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后妃列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俊被立为太子。
由于韦氏后来谋逆;因此关于李重福被贬的原由;正史上都说是〃韦庶人所谮〃;好象韦氏这时就已经计划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图谋天下似的。事实上;李重福如此迅速地被处理;朝廷内外、李武二氏上下都没有任何异议;足以说明此事绝非空穴来风。
李重福在此后的所作所为;也证明他不是什么清白无辜之人。景龙三年;当中宗再一次拒绝李重福进京的要求之后;他就开始暗中和一些被贬放有怨气的官员互相结纳;听说叔父李旦继承帝位之后;他更正式开始了谋夺帝位的行动。结果事败自杀;年三十一岁。睿宗李旦在赐葬李重福的诏书中;仍然念念不忘地提起他当年谗杀兄长的往事;说他〃幼则凶顽〃。虽有自家的政治目的在内;但也足证李重福勾结张易之兄弟谋杀嫡兄;已经是举朝公认的事实。
贬放李重福之后;中宗和韦皇后追谥死去的儿子李重润为〃懿德皇太子〃;陪葬乾陵。由于李重润生前未曾正式婚配;韦氏还四处访察;选聘国子监丞裴粹夭折的女儿为〃太子妃〃;举行冥婚仪式;将二人尸骨合葬在一起。现代的考古发掘也证明了这段冥世姻缘确有其事。
神龙元年十一月;一代女皇武则天去世。大约就在这个时候;上官婉儿正式进入了中宗李显的后宫;成为李显的婕妤;官秩三品。不久又进拜为九嫔之一的昭容;代中宗掌诏命——在此之前;婉儿虽然也有批阅百官奏章和掌诏命的权力;名份上却仍然只能算是女皇的近侍;直到此时;她才真正进入后宫主人的行列。
婉儿与李显的缘份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一般都认为;性情温顺的李显早已仰慕婉儿的才名;复立为储君之后;李显又在女儿安乐公主与武崇训的婚宴上再次领略了婉儿的聪慧与高贵气质;就更是心驰神往;婉儿心领神会眉目传情;从此种下缘份。
这当然也是很说得过去的。但是往深里想;李显并不光是因为容貌才华或可能有过的露水姻缘就对婉儿如此倾倒的。
婉儿侍奉武则天多年;对朝堂上下的幕了如指掌;对于撰写各种官样文书极其熟练;缺乏政治经验的李显也离不开她;极有必要让婉儿继续充当高级秘书。还有一个令人关注的焦点;就是太平公主当日从长生院武则天处〃请〃得的那封女皇退位予太子李显的诏书。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多年以来几乎是武则天身边的左右手;私交深厚;利益也紧密联系;何况武则天的诏书一向都出自婉儿的手笔。因此;那封女皇退位诏极有可能也是由上官婉儿草拟的。李显为感激妹妹〃请诏〃之功;加封太平为镇国公主、封邑共五千户;那么;论功行赏之下;婉儿也足当宠妃之封。
以婉儿的聪慧;她立即就明白了韦皇后对中宗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于是在笼络李显的同时;她不遗余力地奉迎韦氏。最著名的事例;就是她将自己的情人武三思也引荐给了韦氏。在婉儿的努力下;武氏家族又焕然一新。
婉儿身为李显宠妃却偏帮武氏韦后;这样的情形使她的表弟王昱非常焦急;他对婉儿的母亲郑氏进言;认为长此以往必将给上官氏带来灭族之祸。婉儿却根本听不进去。
有人说;婉儿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因为她与武三思有情。
实际上;以婉儿的才智;很难想象她会单纯因为某个男人就做出所有的这些事情、冒如此政治风险。即以男女关系而言;前提也须得两人之间有可吸引处。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就顺利得多了:婉儿多年随从武则天;对女皇死心塌地;女皇的许多政见举措都有她的一份参与;而武三思做为武氏利益的一个代表人物;与婉儿肯定有相通的观念和共同的利益。因此他们才可能发展得了关系。正是为了利益;婉儿才会乐于将情夫转送别人。
至于韦氏;肯与武三思私通并协助他的理由也很简单;除了武三思的〃魅力〃和婉儿的影响力;还因为她最心爱的女儿李裹儿——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当然最直接的理由就是韦氏自己的欲望使然。她希望自己也能够象当年的武则天那样操纵皇帝和朝政;乃至于登上为所欲为的女皇宝座。为了这个远大的目标;韦氏不但不愿意打压武则天的家族;甚至还要继续大力褒扬武氏压制李氏。盖因今日的武家即明日的韦家。何况在打击李家这一点上;韦武是目标一致的战友。既是贴肉沾皮的好战友;韦氏的言行也就肆无忌惮了。她甚至公开与武三思对面共坐御床下棋;让中宗在一边计算输赢。中宗竟也不以为忤。虽然中宗比老爹高宗更〃心胸开阔〃;但韦氏的做法却败坏了自己的名声。很快;皇后的丑闻就传布于世。
