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漂在平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护林人员从政策法规、防护技能、擒拿格斗、扑火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武装。目前全局林业工程师有20人,助理工程师10人,技术员14人,大专以上人员 27人,大专在读职工140人,这些人才日后为关山局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在项目上,他们全力争取,以借机乘势发展自己。为实施“天保”工程,他们积极改善管护条件,先后筹资50万元,购置森防车辆4辆,指挥车一辆,维修护林点11处,整修林区道路140公里,另外还建立了关山林区超短波通讯网基地台,为日后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创业?关山
在历经了转型的阵痛,完成了那一漂亮的华丽转身后,关山局迈入了快步发展的轨道。
苏树君副局长的话自豪中带着戏谑:只要给我钱,给一分的钱,我能干一块钱的事,甚至不给钱,我先干活,因为在这大山里头,我们这些人除了干活还是干活,同时也能干活,会干活。
2002年5月创办种苗花卉基地;
  2002年5月动工创办鹿禽开发公司;   
  2002年7月份筹建“关山酒业公司”;
2003年,在平凉、华亭两地开办苗木花卉和酒类超市;
2005年,林地围栏放养肉鸡5000羽;
……
关山局在何兴华、苏树君等局领导同志的带领下“开疆拓土”,在多经领域,他们如立马挥戟的战将,收获着一项又一项战果。
无论在森林管护、筑牢生态屏障的守业中,还是在盘活林业大资本、振兴林业大产业的创业中,关山人追求不断,奋斗不息。
“十五”时期,被称之为关山发展的“九最”时期。一是关山后备资源科学利用,建设质量逐年提高,森林面积增长最快的时期;二是资源管护工作制度全、管理严、投入大、成效最显著的时期;三是林业产业经营种类多、规模大,发展最快的时期;四是林业改革举措多、力度大,落的最实的时期;五是职工精神面貌变化大、素质提高快、凝聚力空前增强,队伍建设最富有成效的时期;六是历史上基建资金投入多、建设规模大,面貌变化最快的时期;七是全局班子建设卓有成效,上下配合密切、工作效率最为明显的时期;八是关山知名度大为提高,媒体宣传面广,获得国家、省、市和上级业务部门表彰奖励最多的时期;九是“治坡”与“治窝”两手抓,职工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所有辉煌成就的取得,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也总是与领导的关怀分不开。记者在关山采访的短短五天内,便先后有:国家林业局造林司的领导来关山考察关山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对策;省林业厅为即将召开的全省公益林管护现场会来关山选点;平凉市副市长阎奋民深入麻庵林场调研林区基层管护站标准化建设。
辉煌属于过去,每天都是新的开始。
苏树君这样告诉记者:尽管关山局的工作在各级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关山的管护与发展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结尾
在关山最偏远的麻奄林场场部会议室,记者站在一块竖幅前久久地凝望:“甘于寂寞,忍耐孤独,不畏艰辛,勇挑重担,无怨无悔,顽强拼搏,诚信爱岗,献身林业”。蓝底红字的竖幅,悄无声息地站在关山最深处。
这美丽的关山深处,隐秘着这样一支鲜为人知的绿色兵团,他们如那块飘扬在林间的“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条幅一样,冷静地孤独,却实实在在地守护着人们关于绿色,关于诗意的希望。
第4篇 红兵VS庖丁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                                                         ——题记
——记平凉市西开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兵先生
山东东明县属齐鲁故地,礼仪之邦。有史记载可追溯至夏朝,秦始皇命名为东昏,西汉王莽改制置东明县。先秦思想家庄周、西汉丞相陈平、东汉丞相卞壶、唐英国公徐懋公、唐宰相刘晏、唐朝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北宋宰相张齐贤、明兵部尚书石星以及当代亚洲巨人穆铁柱等东明籍人物在历史长河中各领风骚。
本文主人公张红兵先生便生长于东明,其发达,却在甘肃平凉。亦可谓之天运时势而不能不成者。
初识红兵
初见红兵,正是平凉街头华灯初上时。
由朋友约了好几次,欲识红兵的记者才有幸被红兵约到一名曰绿岛的休闲小驿前,但及记者先至时,却意外发现该地正在装修。私底下红兵其人的印象便在记者心里打了折扣。一个这样的名字,一个这样的细节,红兵红兵,大概是红卫兵年代的痕迹吧?要不怎么会把人约到一个正在装修的地儿?
