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象牙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庄思想相助,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
苏轼命运多坎坷,所以面对了许多离别。
     绍圣元年(1094年)七月,苏轼又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责授宁远军节度副使,途经九江时,遇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友苏坚。客中相遇,行脚匆匆,苏轼写了《归朝欢》相赠。
     离别,对人生来说是最黯然销魂的事情,特别是暮年远别,在那山川阻隔、音讯难通的古代就更是如此。千古骚坛,此类作作品占了很大的比例。
     别的诗人大多借杨花柳枝、凄迷芳草、断肠月色和雁阵西风之类的景物,抒写凄婉悱恻的情怀,苏轼却把一股雄健之风带进叙别词中,其词纯真爽朗,境界阔大,气度高亢,显示了他的浩逸襟怀。
     苏轼曾写过多首《沁园春》,这一词调适合于以赋体入词,却最忌板滞,极难驾驭。两宋词人中,辛弃疾填了九首,刘克庄填了25首,陈人杰填了31首,这也算很罕见的。许多名家,像柳永、李清照、周邦彦、姜白石、史达祖、张炎等,都不见填制。但是此调格局开张,掌握得好,就会有排山倒海之势,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苏轼对自然界阴晴不定、瞬息变化的现象非常敏感,在他三百多首词中,写乍雨乍晴的奇丽景色就有二十多首,且首首风貌不同。
     如果我们对这种奇怪的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就会揣摩到苏轼内心隐蔽的孤独,他厌倦了现实中的官场起伏。
     他这种幽独情怀在他的一首《卜算子》里展露无遗。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082年12月,苏轼在黄州所作。

  那时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目睹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政法不断扰民,心中不满,发抒于诗中,激怒了新党,说苏轼诽谤朝政,遂逮捕入狱,欲置之于死地,即‘乌台诗案’。幸亏神宗还算明白,释放苏轼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黄州贬居四年多。

       黄庭坚评论此词:‘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苏轼的孤独还表现在爱情方面,他十九岁时与十六岁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对词人温柔贤惠,恩爱情深,可惜王弗只活了27岁。苏轼丧失爱侣,心中的沉痛,精神上受的打击可想而知。
        文学史上,写悼亡诗写得最好的是潘安仁和元微之,但苏轼那首‘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江城子》一出,力压二人。从侧面也反映了苏轼丧妻的悲痛。
        苏轼在对外部世界的追求中接连失败,于是开始转向对内心世界的探寻。
       他经常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但他的感慨总是融化在对自然的永恒和美丽的赞咏中,因此总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生意盎然的美感。有些批评家总批判苏轼悲观消极,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人们从苏词中得到的不是灰色的颓唐,而是绿色的欢欣,从而使灵魂净化,升华到一种更高的境界中。
      苏轼词中超越现实的自己,写出更高境界的自己。可是他一生,却总是处在‘欲仕不能,欲隐不忍’的矛盾之中。
      …………
      …………”
    掌声一次次响起来。
    记者的照相机也闪个不停。
    女主持珠圆玉润地说着:“下面是自由提问,只有十分钟时间,请举手。”
    林夕第一个站了起来。
    庄暮樵向他点头微笑。
    林夕鼓起勇气道:  “庄老师,我觉得您演讲中有个地方不妥。”
    满座皆惊。
    庄暮樵没有生气,微笑道:“请指教。”
    北大中文系的一个领导表情严肃地挥手让林夕坐下。
    林夕只作不见,平静地说:“您刚才说苏轼很孤独,可我觉得他只是寂寞而已。”
    旁边一个女生小声说:“什么呀,寂寞和孤独不是一种意思吗?”
    有几个记者把镜头冲向了林夕。
     林夕镇静地说:“西方有个画家梵高一生落魄,他生前都不知自己的作品潜藏着多大的价值,没有人理解他,甚至他自己都茫然失措,我们可以说他很孤独。但苏轼不同,因为他深深知道和信任自己的才华,同样是没有人理解,但他却高傲地寄才情于诗篇,冷眼面对嫉恨,所以他只是寂寞,是那种曲高和寡的寂寞。”
     庄暮樵微微颔首:“苏轼在创作中的确如你所说,但在漫长的形同流放的被贬的时光中,在孤舟上,在单舍内,独立月色下,在政治无限失意的背景下,在充满变数的生活中,你能说他还只是寂寞吗?人毕竟不是神仙,胸襟再豁达,总有心情郁结之时。”
    林夕还想再说,北大的那个领导狠狠瞪着他,令他止了口。
    北大的一个女生起身问苏轼晚年创作与佛教禅理的关系。
    庄暮樵引经据典,字字珠玑,对答从容,引发阵阵掌声。
    晚报的记者起身问:“请问庄老师有什么新的写作计划?”
    庄暮樵微笑道:“德国艺术理论家谈诗画时总结出,诗是时间的艺术,适宜表现在时间中持续的事物;而画是空间的艺术,适宜表现空间中并列的事物。而诗画相融可以表现出的大时空是我最近研究的话题。另外昆德拉在构思一本新作《逆行》,他想让我为他加入一些东方的审美。”