眼看韦氏淫乱;武三思专权;当初拥立李显登位的五大臣十分焦急。他们是武则天被废事件的领头人;如今武三思借韦氏掌控了朝政;对他们来说是大大的危险。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为了李唐王朝;五大臣都不能容忍这样的情形继续发展下去。于是桓彦范向中宗上书;反对韦皇后临朝听政。然而疏不间亲是千古名言;中宗压根不买帐。虽然如此;这封奏章仍然引起了韦皇后的高度警觉;她决定先下手为强;与武三思和上官婉儿商量了〃明升暗降〃之策:桓彦范易姓韦氏封扶阳郡王、敬晖封平阳郡王、张柬之封汉阳郡王、崔玄暐封博陵郡王、袁恕己封南阳郡王;合称〃五王〃。在给予高爵的同时;罢免他们知政事职;赶出权力中心。
这仍然不能让武三思放心。第二年;李显庶女定安公主驸马王同皎计划诛杀武三思与韦氏;不幸事泄被杀。武三思趁机将〃五王〃也罗织了进去;将他们统统贬放为边远州县的司马。
接着就是赶尽杀绝。武三思又暗中命人写了一张榜文;上列韦皇后的淫秽之事并要求废后。又将榜文张贴在长安城中的天津桥上。
李显闻讯大怒;命御史大夫李承嘉追查。在武三思的指使下;李承嘉回报说;贴子是〃五王〃所为;他们蓄意谋反;因此诽谤皇帝清名。中宗立即下旨;将五人流放边陲;家族中的成年子弟也一律流放岭外。
这当然还不能让韦氏和武三思满意。接下来;他们诱骗皇太子李重俊上书中宗;请求诛杀五人的三族。谁知心软守信的中宗却不肯答应。无奈之下;武三思听了中书舍人崔湜的意见;矫诏杀害了五人。
免去了后顾之忧的韦皇后更加为所欲为。她认定婉儿将是能够帮助自己达成远大目标的关键人物。而婉儿也乐于效命;给韦皇后出了许多招徕人心的主意。比如说:修改服役制度;减短服役时间;为〃出母〃服孝三年等等。此后又给中宗加尊号为〃应天〃;给韦氏加尊号为〃顺天〃;帝后同朝理政——离李治武则天〃天皇〃〃天后〃二天并尊的光景不远了。
中宗第一次当皇帝的时候;就曾经说出过要将皇位转送老丈人的豪言壮语;被拖累得废了帝位竟仍不改初衷;如今又与老婆同登朝堂;立即成为大唐王朝惧内一族的标杆人物。怕老婆的中宗手下还有一位与他有共同语言的宰相裴谈;此君怕老婆的阃政胜于怕皇帝的王法;也是世人都知道的。有一天;宫中行宴;裴谈也与会。正唱着《回波词》的伶人便现场填新词曰:〃同波尔似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如李老。〃韦氏听后竟喜形于色;当场奖励这名伶人束帛;赞他唱得好。
随着权力越来越大;韦后和武三思都觉得皇太子李重俊是未来的障碍。而安乐公主李裹儿更是在丈夫武崇训的指点下用各种方法侮辱李重俊;甚至于呼之为奴;还打起了废太子自立为〃皇太女〃的主意。李重俊年纪渐长;明白了嫡母及其一党的企图;便和魏元忠、李多祚等人密商;想要将武三思及婉儿等人统统杀掉。
神龙三年(公元707)七月的一个夜晚;李重俊率三百多羽林军冲入武三思家中;杀死了武三思父子;随后一行人奔入禁宫搜索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及上官婉儿。在刚冲入肃章门的时候;他们先提出擒拿上官婉儿的要求。然而见多识广的婉儿却立刻明白了这场政变的真实目的;她提醒中宗和韦后:〃别以为交出我去就能换来平安;他们无非是想一步步来;先杀了我;然后再来结果皇后、皇帝的性命而已。〃李显和韦氏立即涌起同仇敌忾之心;一面应婉儿的要求调集兵将;一面都迅速登上了玄武门城楼据守。
李显在这场政变中倒也有个闪光点:亲自向城下的兵将劝降;而且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厚道地推测;李显的胆量和见识也未免长得太快了吧!那席掷地有声的劝降辞;很有可能是出自他身后的昭容上官婉儿传授。
这场政变在倾刻间攻守易形;李重俊被杀;头颅用于祭奠武三思父子。玄武门再一次成为李氏家族血流成河的代名词。
死里逃生的上官婉儿更得李显和韦皇后的信任。她迎来了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这个降生以来就没有丝毫依靠的女人;终于凭借自己的绝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