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边走边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沉默了一阵,要不是两分钟后她打过来一句“对不起,我掉线了”,我还以为是她对我这无赖般的解释无语了呢。 
  “你在念大学么?”我明知故问。 
  “嗯,是啊,你呢?” 
  “当然也是啊。你是哪个学校的啊?”我继续明知故问。 
  “你先说。” 
  “呵呵,我在重庆。” 
  “重庆?”她开始警觉起来,“哪个学校?” 
  “不是重大,不是重医,不是重工,也不是交院和教院,更不是‘西’字开头的大学,”我故作神秘,“你不会也在重庆吧?” 
  “嗯,”她诚实地回答,令我十分满意,“这么说来,我们也许是在同一个学校的。”            
  Somedaywe'llbetogether,I'llbeherewaitingforyou,苦涩甜酸我都愿尝,只要你在身旁。 
  ——郑雪儿《小蓝》 
  “我是重师的,大一,”我决定不和她兜圈子了,“你难道也是?” 
  “我也是重师的,我也大一。” 
  “有没有搞错!那么巧!你是什么系的?”她居然也才读大一,我心中窃喜,打算多套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生物。你哪个系?”她回复得很快。 
  “呵呵,生化不分家,我化学系的。” 
  “你是不是看到过我?从实招来!”她突然地这么问我,着实把我吓了一跳。 
  我撑起身,望着她楚楚动人的背影,模棱两可地回答:“也许看到过,也许没看到过。” 
  “这是什么话,你也在电子阅览室吧?” 
  “是啊,”我发觉她还是蛮聪明的,“你用了‘也’,说明你也在电子阅览室,对吧?” 
  “别装作推理能力很强的样子,你也许连我坐在哪里都看到了吧?” 
  “哈哈,你的想象力可真丰富。”我还是一副打死都不招供的架势,反正她也不是名侦探柯南,“我都说了我不认识你,我没有必要骗你吧?” 
  “哦,你是本地人么?” 
  “不是,我的资料里有啊,我杭州人。”我顺便也翻了翻她QQ上的资料,“你是厦门的?” 
  “嗯,是的。”她紧接着又打过来一句,“杭州有很多美女吧?” 
  “大概吧,我没有留意过。”我显得满不在乎,“厦门也不错,美女也一定不少啊。” 
  其实我想说,杭州纵然有再多的美女,也从没有一个似她这般令我惊艳。 
  “还好啦。我并不那么觉得。” 
  “那你上网一般都干些什么呢?” 
  “不固定的啊,聊聊天,听听音乐,看看文章。你呢?” 
  “我也差不多吧,比如报社的工作,比如论坛的管理,比如写点乱七八糟的文章……” 
  “呵,你蛮忙的么。” 
  这种酷酷的反应让我惊讶。因为根据经验,当我敲出这一段话的时候,一般来说,和我聊天的女孩十有八九都会问我在哪一家报社工作,或者就是问我主要写一些什么东西,就算是什么都不问,也一定会回一串“强”和一堆笑脸符号给我。 
  但是她对此却仅说了一个“忙”字。“忙”,至多只算是个中性词。 
  也许只有与众不同的人,才会产生这样与众不同的反应吧。 
  这回倒是我发了个笑脸过去,因为很少遇到这类情况,让我僵化的思维有些不知所措。 
  多亏她及时疏导开了话题:“看过我们学校的校刊吗?” 
  “看过,怎么了?” 
  “觉得校刊上的诗写得如何?” 
  “呵呵,不敢说不敢说。现在的诗,很少有我能读得懂的了。在我看来,那些中文系才子写的诗,大致就是把名词当动词,把动词当形容词,又把形容词当名词,最后再把长句拦腰劈断,换行加上标点便大功告成。对于那些我读不懂的东西,我向来是不敢妄加评论的。” 
  “听你的口气,似乎你对写诗很在行喽?” 
