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巴顿将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围歼德军,使大批德军逃脱并参加了以后的战斗。据估计,被围困的德军有50%以上逃了出来,给盟军的下一步战斗造成了巨大困难。德军统帅部把法莱斯突围视作他们的一大胜利。因为他们充分看到了它的重要意义。
但所有这些都不能阻止巴顿部队滚滚向前的铁轮,1944 年8 月的西欧战局以巴顿的胜利进军而载入史册。
由于部队行进得太快,以及缺少地图和对敌情的详细了解,第12 军在吉尔伯特·库克少将的指挥下,兵分两路稳步前进。一路径直向前推进,另一路经过沙托丹向奥尔良猛扑,日落前,他们来到奥尔良机场,遭到敌人反坦克和空中炮火的猛烈阻击。经过短暂的战斗,部队乘夜色攻入奥尔良市郊。第二天清晨,两个装甲团和第137 步兵团分别从北面和西面破城而入,守敌仓皇逃窜。战斗刚一结束,奥尔良全城的居民便涌上街头,迎接解放者的到来。他们载歌载舞,张灯结彩,使这座刚刚摆脱德寇魔爪的城市呈现出一派节日气氛。是夜,当地的无线电台向全世界宣布:圣女贞德的城市被巴顿及其第3 集团军解放了!
正在第3 集团军阔步猛进的时候,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勇将巴顿却自寻烦恼,陷入了一场小小的人际关系麻烦之中。第12 军军长库克将军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老兵,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军人,而且是巴顿的老朋友,深得巴顿的器重和信任。攻陷奥尔良之后,由于过度疲劳,库克突然病倒了,血压高得惊人,难以继续承担指挥任务。若在平日,巴顿对这类事情用不着多操心。但此时,巴顿将心比心,认为库克刚刚建立了功绩,其军事生涯正处在巅峰时期,在此刻剥夺他的指挥权对于一个军人来说肯定是十分痛苦的。忠实于朋友和体谅军人的尊严是巴顿的重要品格之一,他要尽其所能减轻对库克的这一打击。他利用战斗间歇期间,亲自与艾森豪威尔交涉,请求授于库克“优异服务十字勋章”,在此之后他才宣布免去库克的职务,任命第9 师师长曼顿·埃迪将军为第12 军军长。
第20 军向沙特尔的进军同样快速有力。8 月14 日,该军第7 装甲师先是径直向德勒挺进,前进了15 英里之后,立即调转方向向沙特尔全速推进。第二天,他们摧毁了德军的抵抗后进入沙恃尔市郊,然后兵分两路,从西面和西南面向城内进攻。这一仗打得比较艰苦。驻守沙特尔的德国第1 集团军司令谢瓦勒里将军把从诺曼底退下来的第48 师和从南部来的第338 师组成战斗集群,与第1 集团军一道加强了该市的防御。利用牢固的工事和强大的炮火支援,准备决一死战。美军第7 装甲师对此一无所知,在第一天的遭遇战中失利,被迫退出市区。当天夜里,大批德国援军开到,进一步增加了守城的兵力,摆出一副决斗到底的架势。鉴于这种情况,第20 军于16 日也增加了进攻兵力,并调集炮兵部队支援。
17 日,双方展开激烈的争夺战。由于沙特尔是一座文明古城,为保护城内的名胜古迹,盟军统帅部命令炮击时需格外小心,从而影响了炮火力量的发挥。直到18 日,步兵和坦克部队才进占该城,俘敌2000 余人,并占领了一个完好无损的机场。此时,第20 军距巴黎只有50 英里了。
与此同时,左翼的第15 军也在大踏步前进,第79 师直扑诺让勒罗特鲁;第5 装甲师从阿让唐向前迅速推进了60 英里。
16 日上午,第5 装甲师已越过厄尔河,包围了德勒,德军为避免被围歼的命运迅即放弃该城,美军不战而胜。同日,第79 师穿过诺让勒罗特鲁,在厄尔河对岸建立了坚固的桥头阵地。
