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知常领悟到自己过分了,又解释道:“是你误会了,钱我马上送来!我不过提醒你有麻烦要找组织,组织出面好办事……”
  叶如棠一股火蹿上来,满肚子的烦闷,此时顾不得许多,截住他的话头,叮嘱让他尽快送来。
  直到一切手续办理完毕,叶如棠住院了。忙完了,潘知常分寸恰当地客客气气,看表道:“好,好,你先休息。我回去了!有空来看你!”
  右腿打上白晃晃的石膏,躺在灰白墙壁的房间。四周静寂无声,临床一位老太太睡着,叶如棠感到酸楚和无奈。想想这真是莫大的讽刺,一般朋友?刚才还在忧虑到朋友啊,同居啊互相照应啊,危难之际你能第一个想到是他吗?你能指望他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吗?可你有什么资格谴责老潘,凭什么要求人家对你一盆火似的奋不顾身,要仗义,要敢担当,要有骑士风度?
  医生对她说,你骨质疏松了,这个年纪发生骨折很多。说完举起一张X光片给她看,她看见了像发糕像蜂窝似的图像,明白那是自己曾经健壮身体的局部地区开始土崩瓦解。
  叶如棠孤独惯了,在她生命的危急时刻,从来没有惊慌和任性,都是咬紧牙关一个人撑着渡过险滩。可现在她发现撑不住了,身体零件不听话,肉体背叛精神,不然怎么会出事故哪?!幸好没送命,面对现实你承认不承认反正你就是老了。
  老了不光动作迟缓什么都慢一拍,而最懊恼的是没看清那辆汽车的号码,看不清就没法起诉,自认倒霉,受罪不说,还自己承担医药费。现如今实行的大病统筹,超过指标多花的钱要自己掏腰包,叶如棠刚住了几天,就慌了。医药费、住房费、营养伙食费、护工费,虽是零七八碎,可就像一把把小刀子剜心。我越来越老了,要再生什么病怎么办?生大病怪病慢性病卧床不起的病又怎么办?她想到自己存折统共只有两万多元钱,(其中包括买电脑的钱)除去这次住院开销,只剩一万多了。
  这几天夜晚,如此清高的叶如棠,居然每天晚上梦见钱,冰箱里一打开,不是吃的,全是一沓沓钱,数不清的钱。惊着了,还是乐疯了,反正她呼啦就醒了。醒来她才知道,什么叫做存在决定意识,你嘴上不服输,心里早就面对严峻现实了。
  临床住着那位周老太,家人天天幸福地围着,不光围着,欢声笑语像是小钩子钩人心。还川流不息送来乌龟汤鸡汤鸽子汤,各种滋补品组合上。一问,才知道她是骨癌,已陆续住院多年,她女儿说,幸亏老妈享受离休局级待遇,公家全报,护理费也报,不然即使我们做生意也是吃不消,老太也活不过几年。再看老太,脸色红润,说话放屁都响亮,底气杠杠的,没个浓浓亲情加经济实力,哪能扛到今天。聊天一席话说得叶如棠心里更是压个大铁砣。房间里有电视,她从来不愿意看。
  为了省钱叶如棠当即辞退了安徽籍小护工,让护士拿来拐杖,大小便呼哧带喘地力争自理。周老太家雇了俩保姆,专门在病房当护理工是个东北人,这中年妇女约50来岁,身高马大,能吃也能干。名叫金永花,大概给人带过孩子,不知为什么她家主人以孩子的口吻都称她“金姨”。金姨穿着不像个土气的保姆,洁净,质地不好但懂得色彩搭配,看起来是个有点文化的女人。叶如棠对懂色彩的女人印象一直比较好。金姨好像以前没到上海做过这样的营生,叶如棠从她的眼睛里看出她的焦虑。
  半夜时分,叶如棠醒来,临床周老太发出了均匀呼吸声。叶如棠想要小便,她挣扎着下床去找便盆,一动,咣当一声拐杖滑落,险些摔倒,周老太被惊醒了,她哼着命令在床边打盹的保姆道:“金姨,你醒醒,你帮把手!”