  “在行谈不上,只是比较喜欢罢了。”虽然前面批判得比较解气,但我还不至于在美女面前过分嚣张,适度的谦虚还是必要的。 
  “那把你最得意的大作发篇过来给我看看。” 
  “最得意?怎样才叫最得意?”我有点发懵,“乌鸦妈妈看自己的孩子,都会觉得它们甚至比孔雀还要漂亮一万倍。” 
  “好吧,那就随便发一篇过来吧。” 
  “OK,稍等一下。”我急忙转到论坛的“原创文学”里去翻看自己以前发的帖子。 
  多亏了自己平时发帖比较勤快,没费什么工夫便找到一篇。 
  那是一首《青玉案》——我去年九月刚离开杭州来到重庆时随兴填就的词作。诗词同源,把这个发过去,想必她应该不会在意这点形式上的差别。 
  “春风又绿江南岸,水渐暖,雁归南,苏白堤映波光闪。西湖似染,百花欲燃,不见断桥残。一轮明月潜碧潭,万千流萤缀玉盘,寂寞轻舟湖心泛。人间四月,独上孤山,情伤无人伴。” 
  “有点意思。”她总算露了个笑脸,“你的文笔蛮美的。” 
  “谢谢。”其实发出去的时候还是有点心虚的,因为这首词在论坛上就早已被很多人轮番批过了。其中的“雁归南”更是一处硬伤。众所周知,春天的大雁是向北迁徙的,待秋天气温陡降时,它们才会“归南”。槐黄是生物系的,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我也动了不少脑筋,想把这一句改得更加合理一些,却又不妨害词本身的韵律与意境,但无奈功力不够,总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对了,你还没加我呢。”我委婉地请求她在QQ上加我为好友。 
  “这样不是挺好的吗?” 
  “但是……”我也说不出一个十足的理由让她加我,但还是努力地争取着,“这样的话,等我们下线后,我的名字就会从你的陌生人名单中消失了啊。” 
  “不好意思,我的好友名单里的人都是我的同学。” 
  “我和你在一个学校,也算是广义上的同学了吧。” 
  “可是他们每个人我都认识,我却不认识你啊。” 
  “没有人是生下来就认识的,哲学上说,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学会用运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呀。”我有种棋逢对手的感觉。要是辩论赛场上我们分列两方,气氛一定十分火暴激烈。 
  “我记得,哲学上也说,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所以……呵呵” 
  “那不如我们见一面吧,这样就算是认识了啊。” 
  “不要。”她回答得很干脆,不留一点余地,“我从来不和网友见面的。” 
  听她的口气今天是死活不会加我了,我也不好很没绅士风度地纠缠不放,于是豁达地说:“那好吧,如果你什么时候愿意加我了,我随时欢迎。” 
  她回了个微笑过来,总算不是那么冷若冰霜。 
  我们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一阵,她下线吃饭去了。我在胃的一再怂恿下愈发觉得“人是铁,饭是钢”的道理的确是一针见血言简意赅,便也郁郁地下了线,往食堂走去。 
  食堂的饭菜很难吃。——这句话要早几十年说,恐怕说的人就会被当作“右派”给抓起来批斗。可我不怕,我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吃饭也许真的会受到心情的影响,这其中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饥饿激发食欲是一回事,心情郁闷减退食欲又是另一回事。说得专业一点,这是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区别。 
  破天荒的连三毛钱的饭都没有吃完,去支持了一回养猪事业。 
  回到寝室,打算翻开英语书背一下单词,以应付第二天的随堂听写。可是一掀开书页,眼前摇曳的竟然都是槐黄曼妙的身影。 
  看来明天的听写得要预先做好准备,不是作弊的准备,就是收尸的准备。 
  “吕晶,电话,来接一下。”隔壁寝室的小C跑到门口,嬉皮笑脸地叫我。 
  “少开玩笑,谁打来的?怎么会打到你们寝室?”我料定是小C这小子成心耍我。 
  “随便你吧,”小C叹了口气,背过身去,“那我只好和槐黄说,你不肯接她的电话。”            
  该怎么形容我此刻的感想,如果你了解我过往的渴望,当过尽了千帆你还在身旁,彷彿是一道曙光。你怎么知道我还等待情感,当所有人以为我喜欢孤单,是你敲我的门再把我点亮,你是我心中一句惊叹。 
  ——萧亚轩《你是我心中一句惊叹》 
  槐黄打电话给我?这怎么可能!但事实又容不得我不信,因为我从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任何有关槐黄的事情,小C更是不可能知道。 
  怀着一份忐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