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教书这活儿--神圣背后的无奈和忧思[长篇连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正义有时候会被掩盖,但是总是存在的。

  对那些恐怖分子、不思悔改的暴徒,消灭是唯一办法。

  警察打人怎么啦,只要打的是恶人,我想老百姓是拥护的。但是千万别替恶人欺负老百姓。(声明一下:我的观点不一定对,现在是法制社会,打人总是不好的。)

  王同学的脸青一块紫一块了,鼻子开始流血。

  可是才打了六个耳光啊?

011 还没打够呢
六个耳光下来,我打不下去了。

  一般的学生,老师还没有打,已经屈服了。其实哪个老师真的想打孩子呢?学生一说“我错了”、“下次不敢了”,老师也就不再打了。这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但是有个别学生,是很有个性的。如王同学,六个耳光下来,嘴角鼻子都流血了;硬是一声不吭。只是用不屈和不在乎的眼神看着你。我知道,我失败了,就是再打十六个耳光,也没有用。

  既然没有用,就停了吧。我说:“你坐下吧”。

  王同学没有坐,说:“还没打够呢,我不坐。”

  你见过这样的学生吗?当时我真有下不了台的感觉,难道继续打下去,凑够十个耳光。

  教室里一片寂静。

  我冷冷的说,剩下的四个耳光记了帐吧。

  钱有记帐的,东西有记账的,耳光也能记账吗?我的意思很明确,王同学你还欠我四个耳光,我随时都可以向你讨债,不管你有没有犯错。

  多年以后,王同学遇到我,总开一句玩笑:老师,我还欠你四个耳光呢。我心里都很不是滋味。

  顺便说一下,王同学因为底子太差,自然没考上高中,那时候又不太流行花钱上大学,自然也没上大学。初中毕业就和他爹跑工程去了。

  后来还真干出点名堂了,成就超过他爹王木匠。在好几个县城搞房地产开发,也就是买下一块地,盖起几栋楼,再卖出去。我们这里叫“住宅小区开发”。我是教书教傻了,不懂里面挣钱的诀窍。反正王同学已经变成小有名气的王老板了。

  顺便再说一下,多年以后,我的第一批学生我也仅仅记得几个学习特好的和几个特调皮的。

  当然,学习好的我一般批评都没咋批评过,倒是经常加大辅导量。调皮的我一个都没少过批评,几乎都受过惩罚。

  反常的是:调皮的学生后来见了面很尊敬老师。如王同学开着高级轿车,有时路上遇见了,很客气地停下来,问老师需要我送送你吗?倒是学习特好的,后来考上了大学,有了不错的工作和职位。从此音信皆无。

  一点不奇怪,学习好是人家天赋高,和你老师关系不大。再说学习好的学生老师也多,高中的老师,大学的老师,还有教授导师啥的海了去了。小学老师、初中老师能记得你的名字算不错了。

  题外话说了不少,教书匠这碗饭还得吃。

  六个耳光打完了,课也得继续上下去。怎么上?

012 冲动是魔鬼
四个耳光记了帐。王同学还是不坐回到座位。

  不坐就不坐吧。我是没啥好办法了,这时候真有黔驴技穷的感觉。

  问题是40多个观众不能干坐着吧。于是,我说,大家念课文吧,念一下《浣溪纱·和柳亚子先生》吧,最好快点背会!于是大家摊开书纷纷念起来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我突然发现这些学生第一次背书这么认真。

  快下课时,全班同学已经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当然,不包括王德水同学。

  “耳光事件”马上传遍校园,同事啊包括校长都有“大快人心”的感觉。有同事说,早就想教训一下这个刺儿头了。我心里想:你要是早管教管教,王德水哪至于横成今天这样。

  (话也得说回来,如果大家都动“打”这一法宝,真的把王同学管成小绵羊,那么今天财大气粗的王老板是不可能产生的。)

  王同学被打以后,变“乖”了吗?没有。不过效果是有的,以后我的课是好上多了,起码那些次捣蛋的是不敢捣乱了,没有了一帮小弟跟着起哄,王同学自然也闹腾个没劲。

  以后那记账的四个耳光我一直没有讨回来,也没有讨回来的意思,因为,“打”对王同学根本没有作用。

  从这个意义来说,打学生不是真的为了学生好,是为了我们好下台。

  冲动是魔鬼。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告诉老师,打学生也许是出于好意。后果是要自己担当的,有时候是相当可怕的后果,不管怎样可怕。没人替你承担,甚至没人替你说句公道话!

