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估计这个提案通过的可能性和被雷连劈三次的可能性有一拼,所以也就不再去想。马上就要到三点了,我闭目养神,准备为即将召开的斑竹大会养精蓄锐。
而且,连续上了几个小时的网,眼睛也有些疲惫的感觉了。
再度睁开眼的时候,发现左边的位置上已坐了个人。初步判定是一个女生。眼睛确确实实是累了,以致于传递给大脑的信息少得可怜。
可是,说不清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迫使我再次把头转向左边,端详起那个刚坐下的女生来。纯白色的装束首先跃入眼帘,而且,右肩还挎着一只黑色的书包。难道,她是那个刚才坐我右边、夸我“绅士”的女生?
我向后靠了靠,以便证实自己的猜测。
没错,绝对是她!虽然是坐着,但是背影的轮廓却毫厘不差。
她QQ上的好友不停地在跳跃闪烁,使得专心致志的她根本无心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我甚至敢说,就算是她看到了我,也一定没有什么印象了。
但是,她却真的令我感到无比意外。
先前的判断一点不错,她的相貌,的确难以用言语来形容。而且,她也没有令人失望地走在希望的对立面。如果称她是美女,我不知道算不算是玷污了她的美丽。
我坐在她的右边,所以无论我如何努力,我都只能看到她的右侧面。
有很多人的侧面都很好看,但转到正面来却又不尽然。
然而我很难想象,她的左脸要歪曲变形到何种程度,才会冲淡她右脸的美。
而且我从来也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竟会有这样一种美丽,能叫人忘记周遭的一切和抛开所有的杂念,仅仅只是为了——安静地欣赏。
只顾欣赏了,险些搞忘了还有斑竹大会这件要事。
我匆匆地打上“塞北药王”和一串密码,登陆了论坛的聊天室。
人几乎都到齐了。斑竹大会也如期准点召开了。坛主简短的发言后,大家便七嘴八舌地就论坛的版块改革及斑竹任命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但我却只和诸位同僚打了圈招呼,便极少再敲击键盘了。一点都不像我一贯的风格。
那是因为,我想,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命中注定,我们不期而遇,转个弯过去,嘿!又见到你。命中注定,我们总不期而遇,绕个弯回避,嘿!怎么又是你。不期而遇,不期而遇,生命中有几次这样的奇遇?一见钟情,一见钟情,我的爱惊天动地。
——张震岳《不期而遇》
电子阅览室生意真好,才一会儿工夫,都已经有人在排队了。
说“排队”是比较文雅的说法,事实上,说“游荡”还更贴切些。因为在电子阅览室里,经常会出现“后来居上”的场面。
所以也有种说法,叫“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但这种“巧”,与我在同一天两次坐在同一个女孩的身边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想,这大概是由于他缺少像我这样的经历。
论坛的大会渐入佳境,版块也已确定得差不多了,可是我总共也没敲过几次键盘,更别说提供什么有价值的建议了。
甚至我发现,我看显示器的时间也并不比我扭头看她的时间长。
趁着大家都在忙着自荐和举荐各个版块的斑竹,我忙里偷闲,点进了论坛的音乐版块。
很久没进这里来看了,满目的新歌,基本上都是些连歌名都还没听说过的。也许是我太孤陋寡闻了吧。然而这里总还是能找到我喜欢的歌。有篇帖子对孙燕姿的《Leave》赞不绝口,而且还附上了歌曲的链接,一下子就把我的眼球给吸引了过去。
《Leave》,不算是很新的歌了,几乎让我回想起高中时候的幕幕往事。