      主持人宣布演讲结束了,场中掌声如雷。
  庄暮樵被北大的几个教授拥着向外走,突然他停住脚步,向林夕挥挥手,示意他过去。
林夕心里忐忑不安,不知他的用意。
  庄暮樵很有礼貌地鞠躬,双手奉上自己的名片。
  一时间,林夕受宠若惊,恭恭敬敬接过来,口中激动道:“谢谢庄老师。”
  庄暮樵微笑着,轻拍一下林夕的肩膀,随着教授们走出去。
  庄暮樵的名片是用竹韵纹的特种纸做成的,上面很简单,只有名字和电话,没有任何头衔。
  据林夕所知,庄暮樵单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就不下十几个。如果是别的俗人早密密麻麻印上去了。
  林夕感觉名片沉甸甸的。
  一个记者上来,拿着话筒问:“请问你是哪所大学的?”
  林夕犹豫了一下:“保定联合学院。”
  记者一愣,转头问身边的摄影:“你知道这所学校吗?”
  摄影摇摇头。

  林夕趁机走出来,他心情愉快,天上的太阳仿佛也变成他一个人的了。
  他走出一段,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就回回头,后面没有人。
  他走了两步,突然回头,他看到一个蓝色的外套,就喊:“你出来吧。”
  云卿撅着嘴,从一棵大树后转出来,也不说话。
  林夕奇怪道:“你怎么也来了?”
  云卿娇嗔道:“谁规定只许你一个人来的。”
  林夕笑笑。
  云卿美目圆睁:“你笑什么,讨厌。”
  一回地下室,就听见办公室里闹翻了天。
  大老板的老婆在那里发泼:“你这个小贱人好的不学,学人家勾引我老公?!”
  小慧脸色苍白,坐在沙发的一角哭泣。大老板坐在另一头,面色阴沉。
  那老婆不依不饶,怒斥着:“出事了;还背着我去打胎,你们这出戏演得够精彩啊。”
  大老板脸上挂不住了,一巴掌打在她脸上,怒道:“你给我住住口!”
  那老婆愣住了,下一刻她号啕大哭起来。
  云卿眼睛望着林夕,说了句:“女人真可怜。”
  林夕不知她在说小慧还是那老婆。
  这一事件搅得林夕的好心情都没了,云卿在他宿舍坐会,轻声说:“下午没事了,你陪我去公主坟吧。”
  林夕拒绝了一次没成功。
  事后才知道她完全是借口,逛到天都黑了,转了七八家电讯城,她都没有买的意思。
  最后只好空手而回。
  林夕埋怨她浪费时间。
  她反而理直气壮地撒娇:“人家是看你心烦,才陪你走走的,你反而不领情,真是的!”
  林夕哑口无言。

  林夕本来以为,小慧经了那次风波后,就没法在地下室工作了。可过了几天,林夕又看见她在过道清理垃圾了。
  还有一次,林夕看见她在办公室一个人看电视。
  林夕犹豫了一下,就走进去。
  小慧向他笑笑,让他坐沙发上。
  林夕冒昧地说:“大老板没有再骚扰你吧,要不报警吧。”
  小慧淡淡地说:“他被老婆管住了,不过他对我还不错,我住院时,他给我买了许多营养品,这次还坚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