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非常媒·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伟觉得两个股东已经开始同床异梦了,已经有了各打各的算盘、准备分家散伙的意思了,他甚至对相关负责人说了付钱就等于“丧权辱国”的狠话,但最后这笔数十万人民币的款项,还是付出去了,买回来一个也许永远不会投拍的电视剧剧本。
  表面上看这是财务管理业务,其实是公司决策机制的问题。这是比财务管理方面偶尔的技术差错更可怕的。
  旧天娱传媒成立伊始就干这种荒唐事,气得王伟直找王鹏发牢骚。王鹏对付王伟的办法就是一起喝酒,喝得云里雾里的,然后各自回家,说下次再说吧。真等到了下一次,王伟要再开口提这事都难。
  我们可以大胆推测,王鹏绝不是一个糊涂蛋,他了解的内幕一定比王伟多,也比王伟更清楚里面的弯弯绕绕有多复杂。大家举杯同饮吧,喝得晕晕乎乎的,可以不用想那么多事儿。想什么想,企业又不是你自己的?
  第三件事是关于艺人的。
  2004年的“超级女声”的前三甲是安又琪、王缇和张含韵。旧天娱传媒替安又琪花了几十万出了张唱片,这没什么可说的,因为安又琪是旧天娱传媒的签约艺人。问题是张含韵最后却被天中文化给签了,天中文化可是天博宏达的母公司,按道理讲,股东投资这样一个公司,就不能再从子公司抢资源了,关键是张含韵之前的包装推广(制作MTV等等宣传活动)还都是旧天娱传媒出的钱。
  两个股东都想着法子将成本转移到旧天娱传媒,旧天娱传媒还玩得下去吗?
  我倒觉得这不能怪人家,是你娱乐频道先开的头,你做了初一,别人当然可以跟着做十五,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
  “一开始就错了。”王伟也说,“一个公司想的不是在市场上去打拼,而是盯着股东的口袋,决策也不经过可行性分析,能做得起来吗?”
  再加上行政办公费支出,也就半年多时间,到2004年12月,两个股东投的300万,就差不多花完了。某媒体曾披露,旧传媒公司账上最困难的时候只有区区两万元,它第一次陷入了财务危机,以至不得不靠大家减工资、借钱渡过难关。
  要过年了,大家垂头丧气的,说不出的窝囊。
  那个时候王伟并没有想着要走,领导没有跟他交过底,他还以为上面那些事儿也许都是因为想挤走天博宏达耍的花枪哩,俗话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再说了,按照王伟的性格,要离开一个单位,必定要在那个岗位上成就了一番或大或小的事业,才能走得干脆,走得没有遗憾,他那时候坚持认为天娱是能做起来的,前提是必须苦练内功,理顺公司的内部管理。
  娱乐频道从天博宏达那里赎回了35%的股份,除了王鹏继续持有的5%的股份,它成了天娱传媒名副其实的大股东,这件事发生的具体时间是2005年3月,离“超级女声”超级火爆的2005年5月仅仅两个月。就是在那个时候,离“超级女声”最近的王鹏、王伟和李小麟、麦可,都没有想到“超级女声”那只丑小鸭马上就会变成白天鹅。
  接下来,我本来还准备了一个章节,题目都想好了,叫“完全行政化与5%的市场尾巴”,剖析娱乐频道为什么会把向市场迈出的那只脚突然收回来。我将探讨当娱乐频道的领导兼有频道行政长官与公司投资人双重身份时,他最可能出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此说明改革之艰难。
  实际上,王鹏5%的股份也于2005年9月被娱乐频道收回去了,收回去的方式非常简单——行政下文,而不是经过工商变更,所以,我始终怀疑这种“收回去”的严肃性和合法性。
  娱乐频道显然没有过这种怀疑,估计王鹏也没有。然后,不知道是不是娱乐频道给王鹏予以补偿,还是由于他在做“超级女生”的功劳苦劳,他获得了当年度超级员工的光荣称号,以及数目不菲的奖金。
  直到现在,王鹏依然是法定的股东之一。即便这次张华立升任湖南电视台第一副台长,新天娱传媒为了理顺关系将股权变更到湖南卫视。王鹏最先持有的5%股份,并未因为当初娱乐频道的行政发文而被收回。他现在仍然是具有法律地位的公司股东,湖南卫视或别的什么单位要想受让还相当麻烦,据说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这5%的股权转让、受让,需要到产权交易中心挂牌。
