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夏衍文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甲:“显然是高涨,你看看……”
孟涛:“省委的意见怎么样?”
甲:“抓紧时机,组织年关斗争。”
梅清:“乡下先动,还是城里先动?”
甲:“同一天!来他一个乡下抗粮,城里罢工。”
孟涛不以为然,站起来发言。

二六

(溶入)
晚上,理安闪进一间屋子,里面灯光亮着,无人,他正有点怀疑。
“站住,干什么的?”
墙角里跑出几个警察,用枪对着他。理安在一刹那的慌张之后,立刻镇定地:
“收豆腐钱!”
“什么?还胡说。”打了他一拳,“谁欠你豆腐钱?”
理安装孩子气,哭开了:“你怎么不讲理呀,我爹病了,叫我来收十八号(着
重地)的豆腐钱,你还打人……呜呜……”
“妈的,你瞎了眼,这是十六号,(将他上下打量了一下)不滚开,老子崩了
你!”
理安趁势退了出来,嘴里嘀咕着,走到门口,回头一看,赶快挖了块墙上的石
灰,在十六号门上画了一个叉叉,然后走开。

二七

(溶入)
陶珍在警戒,看见一个人影,连忙用扫雪的扫帚柄在门板上捅了三下。
楼上,开会的人警觉了,立刻装作打牌的样子,孟涛把正拿在手里的一张写着
密密麻麻的小字的小纸条放在烟灰缸里,擦一根火柴烧了。
陶珍迎上一步,看明了是保甲长:“啊,徐甲长,大雪天还出门?屋里坐。”

“不,不,上面有命令,叫每户准备一口大缸,一盏油灯……”
“这,作什么用啊?”陶珍问。
“装水吧,装米吧。管他,这是上面吩咐的公事,反正用得着。”他又去通知
别家了。
陶珍送他走了,叫正纹看门,自己奔入。

二八

(溶入)
楼上,陶珍站在会议桌前面,已经讲完了方才的经过。
孟涛:“有问题。(停一停)要老百姓备水缸、油灯,这显然是为了防止水电
工人罢工。(大家觉得对)我看,敌人已经嗅到了我们的计划。”
梅清暗示陶珍下去。然后说:“得赶快讨论一下……”
甲:“把计划提前,提前三天行动……”
乙:“时间来得及吗?兵工厂那边……”
下面楼梯声,大家紧张。跑上楼来的是理安。他走到梅清前面,边喘息,边说:
“十六号破坏了!”
梅清:“慢点说。你说……”
理安:“差点给抓住了,里面警察守着。”
孟涛:“快,立刻分散,分头去通知和十六号有联系的机关……”
大家站起来了。孟涛对甲在讲话,乙拿了一包东西要走,孟涛叫住他:“不,
今晚上身上不要带东西。交给梅嫂子保管起来。”乙点头。
梅清忽然想起:“不行。”很快地叫:“理安!”理安跑回来了,梅清问他:
“给《大江报》的信,送到了没有?”理安点头。梅清紧张,一把拉住孟涛:“不
行,方才送给《大江报》老梁的通知,正是约他明天一早到十六号去开会!”
大家愣住了。理安立刻说:“那,我去要回来……”
梅清用手制止了他,回头从桌上拿起帽子:“我去。十六号出了问题,《大江
报》就很危险,他们之间有直线联系。”他转身要走了。
乙:“梅清,你去不行……”
梅清:“一分钟都很宝贵,要争时间,把印刷所保护下来。”
他走了。理安跟出去,被打发回来了。
大家作准备。乙匆匆下。

二九

(溶入)
深夜。《大江报》的地下印刷所。后门,两个人已经把一架圆盘机装在一辆板
车上,用一件衣服盖上。里面一个人(赵侃)把很沉重的一个肥皂箱(铅字)搬出
来,装在板车上,用手势要他们拉走。
里面,梅清对一个穿破旧西装的人(老梁)说:“老梁,你得掩蔽起来,绝对
不要在外面行动;(加一句)不管外面闹成个什么样子。保护机器,等省委的指示。”
老梁点头。
梅清:“你去看看,要他们快走。”
老梁:“你……”
梅清指指散乱的书籍信件:“把这些销毁掉,……你们先走。”拣东西。
老梁出门口,板车才走,他放了心。正要回身,站住,听到汽车声音,觉得不
妙。汽车停下了,脚步声。他立刻回身奔入,叫:“梅清!”
印刷所的前门,已被军警围住了,猛烈地敲门。
梅清听到老梁的呼声,把一迭文件撕碎,放在燃烧着的火盆上,正要走,老梁
奔入,拉了他就走。

