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隆正光悄悄地擦去了自己的泪水,化悲痛为力量,同舒颖玲并肩战斗在反法西斯战争的前哨!
第十三章 在犹太难民中
    在同济大学图书室外,隆正光对舒颖玲说:“我想到图书室看看物理学大师牛顿的著作,可是,国难当头怎能关在学校读书呢?”“嘘!”颖玲给隆正光做个鬼脸,立即摇着手轻声道:“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结成伟大的同盟,正向法西斯展开猛烈反击。日寇在中国的未日不会很长,曙光就在前头。”“你是怎么知道的?”“嘘!”颖玲又做个鬼脸:“我的书包里有小报和传单,对你的疑问怎么不能解答呢?书包里有鲁迅先生的著作,他的骨头是最硬的;还有孙中山先生的书,他青年时学医,后弃医从政,成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先驱。走,到僻静的地方去我给你看。”
在林荫道旁,舒颖玲扭过稚嫩的脸,一对滴溜溜的圆眼睛瞟了过来,殷红的嘴对隆正光送来盈盈的笑。颖玲的身段、嘴唇、眼睛和每一举动都具有不可言喻的情意,这恋情如传真一样即刻送进隆正光的心田。憨厚淳朴的正光在这位女神面前站着极为难堪;腼腆、羞怯一齐涌了出来,微微的颤抖使自己幸福得喘不过气来。隆正光接上了话:“‘少年怀志’。这是我在昆山看到的《周恩来青年时代》的书上醒目的四个大字。周恩来倡言‘立志者当计其大,舍其细’。使自己的事业‘不限于一隅,私于个人。’周恩来在日本抨击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为同学题词‘愿会于中国腾飞世界时’,表现出希冀祖国强盛的愿望。他在英、法、德、比留学期间立下忠心报国的远大志向,为中华民族获得生存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是的。正光,在中国、在海外,有无数华夏儿女喊出了以祖国的强盛、民族的兴旺为己任的豪言壮语。”舒颖玲也说了自己的心里话。“颖玲,抗日战争以来,我见到从你身上表现出一种民族的精神、意志和力量,非常敬佩。我们的祖国正在受难,当儿女的应有责任去解救她。热爱母亲是我们对祖国、民族的赤子之情。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建立起来的对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我,自感惭愧!”“正光,中国人民决心把抗日战争进行到底,这就是对祖国的最好报效。”隆正光点着头与她肩并肩走到林荫道尽头。颖玲转过身呆呆地望着正光俊俏挺拔的身躯,白腻的肌肤,高高的天庭,满头的青丝,炯炯有神的双眼和倒竖着的浓黑的双眉。颖玲——少女心中涌动着的甜如蜜汁的爱意全部向隆正光溢了出来,喷射到他的脸上、心上。颖玲背靠大树面对着正光问:“把鬼子赶走后,就能高高兴兴地回校读书,我是多么盼望这一时刻早早到来!你呢?”“我也有同感。中国青年有本领没有志向不行,有志向没有本领也不行。”颖玲立即补充:“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行啦!哈哈……”他俩不约而同地笑起来,这笑声展示了一代青年共同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这笑声多么亲切甜蜜,它显示出人寰中一对伴侣似鸟儿自由地飞翔的心声。颖玲说:“在外滩,有许多到沪的海外轮船,这些船上有大批的犹太难民来到中国。走,我们去看看!”来到复兴岛,他俩看见犹太难民扶老携幼,旁边一队荷枪实弹的日军拦住难民,有的被毒打,有的遭强行搜查,还有的妇女受到污辱;难民奋起反抗,受伤者无数。隆正光指着“罗索伯爵号”轮船时,后边一个清脆的声音喊道:“舒小姐,你也在这儿啦?”“是呀。慕容、芳芳你二人哪儿去?近来怎么样?谁叫你俩到这儿来的?”慕容悄然地回答:“我俩在‘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工作,到这儿也是来帮助难民的。我们到那边去有事,一会儿就过来!”颖玲笑着送走了她俩。正光指着前方问:“颖玲,你看又有大批犹太难民来到上海。那后边的几艘轮船也载着难民,是吗?”“前面一艘是,后面的可能也是吧!”
