带着一种咄咄威胁,让裴旻心中也十分无奈,但他也不想让步,便道:“大将军不干政事的心胸让我们十分敬佩,我们也没有对大将军不敬的意思,但是迁关内道民众赴一事,确实是政事堂地职责所在,当然,迁移民众也会涉及到军方,所以上午我们并没有做出任何决定,而是一致认为应该听一听大将军的意见,这就是我现在前来拜访大将军的目的。”

    说完,裴旻取出了郭子仪的奏折,递给旁边的亲兵,亲兵转给了李庆安,李庆安拾起奏折翻了翻,确实和裴旻说的差不多,不过里面还是有些细节和他有关,比如郭子仪希望将位于延州黄河西岸的烽火台一直延伸到朔方,以防止安禄山再次进犯关内道,这个就是他李庆安所管辖的军务。

    但李庆安也没有多说什么,他把奏折往桌上一推,还给了裴旻,他依然平静地说道:“既然郭子仪一心要向政事堂禀报,那我也没有办法,他是朔方军,我过问不了他的事情,这件事我不想知道,裴相国也不用再和我商量,好了,没有什么事情,裴相国请回去吧我还有军务在身,就不留裴相国多坐了。”

    裴旻暗暗叹息一声,尽管李庆安态度强硬,但他并不想在原则上退让,他见无法再谈下去,只得起身道:“那好吧我就告辞了。”

    李庆安一语不发,待裴远告辞离去,他慢慢走到帐门前,望着裴旻的背影走远,他轻轻叹了口气,“良臣高士,可惜不合时宜啊”

    .......

    接下来两天所发生的事情,都在郭子仪的日程计划之中,郭子仪觐见了新帝和太后,向政事堂正式述职,又拜访了京中的一些退仕元老,但他始终没有来见李庆安一面,在他日程计划中没有和李庆安会面的安排。

    但李庆安也没有过问郭子仪的任何事情,就仿佛郭子仪进京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不过蹊跷之事也同样发生,第二天上午,政事堂任命河西节度府长史崔平被任命为门下侍郎,安西铸钱使刘晏被任命为户部侍郎判度支郎中。

    就在众人以为这是政事堂向李庆安让步之时,另一个更让人感兴趣的花边消息传出:原本李庆安应在第二天迎娶裴婉儿,正式和裴家联姻,却被李庆安以等待吉日为由,无限期地搁置了,他不说,就没有人知道他的吉日究竟是何时?

    裴府内,宁州太守裴扬向父亲转述了他从亲家翁中书侍郎卢奂那里得到的消息,裴扬的儿子裴骏便是娶了卢奂之女,卢奂告诉他,他的族兄右相国裴旻率率领政事堂众相国,在郭子仪之事上和李庆安对抗。

    “父亲,卢侍郎说这件事表面上看似无风无波,但实际上暗流激荡,李庆安对此事非常恼火,据说和裴旻已经翻了脸。”

    “我就知道是他在坏裴家大事”

    裴遵庆气得狠狠一拍桌子,‘砰’地一声巨响,桌上的笔墨纸砚也跟着跳起来,他恨得牙根直痒,咬牙切齿道:“这个人自命清高,真以为政事堂的权力至高无上吗?哼我们裴家早晚会死在他手上。”

    裴扬就是裴婉儿的父亲,他是回京参加伯父裴宽的九九祭。正好遇到了此事,虽然父亲裴遵庆深恨裴旻,但裴扬却在一定程度上赞成裴旻的做法,他对父亲一心只考虑家族利益,不考虑朝廷大局的做法也颇有些不以为然。

    他便劝父亲道:“父亲,裴旻这样做其实也是一定道理,自从李隆基用内阁大学士从宫中发诏,削弱中书门下之权后,相权便一直处于弱势状态,李庆安以军阀的姿态强势入主中原,如果将来他即位,必会更加严厉的限制相权,而现在皇帝年幼,正是政事堂重新建立制度之时,如果真等李庆安扫平天下,顺势登基后,那时再来强化相权,恐怕就为时已晚,所以在这紧要关头,裴旻和政事堂决不能退让。”

    “你懂个屁”

    裴遵庆脸胀得通红,直着脖子吼了起来,“什么重建相权,政事堂什么时候掌过军权?他裴旻一介书生,他以为笼络个郭子仪就能和李庆安对抗吗?他以为所有人都会支持他吗?愚蠢啊那张筠是什么人,他会支持裴旻?打了这么多年交道,还没有一点教训,张筠是在顺水推舟,把那个蠢货推进深渊,他想进深渊也就罢了,却还要连累裴家,连累我的孙女,愚蠢啊没有见过这么愚蠢之人。”

    “那父亲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裴遵庆重重地叹了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才缓缓对儿子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张筠已经把裴旻出卖了,现在看似平静,但我已经嗅到了暴风雨来临前的先兆,我估计这次裴旻难保了,就算暂时不倒,恐怕他的右相之位也做不长久了。”

    “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裴扬还有些不相信道:“父亲是不是太高看李庆安了?”

    裴遵庆怔怔地看着儿子,他没想到儿子会说出这种话,他想怒却又怒不出来,只得耐着性子对儿子道:“你和裴旻一样,骨子里都有世家子弟那种清高自傲的毛病,你们都看不起李庆安,以为他不过是一方军阀,靠军事强势才得今天的地位,你们都太自以为是了,我只告诉你一件事,你可知道为什么崔涣明明被李庆安扳倒了,可后来他为什么又重新入主政事堂?你知道这里面的内幕吗?”

    裴扬眉头一皱道:“难道不是李庆安后来和李亨妥协的结果?”

    “妥协?哼”

    裴遵庆冷哼了一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