试听了一下,依稀还能找回一些昔日的感觉。于是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循环播放。
一首好歌,总是让人百听不厌。
论坛上的各大版块也都名花有主了,我一直保持着沉默,所以还没捞到一官半职。
终于还是坛主发了善心,想到了我这个论坛上的元老级人物,暗箱操作地把“生活智慧”版划到了我的旗下。虽然不是“原创文学”和“经典贴图”这样的热门版块,但再怎么说,也算是给我圈了片自留地了。
“等待你等得忘了时间,快乐却早已跟随着你,Leave,Leave,Leave……”听到这一句时,我情不自禁地又看了看表,快到六点了。
时间过得太快了,让人不免有点失落。因为很快,她就要下线离开了。
巧合终归是巧合。过了今天,我不知道我与她还有没有缘分再度坐在一起。
我又扭头看了看她,看着她关掉了网页,看着她关掉了QQ,看着她退出登陆,看着她起身,但是,当她转身从我身后走过的时候,我却不知为何没有抬头看一眼她的正面。
没有看是明智的。看到了,我一定会更加失落。
失落,是失魂落魄的失落。
还没等她走到门口,一个男生眼疾手快,朝我左边的这个空位奔来。
我用了小于等于三秒的时间,关掉了电脑屏幕上的所有窗口,并退出了登陆。没有一点考虑的时间,完全是凭直觉作出的反应。
抢在那个男生到达的前一秒,我坐到了左边那台电脑前,然后输入卡号密码,登陆进去。
那个男生狐疑地瞥了我一眼,登陆进了我原来用的那台机子,调试了一下耳机,却发现并无任何问题。我暗自苦笑:兄弟啊,你也把我想得太卑劣了吧。
不过,我也不算是个很光明正大的人。之所以费尽心机地换台电脑,也只是为了知道她的QQ号码。
迫不及待地打开了QQ,上面的用户记录一览无遗,最近上线的一个号码,自然就是她的了。我用QQ上的查找功能搜寻了一下,那个号码的名字,叫做槐黄。
很有性格的名字。
在网上,很少有人用这种近乎文言文的词语来当网名的。一般都是海啊风啊铃铛啊水晶啊之类的名字居多,或者就是些要么酸不拉几要么故作深沉的名字。
而槐黄这两个字,的确让我眼前一亮。
按捺不住激动兴奋的心情,我立马向她发出了一条请求信息:“我想,我们应该是认识的。加我。”
我并没有选择走常规的路线,即发送一条类似于“你好,我们可以交个朋友吗?”或是“嘿,MM,我们聊一会儿如何?”的话。因为我不愿被她拒绝,不愿“出师未捷身先死”。好不容易才看到的一丝认识与交流的希望,说什么也不能葬送在自己手上。
希望她会误以为我是她以前或现在的同学而通过我的身份验证。
斑竹大会顺利地落下帷幕。我数了一下,算上开场白的“你好”和道别时的“88”,我的总发言数也才刚满二十条,就是列席代表说的话都比我多了。
而且,我竟然没有一点接着上网的兴致。
也难怪,今天已经上了一天的网了。我不是神。但就算是神,也未必扛得住。
晚上,破天荒地在十一点以前就躺到了床上。翻来覆去,胡思乱想。脑子里忽然闪过柏拉图的那个著名的假设:以前的人都是两性,自从上帝把人一分为二,所有的这一半都在茫茫人世上寻找那一半。
爱情,就是我们渴求失去了的那一半自己。
假如真的是这样,那么像槐黄这样的女孩,她找到她的另一半了吗?如果还没有,那么他,又会是躲在哪一个角落?
我不禁奢望,那个人,就是我。
我甚至开始给自己鼓气:既然人们可以接受灰姑娘嫁给王子,为什么却不能允许癞蛤蟆也尝一尝天鹅肉呢?
何况,我也并不是那么妄自菲薄。
一夜无眠。
第二天下午,一下课就跑去上网,惊喜地收到了槐黄通过验证的信息。QQ上,她的头像赫然亮着,表明她正在线上。我站起来环顾四周,惊讶地发现她竟然就坐在我的前面。
这个世界太小了!
“嗨,那么巧,你也在啊。”我做了个深呼吸,迅速地敲了句过去,算是打了个招呼。
“???你是谁?我认识你吗?”她反问道。
“我也不知道你认不认识我,反正我是不认识你的。”
“那你为什么说我们应该是认识的?”
“我不认识你,但我不知道你是否认识我。所以我才说‘应该’,并没有说‘肯定’啊。”
她沉默了一阵,要不是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