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后妃列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飧龊⒆痈裢庀舶怀に锸隙远拥睦吹礁怯芍孕牢俊
只是;年青的秦王并没有始终守在身怀六甲、养育孩子的王妃身边。唐王朝根基未稳;李世民一直都马不停蹄地在外沐血征战、出生入死。
李世民的性情与妻子截然不同;他酷爱冒险;在战事中一向身先士卒;而且偏好以一种孤胆英雄式的方式冲在最前面;亲身犯险、以极少胜极多是他的心头好。
武德二年;刚做父亲的李世民曾在对刘武周十万大军的战事中;亲率数千精兵冲在最前面;一昼夜奔袭二百余里;沿途大小战数十合;三日不解甲。当这支数千人的队部最终在山西介休找到敌方的主力之后;不顾数日奔波饥劳就立即主动攻击;并且在两天内突破了对方的九道防线;歼敌至少一万三千人。而在这样的大捷背后;冲在最前面的李世民却和他的部下们一起;两天内只分吃了一头羊而已。
武德三年;李世民再次率军出征王世充。孤胆英雄式的事迹更是屡见不鲜。五百人对一万人、数十骑对数千骑……更惊人的是;他还乐于率少量轻骑主动挑衅对手;不但愿意应对百十倍于自己的敌人;还往往在身陷重围的时候命令部下先走;自己孤身殿后。
武德四年;唐夏虎牢之战终于在这样一位秦王的策划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他率领三千五百唐军;战胜了窦建德的十万大夏军;获虏五万余人。如此悬殊的比分;使唐夏虎牢之战几乎成了一个难解的谜。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生于乱世是一种痛苦;然而对于李世民;乱世却是他随意举笔挥洒的一幅画轴。
李世民的体内有多少蓬勃的冒险因子;又有多少旷绝古今的好运气;是谁也解答不了的难题。
另一个难题是:做一个这样男人的妻子、做他的孩子的母亲;需要一个女人付出多少难眠之夜和怎样的百转柔情……尽管她是一代名将、曾经〃一箭双雕〃的长孙晟的女儿;但当那个远方血海中不顾生死的男人是她和身边幼儿一生依靠的时候;她只不过是一位年仅十九岁的少妇。
唐夏虎牢之战后;李世民被喜出望外的高祖李渊封为:位于王公之上的〃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玉璧一双、黄金六千斤、共邑三万户。他同时得到的;还有金辂一乘、衮冕之服、前后部鼓吹及九部之乐、班剑四十人。这已是帝王级的仪仗待遇。
成为天策上将之后;李世民有了短暂的休养时间。他又重新拾取了经籍;锐意文学;开创了文学馆;广招饱学之士;以杜如晦为首的〃十八学士〃都于此时加入秦王府。李世民与这些饱学宿儒诗咏唱和;他的文学造诣也达到了相当的程度;还师从虞世南学习书法;成为书圣王羲之的嫡系传人。《全唐诗》并称他〃诗笔草隶;卓越前古〃〃天文秀发;沉丽高朗〃〃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启之焉!〃
李世民既有令将士折服的军功;又有风雅的文人之风;他不可能不成为太子李建成的眼中钉。
从唐高祖刚一举事;李建成就统领左路军并与李世民的右路军相互呼应的局面来看;这位大唐第一任太子也是一位卓绝的军事人材。然而他很快就离开了战场;这不仅是因为他做了太子;身系国本;恐怕也是因为太子掌军;对于同样雄才大略的高祖李渊来说;也是一种忌讳。然而没有建立功勋没有掌控军心并不是李建成的最大麻烦;这位人材最大的麻烦;是遇上了一个天才。而这天才;不幸就是他的亲弟弟。
要说李世民一向都没有问津皇位的野心;那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没有野心为人内敛的将领;即使能够战无不胜;也绝不可能用得出李世民这种极富冒险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战法。当他的才能一次又一次被证实;越来越多的人被他所倾倒;愿意为之效死之后;无论是他自己;还是他身边的人;都在不断地鼓动他向皇位继续迈进。
如是一天又一天;天策上将府与太子府之间的情势不可能不成水火。
李世民多数时间征战在外;父亲和兄长的情绪都不在他能把握的范围内;更不幸的是;他还得罪了高祖的宠妃张氏尹氏。而李建成在这方面就比他要优势得多;高祖宫中的诸妃嫔;乃至掌宫女官尚宫、尚仪、尚服……等等;几乎都在他的笼络之中。而这样的事情;李世民和他的部将幕僚们是怎样也做不到的