朋友与红兵通话,对方说三分钟到。记者略略地有些惊讶,在平凉这个慢节奏的小城里,论时间的单位一般是上午、下午或者晚上。绝少有人会如此准确地强调时间单位是分钟,而且是三分钟到。
带一丝挑剔,记者盯着腕上的时间。意外地,准三分钟的时候,一个人站到了记者的面前。个头不高,三十来岁的样子,笑着,很是阳光。
“那么,现在去哪里呢?”红兵声音沙沙地,不急不徐。
“老人家,劳驾您,这附近哪儿有喝茶的地方?”红兵转身向坐在一门店前纳凉的老人打听。
真是咄咄怪事,小小平凉城,休闲的去处不外乎那六七家,身为资产达3000多万元、年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可安置400人就业、年产值可达1。2亿元、创利税2000万元的平凉西开牧业公司老总,居然不知道哪里可以请朋友喝茶?
真是咄咄怪事,被认定为甘肃省第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被平凉市崆峒区委、区政府评为2004年“全区社会经济发展十大典型”、被甘肃省政府授予2005年“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自2006年连续三年被平凉市崆峒区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西开牧业老总,居然就那样请教一个守门店的老人,问哪里有茶居?
记者本属无好奇心之人,这一小小细节,却被吊足了胃口。张红兵,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其所创的西开牧业,又是怎样一个企业?
终于,落坐在一家休闲茶楼,是红兵一个老客户的产业。因为问来问去,他熟悉的就只这一家。
侍应生拿来茶水单,红兵递给记者说,看看喜欢什么,自己点。然后回头问一直默默随在他身后的耿会计:“你来点什么?”耿会计含笑摇摇头,举举手中那瓶水,什么也没要。“那么,给我一瓶冰水吧。”
记者面前藤椅上的红兵,中等个头,中等形体,架一幅细边眼镜,手里一瓶矿泉水,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了,但却不然,在他开口说话的时候,那声情并茂的手势动作,串串颇有诗情画意的句子,信手拈来的如珠妙语,尤其是那一脸感染力极强的笑容,一下子把他整个人都点染得鲜活无比,绝非平常。
胸无城府,待人挚诚,性格飒爽,这就是红兵吗?
“没有什么路比从军的路更能磨练人的意志,没有什么职业比军人更能体现人生的价值,没有什么学校比军队这所大学校更能培养造就人。”红兵如此表达自己从军的收获。 
1990年,年满17岁的红兵,怀着对军营的美好憧憬,应征入伍。部队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扛的争先创优氛围,也许是他立志成就一番大业的第一课。
1994年4月,24岁的张红兵从山东东明县委宣传部离职下海。那一次抉择,简单里的惊心动魄,该是红兵为自己悬起的一柄剑吧!
虽然以后打了胜仗,但第一口“海水”却呛得不浅。下海后,年轻的红兵激情澎湃。与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老领导及老领导的一个朋友一起办了个化工厂,考察市场、培训员工、改造旧设备、购置新设备,不到两个月高息借来的十多万元就花完了,后因种种原因化工厂中途夭折。红兵念老领导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赔的十多万没让老领导摊一分,而老领导的朋友却也没有承担一分钱的债务。首战失利,这对初次涉水尚未认识水性的红兵来说,这一击是致命的!光每月高达2500多元的利息就让红兵喘不过气来。红兵说,那一年正值岁末,别人家都欢欢喜喜过年,他们家却哀哀怨怨长叹。。。。。。忆及那段山穷水尽的日子,红兵喟然长叹:“的确是一场噩梦。” 
记者平日很喜欢读一些名人传记,每个名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精彩故事,但无疑有一个特质是他们所共有的,那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