  我们邻近村有个老校长,有二十年教龄的,据说很好的一个校长。打过一个学生,就一下,打的是脑袋。第一学期相安无事,放了暑假,又开学了。学生脑袋部位出问题了。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学生的这个病和校长的这个打有直接联系。

  不过出于惯例,学校去医院看了看学生,还给了一点象征意义的慰问金。

  这一下惹麻烦了,家长一口咬定孩子是被校长打坏的,道理就一个,你不底虚,何必来医院慰问?

  道理是站不住脚,也没人说这家长对。家长就说是官官相互(小学校长也算官?),每天去学校要钱,未果,一次用铁器把老校长脑袋打破了。(校长的脑袋硬一些,倒没出啥毛病。)

  这还不够,估计这家也实在给儿子没办法凑够高昂的医药费了,就去校长家抄家。老师家能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不给钱,拿命来! 家长就说,我儿子看不好,你儿子也别想好过。

  无奈啊,老校长离开了生他养他的故土,举家外出避难。这是真的,可能细节有出入,当大致情节基本属实,我发誓。因为老校长的儿子就是避难到我所在的学校上学,而且,恰好成了我的学生。当然这是后来几年的事。

  冲动真的是魔鬼。老师都知道这个理。可为什么“打”学生,一直没有杜绝?

  扪心自问,哪个学生没受过或多或少的惩罚,哪个老师没多多少少惩罚过学生?

  继续吧,不吃教书这碗饭,总不能喝西北风吧。继续干咱们的教书这活儿——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013 “三八六一”队伍
其实,我是幸运的。打了学生,打就打了,没有家长或其他什么人来找麻烦。

  不是我打的好,不是我打的对。注意了,那时是一九八几年,不到一九九几年。那时家家户户孩子都很多的,不像今天的孩子这么金贵。

  还有一个原因,越是要强的孩子,越不会哭哭啼啼地跑回家去搬救兵。一晃二十年过去了,看今天的孩子,不管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越看男孩子越象女孩子;倒是有不少女孩子象极了男孩子。

  我的片面看法是——教师队伍女性化越来越严重。

  看看各地的小学,初中,高中……有几个男教师站讲台?说明一个现象——

  教书这活儿,绝对不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绝对不是人人羡慕的职业!也就是说,有点出息的,有点办法的男人是看不起教书这职业的。事实上,要想出人头地,干了这一行,真的机会不多,更别提发财啥的啦。

  于是,于是……教育队伍就成了“三八六一”队伍。(三八:妇女;六一:儿童)

  你想想看,为什么现在有阳刚之气的男人越来越少。开个玩笑:照此下去,中国男足永远也不可能走出亚洲!

  王徳水同学不是好学生(专指学习好),但很算个好";汉子";。虽然他爹王木匠财大气粗,他也就是平时用他爹这招牌诈唬诈唬人,真靠他爹到学校找老师算账,他丢不起这个人。

  再说回去一对王木匠说:爹啊,我被老师打了。没准他爹还要再“补揍”他一顿。不像现在有些家长,知书达理的,又特别爱研究《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师还没对他孩子咋呢,就嚷嚷着要把老师告到哪儿哪儿。

  耳光事件以后,我没打过王同学,还和他谈了几回心。我只教了他一年。可是到后来,直到今天,王同学不但没记恨我,还说我是他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可能,王同学变成王老板后会说话了,见了哪个老师都说这话)。反正说得我很惭愧。

  我不是什么好老师,从来就不是。

  我只是一个教书匠。就像木匠、泥瓦匠一样。

  只求活儿做的漂亮一些,别让人说手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