对于这样的局面;秦王妃长孙氏都看在眼里;她非常清楚对于这样的宫闱运作;无论是出征在外的李世民;还是他留在上将府内外的家将文人;都帮不上忙。能担负这个责任的人只有自己这个王妃了。为了替丈夫挽回局面;使他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出征;长孙氏竭心尽力地孝顺李渊、恭敬诸嫔妃;尽力弥缝李世民与父亲之间的关系。
秦王妃的担子;越来越重了。不过;担忧丈夫出征、弥缝父子关系、生养儿女、熟悉丈夫的下属;并不是这个担子全部的重量。青年秦王在〃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随着战事的节节胜利、功名日隆;秦王府里各色各样的女人也越来越多了。
事实上;李世民在成为天策上将之前;他的家庭生活就已经不仅仅是他和长孙氏两个人之间的事了。在武德二年长孙氏诞育长子李承乾后不多久;一位不知名的姬妾就又为秦王生育了次子李宽。李宽的生母出身卑微;而且似乎也没有得到李世民的爱情;勉强可以忽略不计。然而随即出生的第三子李恪生母;却令人无法回避:她是前朝公主、隋炀帝杨广的女儿;贞观元年册封后妃时;她可能被拜为〃四夫人〃之一的淑妃。——算起辈份来;这位公主该是李世民的表妹;自幼便应该有所来往;何况即使没有多少爱情;也有不容忽视的背景;她的出身甚至超越了嫡妃长孙氏。
接下来源源不断进入天策上将府的女子中;还有更不容忽视的重量级人物出现。她们的身份也许没有杨家公主显赫;然而她们毫无疑问赢得了(至少是曾经赢得了)李世民非比寻常的激情与爱恋。而他与她们其中任何一个人的爱情故事;都足以使现在的言情剧编者瞠目结舌。
大多数进入秦王府的女子;都是因为美色或才名遐迩被选入的。如未来女皇武则天的表姐、隋朝上柱国燕荣之孙燕氏。
李世民对燕氏是有感情的;因此贞观元年就封她为仅次于皇后的四夫人之一〃贤妃〃(后迁德妃)。但燕氏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入上将府时13岁;是以天生才女〃艺文该博〃;过目不忘的奇慧而被召入的。在入府之前;李世民并没有见过她。与燕氏情形相仿的;还有未来的昭容韦尼子;她也是被选入府的。李世民和她们的感情应该是慢慢培养出来的。
然而天策上将和他的另两位姬妾之间;却一定存在着天雷地火般的激烈爱情。她们是〃四夫人〃的另外两位:未来的贵妃韦珪、德妃阴氏。
韦氏名珪;字泽。她是北朝名将韦孝宽的曾孙女、周骠骑大将军韦总的孙女、隋开府仪同三司郧国公韦圆成的女儿。
光看这个家世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韦氏也是被选送的女子;何况被选送入府的韦尼子正是她的堂妹。然而韦氏本人的经历却使这个推测完全不成立。
韦珪生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7);至少比李世民大两岁。和李世民一样;隋大业年间她就已经成婚了。她所嫁的第一个丈夫;是隋户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沉醉唐风的mlhl妹妹说;韦贵妃前夫与后夫的名字实在相映成趣)。婚后韦珪生下了一个女儿。
隋大业九年(公元613);正当十五六岁的李世民在兴奋中迎娶他初婚的新娘长孙氏之际;韦珪的初婚却走到了尽头。就在这一年;杨玄感造反;李子雄参与其中。杨玄感兵败;李子雄与李珉父子双双被诛;家眷籍没。或者是因为韦珪的娘家实在非比寻常;她逃过了没为官婢的命运;带着女儿回到了洛阳娘家;小小年纪就开始了寡居生涯。
冷眼和寂寞中苦捱的日子;韦珪一过就是八年。武德四年(公元621);改变她命运的际遇随着东都洛阳被唐军攻克;而悄然来临。
攻克洛阳的唐军统帅;正是二十二岁的秦王李世民。——获得了胜利又无人拘束的青年秦王;当然不会忘记领略繁华东都的仕女花颜。可不管怎么说;也不会有谁主动向他推荐一名世家寡妇。——然而;不知道是怎样的一个契机;李世民却偏偏与韦珪相遇了。一见之下:〃天情简素;禀性矜庄。忧勤絺紘;肃事言容。春椒起詠;艳夺巫岫之莲;秋扃腾文;丽掩蜀江之锦。〃早已见惯世面的李世民竟对韦珪有惊为天人之感。
于是;韦珪就被纳入了上将府。李世民对这位年长于自己的女子非常倾心;虽然她曾经是别人的妻子;虽然在武德年间她只为李世民生了一个女儿临川公主(武德七年即公元621生);但是贞观元年(公元627)四月一日;韦珪仍然超越除长孙氏以外所有为李世民诞育儿子的姬妾(甚至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