  嘘,我真的不想告诉你大名鼎鼎的旧天娱传媒的这个超级秘密。行了,你别再往外传就是了。再说,这个笑话好像也不怎么好笑。
  但不管怎么样,当初那一纸收回王鹏股权的行政发文,让旧天娱传媒成了百分之百的国有企业,它的唯一实际股东是湖南广电娱乐频道。
  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一书中,关于首钢与上级管理部门的职权关系的调整,有过一段议论,可以作为我们思考娱乐频道与天娱传媒两者关系的参考,吴晓波说:“这里便直接触及国有企业管理者与资产所有者的权力调整,这是中国企业变革的重要命题之一。事实上,从改革的第一天起,这种权力调整便是在一种暧昧的、纠缠不清的情景下持续着的,博弈在既得利益集团内尖锐地进行着,在产权没有清晰的前提下,它将缠绵永续,无始无终。”
  直到2005年8月25日,《深圳商报》才第一次披露了“悄然MBO的天娱传媒”:现在天娱传媒是湖南娱乐频道的全资子公司。王鹏向记者公布了天娱传媒最新的股权结构。“我们正在探讨高层持股的方案。”在这个MBO方案中,王鹏,以及在天娱传媒任董事的湖南娱乐频道总监张华立,副总监张勇等人都将占有股份。
  这个步子始终没有往前迈出,因此,直到王鹏离开天娱传媒董事长的位置之前,他的身份定位仅仅是一个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他所谓持有天娱传媒5%股权的事,从始至终都是虚拟的,我都不好界定它是不是为了应付湖南广电的第二轮改革,玩的一个花架子。
  但我有理由大胆猜想:公司赚钱还是亏钱,跟王鹏个人的直接经济利益,关系不大。
  我同时还想,如果王鹏是个“刁民”,真的不妨暗地里征询一下有关法律专家的意见,看看跟娱乐频道或天娱传媒较较真,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如果能让娱乐频道或旧天娱传媒吃点亏,那就好玩儿了。最好能让它们花钱买个教训,以后做事,真的应该先把游戏规则搞清楚,尤其是法律法规。
  当然,我们可以说它的出发点是好的。第二轮改革的核心是体制改革,天娱传媒成立之初,不管是引进天博宏达,还是借钱给王鹏让他持有股份,实际上都是一种打破旧体制的努力,这种努力应该受到鼓励。
  让我困惑不解的是,为什么折腾到现在,要对所有外来的股份,来一次彻底的清除?是这个改革的方向错了、从而有必要让一切回到原点吗?或者说,第二轮改革是否一开始就是一次失败?还是仅仅只是一个个案、仅仅只是股东之间的磨合出了问题?谁的问题?是外来者,还是娱乐频道本身?
  我还没有傻到要跟湖南娱乐频道这样的强势媒体作对的地步,但我确实感到,要寻求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确实可以拿旧天娱传媒作标本,进行严肃认真的深入剖析。
第三章 谁救了天娱传媒,是“超级女声”还是湖南卫视?
    谈“超级女声”还得从“超级男声”谈起。“超级男声”的创办者是夏青。这是她本人的说法。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她是天娱传媒董事长王鹏的妻子。她现在在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工作,负责节目的规划与审批。
第一节 一档差一厘米就胎死腹中的节目
    下面的相关内容主要来源于夏青出版于2006年3月名叫《从开始到现在——不为人知的“超级女声”》的书。按照她的说法,“超级男声”最初的创意起源于她在《南方周末》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谈的是一档非常吸引人的英国节目“流行偶像”。夏青是聪明而能干的,结合自己做“星姐”、“金鹰节”等大型活动以及“娱乐急先锋”、“超级大赢家”等品牌栏目的经验,她一下子来了感觉,觉得完全可以做一档以歌唱比赛为载体的合家欢节目,并尽可能展现比赛全过程。她希望通过这个节目,既可以赢得观众,又可以引来赞助商,还可以为歌坛选出人气新人,一举三得地解决很多长期困扰娱乐频道的问题。
  她跟娱乐频道总监张华立阐述方案时说:“我们从这个节目中选拔出来的人一定是值得包装,能够走向市场的,但是这个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