奥地利人莫尔夫妇远远地招呼:“舒小姐,隆先生,你们好!”舒颖玲走上前问:“莫尔先生,到这儿干啥?”“我的家在奥地利,家中托人带来东西。这是我的两个不满十岁的孩子,快叫叔叔、阿姨。嗨!到了上海感觉一身轻松,提心吊胆的日子终于过去了。走,到我家坐坐。”莫尔十分好客。他说:“这个家是我们刚建起来的,多承舒小姐帮助。奥地利是我的祖国,它在欧亚中部,是有名的交通枢纽,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国家。森林、矿产、玉米、小麦到处都是。两年前,我们家遭到恐怖的一幕:那天晚上街上突然吼声四起,纳粹分子举着棍棒乱打,玻璃、门窗、店铺一片狼藉,我和孩子吓得不敢吱声。从此,数以百计的犹太人商店、会堂、住宅被毁,成百上千的人被赶出家门或关进集中营。自那以后纳粹分子对犹太人的迫害逐步升级。党卫队一个中队长神气十足地站在市政府前把跪在地上刷除奥地利国徽的人称为‘犹太狗’。有位老人直了直腰,纳粹恶狼般将抹布狠狠地塞进老人嘴里,高叫着‘朝我爬来,乖乖地做条好狗。你不听话就把你赶到屠宰场,那儿还有好戏呢!’老人到了屠宰场,纳粹分子命令他跪在地上舔猪血,还说下次还要老人尝试猪屎、猪尿的味道。其后,纳粹反犹浪潮日益高涨。”夫人抱着孩子哭着说:“一天夜里,纳粹分子的兵士倾巢出动,向居民区疯狂袭击,犹太人成了惊弓之鸟。我们明白了自己的苦难之因:孤零零一个人不顶用,应团结一致与纳粹作斗争,要做到这点就要行动,要拿起枪来,甚至要不怕牺牲。”正光追问:“你一家是怎么来到中国的?”“成千上万的犹太人逃往国外,美英等国关上了接受犹太难民的大门。这时上海是唯一不需要任何签证的港口,我一家来到上海身无半文,舒小姐立即给我三个大洋。我们奥地利人永远都会记住中国人的这份情意。”利娅跑过来说:“妈妈,弟弟在床上哭。” 夫人进屋抱出三岁的孩子,惊愕地问:“莫尔,皮克烧得挺厉害,怎么办?”莫尔垂着头。颖玲急忙说:“走,到医院。”隆正光抱着小孩就上了车。
入夏季节阴雨绵绵令人讨厌。隆正光到医院后,医生立刻诊断:“是,是它。孩子患的是流行性疾病叫‘红色斑疹’。开始在少数难民中流行,现在非常普遍。小孩生病时发烧、呕吐、惊厥……若不及时治疗,就可能转成急性传染病猩红热。那就麻烦多了!”颖玲问:“正光,我知道犹太难民委员会有一家专治‘红色斑疹’的隔离医院,我们把小皮克转到那儿去。行吗?”“行。”在舒颖玲和隆正光的帮助下,小皮克很快就住进隔离医院。一天,颖玲和正光又到医院看望小孩,皮克扬着手叫:“阿姨、叔叔,你们好!”莫尔说:“在奥地利犹太人中有位医术非常高明的医生叫罗生特是我的朋友,他若来看看我孩子的病,就好了。”颖玲紧追不舍地问:“请你说说他的情况吧?先生。”“罗生特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获得综合医学博士学位,是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党员。因从事反法西斯活动,被当局逮捕,出狱后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后来到中国。在他姐姐的帮助下开了一家私人诊所。罗生特博士医德高尚,为人正直,求医者絡绎不绝。”“莫尔先生,我想见他一面,请你作为引荐,万望不要推辞。”
在偏僻的茶楼,莫尔起身介绍:“这位是我的朋友罗生特医学博士,这是舒小姐、隆先生。”舒颖玲说:“我们两国虽远隔万里,有着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也不是同一民族;可是,为着反法西斯这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隆正光插上话:“颖玲的一位朋友托她一件事,想对罗先生说说。”罗生特问:“舒小姐,什么事?请讲。我是个爽快人,只要我能做到就决不推辞。”“中国军民奋战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最艰苦的年代,新四军部队伤亡严重,前方将士急需医生。我受朋友的重托,在中国人或在中国避难的外国友好人士中引荐医德高尚、医术高明、愿意去抗日前线的人到新四军军部。不知罗先生的心意如何?”罗生特听后久而不语,脸上泛起道道红彩,满脸的胡须根根都在不住地颤抖。莫尔问:“罗生特博士,想什么?”他那充满道道红丝的脸上绽出青筋,偏僻的茶楼仍旧一片寂静。莫尔再问:“博士先生,请谈谈想法?”“我愿去。”罗生特博士终于开了口。“刚才听到舒小姐的话为什么不回答呢?我去中国的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