这时候,通向巴黎的道路已经打通了,巴顿部队在厄尔河上占据了5 座桥梁,他下属的3 个军对巴黎已形成了半圆形包围圈,最近处距巴黎只有30英里。巴黎近在咫尺,指日可下。巴顿按捺不住心头的兴奋,他已经跃跃欲试了。对于巴顿来说,这既是一个事关他个人荣誉的问题,又是一个触动他感情的问题。他早就盼望着亲自解放这座他所热爱的千年古城,完成这个令世人瞩目的神圣使命。在他心目中,征服巴黎是他军事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但是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却不这样认为,基于种种考虑,他们想尽量推迟进攻巴黎的时间。他们认为:从战略上看,巴黎对于盟军进攻德国已经毫无意义,德军已经把巴黎抛弃了,盟军在追歼德军时,应该绕过巴黎而行,孤立城内守军,待消灭德军主力后再返回头收拾这座孤城。否则,如果盟军分兵进攻巴黎,只能使盟军放慢进攻速度,再一次失去歼灭德军主力的良机。从政治上看,巴黎解放后,美英两国将会与戴高乐将军在许多现实问题上产生矛盾和麻烦,这一问题的先兆早已出现了,戴高乐与盟军之间的关系一直疙疙瘩瘩,不十分理想。从后勤保障方面看,问题就更突出了。一旦巴黎获得解放,盟军需要每天供给400 万巴黎居民4000 吨粮食以及大量燃料和其它生活必需品,这必定会给交通运输造成巨大压力。况且,由于巴顿史无前例地快速推进,已经使盟军的供给系统感到无法忍受了,在不到4 个星期的时间里,盟军的供给线从诺曼底几乎延伸到塞纳河。同时,布列塔尼的围城战仍在继续,由于德军的破坏和空袭,法国境内的几条铁路已无法正常运转,虽租用了英国4 个卡车公司的车辆保障巴顿装甲部队的推进,但汽油紧缺等问题仍时时困扰着巴顿,盟军不得不动用空军紧急空运,而这佯一来又影响了空降部队的行动。
鉴于上述原因,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都主张暂时置巴黎于不顾,快速向东追击敌军,争取把德军主力部队歼灭在法国。据此,布莱德雷命令巴顿的第3 集团军继续向塞纳河全速推进,粉碎德军逃跑的企图。
8 月17 日,巴顿的第15 军从德勒向塞纳河推进了25 英里。
强占了芒特。在西欧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巴顿的装甲部队好像插上了双翅,风驰电掣般地向前狂奔。德军兵败如山倒,一溃千里,第7 集团军、第5 装甲军的残部以及从诺曼底、法莱斯等地溃退下来的部队抱头鼠窜,纷纷退缩至莱桑德利和奎恩之间的塞纳河的渡口附近。
为了抓注这一有利时机,实现对德军的最后包围,布莱德雷果断地下令:巴顿的第5 装甲师立即沿塞纳河左岸调头向北,直奔卢维耶,第19 军则冲向埃尔本夫。当夜,心急如火的巴顿在恶劣的气候下乘飞机来到布莱德雷的司令部,请求允许他在芒特渡过塞纳河,并在河对岸建立纵深4—6 英里的桥头阵地,以便使车辆、坦克和重型装备渡过塞纳河。布莱德雷当即表示同意,同时命令他以最快的速度在芒特。默伦、枫丹白露和特鲁瓦等地渡过塞纳河。巴顿立即开始行动。
17 日夜间,芒特地区狂风大作,第79 师强渡塞纳河。第313 步兵团排成一字形沿一条水坝顺利过河,其余部队乘坐舟船携轻武器渡河。到下半夜,该师大部分人马已经渡河完毕。次日,他们出其不意地抢占了设在拉罗利的B 集团军群指挥部,并向刚刚到达该地区的德军发起进攻。至23 日,一座能通过各种交通工具的桥梁便建立起来了。
第5 装甲师于20 日拂晓开始向西北推进,目的地是卢维耶。虽然这段路程只有短短20 英里,但是德军在这里集中部署了兵力,利用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进行了殊死的抵抗。战斗打得十分残酷,第5 装甲师用了整整5 天时间,才打通了这一道路。与此同时,左翼的第19 军开始向埃尔本夫进攻,战斗也十分激烈,直至25 日,该军发动全面攻势,才将埃尔本夫占领。上述部队完成任务后,迅即撤回原防区,以便留出一条畅通的大道,让英国第2 集团军来封闭韦尔农和莱桑德利之间的塞纳河地段。
此时,德国人已经意识到了他们又一次面临着被围歼的危险,在整个8月下旬,他们拼命地往东撤退,潮水般地向塞纳河对岸 涌去。但由于巴顿的迅速出击,占领了塞纳河上的大部分渡口,使德军重武器、车辆的撤退严重受阻。结果,在奎恩的南面和西南面的两个大转弯处,挤满了等待过河的德军和车辆,盟国空军乘机对这两个地区实施大规模空袭,给德国人造成了灾难性的损失。炸死炸伤敌军数万人,击毁各种军车4000 余辆,其中包括200辆坦克。但由于布莱德雷的总体作战部署出现了小的偏差,使奎恩的缺口未能完全封闭,结果,约有2—3 万德军又一次逃脱了覆灭的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