三○

后门口,梅清和老梁出来,一个警察拦住了他们,老梁冲了出去。梅清上去,
拦住警察。
警察猛烈地对梅清胸口打了一拳,梅清撞在墙角上倒下。警察正要抓住梅清,
老梁回身象猛虎似的扑过来,二人滚在地上,老梁拣起路上的一块石头,往警察头
上一击,警察晕过去了。老梁拉梅清,梅清已经晕过去了。他立刻背了梅清就走。

三一

远远的路灯光下,方才拉走的板车还在前面,老梁奋勇背了梅清追上去。板车
停下来了,两个人过来,看了一下,急忙把梅清放在板车上,老梁把自己的大衣脱
下,盖住梅清,指挥拉着走。板车立刻转进一条小巷。
老梁喘息着,站在巷口把风。
板车在黑暗中消失。
老梁精疲力尽,透了一口气。

三二

(溶入)
医院侧门外,陶珍带着正纹,匆匆奔入。
陶珍经过甬道,到病房门口,看了一下,奔入。护士同情地看了她一眼,低声:
“别高声!”
陶珍伏在病床上,正纹先哭了。
梅清用纱布包住了头,气息奄奄,两眼无力,看见陶珍和正纹,睁开眼来,轻
轻地点了点头,然后,一只手握住了陶珍的手,振作了一下,还是用那种玩笑的口
吻:“什么,怕我会死?不,不会。(喘息了一下)不会。可是,革命嘛,总免不
了牺牲。……要是我,……真的死,……你,你们,也不要悲哀。不要哭,(放开
握住陶珍的手,摸了摸正纹的头发)你们,好好地活下去。我……”正要说下去,
一阵气喘,停住了。护士进来按脉。然后,拉了一下陶珍的衣服,叫他们出去,低
声:“让他休息。”
陶珍和正纹出来,茫然地站着。
护士出来了。把一张纸条交给她:“去办理后事吧。”(音乐起,民族音乐的
送葬曲)
陶珍如五雷击顶,几乎晕了过去,一只手撑在墙上。正纹抱住了她。

三三

(缓缓地溶入)
一张报纸的特写:“共党暴动未逞”等等。(拉开)老梁在看报,把报收起。
(推近)
孟涛坐在陶珍床前。理安、正纹、小鹤,围绕着他们的母亲。
陶珍望着张浩。(音乐渐隐)
孟涛慢慢地、有力地说:“坚强一点,梅嫂子。光悲痛没有用,把孩子带大,
把孩子交给革命,这是你的责任。”
理安、正纹、小鹤的特写。
孟涛:“你的家庭,也就是我们的家庭,党会照顾你们……”
陶珍制住了悲哀,重重地点了点头。
老梁到孟涛前面,低声地讲了几句,然后,孟涛说:“梅嫂子,汉口,破坏得
厉害,你们,在这儿待不下去了。……党组织决定送你们到上海去。……”
陶珍低声:“上海……”
孟涛点头:“明天,济难会的同志会来照顾你们,送你们上船。……到了上海,
你会找到我们的人。”握着她的手……

三四

(溶入)
音乐。夹杂着轮船汽笛的声音。
长江轮船在黑暗的长江里下驶。
船上。人象沙丁鱼似的挤着。大部分旅客有了地位了,陶珍一家被挤在走道上。
小鹤已经睡着了,陶珍抱着他;正纹被人踩了一脚,叫了起来,理安保护着妹妹。

卖零食的小贩挤过去。
一阵江风。陶珍冷得发抖。
茶房领着一个老年人(王先生)挤过来,嘴里说:
“您先到帐房间坐一下,过一会儿给你弄个铺位。”老人表示感谢。挤过陶珍
身边的时候,正纹叫:“妈吔,冷呐……站到天亮?……”
王先生回头看了他们一眼,过去了。
船鸣汽笛。对面一条船经过。
下雨了。
陶珍把围巾遮住了孩子们的头。
雨斜扫着。
正纹挤在妈妈身边。
忽然,王先生从里面向他们招手。理安看见了,拉拉妈妈的衣服。
陶珍回头。
王先生招手:“进来,外面雨大。(指指里面)这儿挤一挤吧。……”
陶珍胆怯地迟疑了一下,正纹已经向里挤了,陶珍也就跟着进去;理安在后面,
提了一个箱子。
王先生帮陶珍把小鹤放下来,指指一张帆布床。陶珍迟疑,说了一声:“多谢。”

王先生:“不要紧,都是出门人……(对孩子)来,坐下。(然后感慨似的)
不容易呀,带了三个孩子。你是……湘潭?”
正纹:“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