  之后,这帮把手的琐事,便都由金姨顺便承担了。
  周老太心肠好,死活不要叶如棠提出承担一半费用的要求,金姨呢,真有眼色,而遇到了这位热心能干的金永花,让叶如棠感动的不得了,几次泪水蒙住了双眼。长了这把年纪,谁给咱端屎端尿过,谁给咱端过洗脚水?又有谁给咱洗过一次内衣?远在天边的女儿,不仅毫无孝心,甚至连个电话都没,当妈的都羞于提起女儿。一提起她,便是拔出萝卜带出了泥——我是生活的惨败者,伤心的往事天天在24小时回放。
  金姨很会找活干,一分钟也不停。照顾周老太的同时对叶如棠不单帮把手,主动给人捏脚,捶背,按摩她也不惜力,她说多干点怕啥啊?人就怕呆着,呆着就有病。她还很善解人意,无限同情叶如棠的处境,说出话来贴心贴腹。人老了您一个人过日子多难啊,生了病,连个倒水的人都没有,叶大姐您雇保姆吗?叶大姐这么有气质的人,应当好好保养,雇个长期的保姆才是。
  叶如棠听了,笑笑,不作答。金姨不光能干,特节俭,每天医院的盒饭她吃得一粒米都不剩。自己那份吃光了,还把她俩剩下的饭菜全包圆儿,反正不能糟蹋一点东西。吃完东西她就开说,一张嘴像个小喇叭说个没完,她还真具有东北人的语言天赋,说啥都很幽默,跟赵本山演小品似的。她说话眉毛一眨一眨,一切在别人身上看来都极平常的鼻耳嘴眼,安放在金姨的头上,就那么值得欣赏了。比如,她们聊天聊到挣钱的话题,金姨说,这年头没钱求菩萨也不灵,上供你得有香钱,没钱连菩萨都不答理你!常常逗得她俩老太太咯咯地笑。
  这么一说笑,心情就渐渐好起来。心情一好,叶如棠才发现金永花的命真苦,身世真让人同情,而她作为女人又真够坚强的。金姨告诉她,之所以独自到大上海来闯荡,还不是为了宝贝女儿的前途,我闺女有副金嗓子!金姨原来在哈尔滨毛纺厂当工人,丈夫在铁路局当警察,常年南北跑车与三教九流混,混来混去没啥出息,混成个酒囊饭袋,整天醉醺醺,打老婆骂闺女。最后,混到了一个走私集团的小喽喽,那年冬天下大雪,公安局逮他,审问了一回,证据不足关几天又放回来。回来是回来了,饭碗也丢了。金姨骂道,他小子熊包一个,连大饼子都挣不来,吃屎都浪费了。他回家就知道闷头喝大酒,出去撒泡尿的工夫,人没了,打那孩子他爸就失踪了。金姨说到这里,咕嘟喝口水,打住,瞪着眼睛问俩听众,人没影了,你猜他上哪儿了?信不信由你,那帮小子寻思他嘴不严走漏风声,绑了他,给塞到松花江冰窟窿里去了!
  叶如棠笑不起来,听着毛骨悚然,惊奇如今世上还有这样的事?又好像听评书传奇,对娘俩命运很揪心,她追问,后来哪,金永花咂一口白开水说,后来我又能咋办?我厂子效益不好大伙都下岗,可女儿唱歌水平越来越好,远近闻名,参加省里电视台歌手大赛,哪回都有名次。接着考取了上海音乐学院。这不,我把哈尔滨家里房子都卖了,奔上海,租房来陪读,再拼死拼活地挣钱,就为供着我闺女。甭说是卖力气,卖血卖什么我也要培养出一个宋祖英来!见50岁的金永花背水一战的坚定和眼泪汪汪的样子,女人感同身受,至此,大家越发同情怜悯她。孤儿寡母,出门在外容易嘛,也没个像样的家,太可怜了。
  一星期下来,叶如棠和金姨很投缘,姐啊妹啊的,聊个不停。尤其叶如棠总是感到愧疚,受了人家的好处,无以回报,自己又没什么钱给些实惠。于是,便想方设法对金永花好一点,孙小玲家里送来的饺子,叶如棠要特意留下一半给金姨尝尝,朋友送的芦柑、香蕉,叶如棠推说不喜欢吃,全部给了金姨,让她欢欢喜喜带回去给女儿。金姨高兴了还给她们唱二人转,把个手帕耍的满屋子转悠,笑声不断。
  叶如棠觉得那一刻病房里很温暖。
  不过,叶如棠躺在这里内心还是感到冷寂,她的手机永远寂寞,除了妹妹来电。她用看书排遣,看的不是英文就是宋词,无非都是春花秋月、明霞、流水、孤雁、强化着伤怀的气息,看多了晚上更是失眠。潘知常来探视过,带了水果什么的,俩人不咸不淡地坐着,半小时,或者更长,有什么区别呢?对于叶如棠来说。没事的时候,叶如棠拿着手机拼命学习如何发短信,以前宽宽教给她,总也学不会,现在终于学会了手指乱飞,可她发给谁哪?
  反正也无聊,为了试验,她发了一句给潘知常:“我好多了!想要回家。”发完没动静,她以为对方没收到,作罢。等她去卫生间拉屎,坐在马桶上,处理正当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