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夏衍文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安拉拉她的衣服:“妈妈,进去吧。”陶珍回头来看见理安的坚定的表情,激动
地一把抱住了他。
(淡出)

一六

(淡入)(音乐起)劫后长沙。飞扬跋扈的反动军队在断垣残壁的街上走过。
墙上大标语:“拥护劳苦功高的蒋总司令”。
日清码头。膏药旗又升起了;门口有国民党军队和日本兵站岗。
秋深了。衣衫破烂的难民之群。
国民党军队押了三五个人走过;其中一人,就是陆老师。她昂然走着。
陶珍从一家小当铺出来,低头在马路上走。
旁白:(从陶珍出现时开始,很低的音乐衬底)“梅清走了,这时候我才开始
懂得他的工作的意义,觉得他的路没有走错。他走对了,我和孩子们紧紧地跟着他,
生活下去。……”

一七

(溶入)
陶珍把一些香烟、麻糖之类的东西放在篮子里。
正纹和小鹤站在旁边。陶珍想了一想,给了他们一个凉薯。正纹带着小弟出去
了。这时理安奔进来,扑在妈妈身上,用带哭的声音:
“妈妈,去找爸爸,我真受不住了!”
“怎么啦?”
“陆教师……给抓去了,在八角亭枪毙了!”
陶珍一阵难受,抚着孩子的头,好容易说:“眼前这些事,我也很难过。可是,
你爸爸没安顿下来,咱们去了,不拖累他?忍耐点,这些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懂吗?”
理安呜咽着,点了点头。

一八

(音乐又起)
──街边,陶珍提着篮子,在兜卖香烟、麻糖。
──码头上,下着毛毛雨,理安在卖凉薯片。
──傍晚,他们这一家的门外,小鹤拉着正纹,要向一个烧饼摊买烧饼,正纹
制止他,小鹤吵闹不休,正纹又急又恼,拉着就走,小鹤哭了。忽然,一个人拍了
一下正纹的肩,摸钱买了一个烧饼,一折为二,一半给小鹤,一半给正纹。正纹一
看,原来是老陈。正纹摇手不要,小鹤已经在吃了。老陈把烧饼硬塞给正纹,(音
乐止)低声地:“妈妈在家?”正纹点头,三人走。

一九

家里,老陈坐在床板上。对陶珍:“党组织知道你很困难,叫我来看看你。你
有什么要求?”
“看见你们,我就放心了。困难,总可以挣过去的。(停了一下)我只想知道
梅清的……消息。”
她用手势把两个孩子支使开。
“他在武汉。”
“能去找他吗?”
老陈沉吟了一下:“那里跟这里一样。还是不去吧;组织上会照顾你的。”
陶珍:“我也这样想过。可是,我在这里一点没有用处,白白添你们的麻烦。
假如可以去,也许可以帮帮梅清的忙。(停了一下)他的病,到了冬天总要发……”

老陈:“这,我们也研究过。(停一下)不过听说,汉口那边,比这里还凶……”

陶珍:“那我更要去。我不能单让你们冒风险。(有点激动了)我和他是一个
人;死,也要死在一起。……”
老陈再想了一下,打定了主意:“好吧,等我们安排一下,送你们走。怎么?
大孩子……”
陶珍:“出去做买卖了。”
老陈:“这样,明天起,别再出去了,在家里等。走的时间不一定,怕误事。
(陶珍高兴了,点头)还有,(低声)你们得改个名字。他的地方,临走的时候告
诉你。你去找他的时候要问:电服局的三老爷在家吗?──这是暗号。”
陶珍点头,口中暗诵了一次这个暗号。老陈站起来:“在家里等,别出去。”

二○

(溶入)
晚上,陶珍在码头上张望。远远地看见一个孩子,走过去,看见果然是理安:
“快回去!”
理安:“不,还有一班船。”
陶珍:“别卖了,回去吧。”
理安:“不,还有一班船哪……”他执拗得很。
陶珍只能拉着他,低声说:“快回去,去找爸爸!”
理安跳起来:“当真?”陶珍制止了他,拉着就走。一声汽笛,最后一班船到
了。理安不自觉地回头朝码头看了一眼。(淡出)

二一

(淡入)汉口码头。陶珍带了三个孩子,从江汉码头挤入人丛中。
冬天的汉口街景,大横帔:“肃清祸国殃民的共产党……”之类。上了刺刀的
国民党军队在街口站岗。陶珍不敢多看。

二二

天色已经黑了,陶珍带着三个孩子,走到龟山脚下的一所房子,轻轻地叩门。
理安回头望,很警惕他的后面。
一个人声:“谁?”
陶珍:“电报局的三老爷在家吗?”
门呀的开了。一个青年人望了他们一眼,让他们进去,关上门:“你们是……”

陶珍:“长沙来的,有信。”摸出一个条子。
青年人看了一下,“啊……”的一声,也不多讲,只说:“快上去!”陪着他
们上楼。楼上,一个戴呢帽、穿长衫马褂的人和一个穿西装的人下来,迎面碰上他
们;两个人都怔住了。穿马褂的人是梅清,穿西装的是孟涛。
理安首先奔上去:“爸!”正纹也很快地看出了,走上前去。
孟涛:“梅嫂子,还认识我吗?”
梅清亲着孩子,把小鹤抱了起来,小鹤摸爸爸的胡子。梅清对陶珍深情地:
“你们到底找来了。”
几个人回到房间里。孟涛说:“老江,他们来得正好。这样,倒反而象个正式
的家了。”
陶珍似懂非懂。梅清笑了。
孟涛:“就这样,你今天别出去了,让你们团聚一下。我明天再来。”他含有
深意地走了。
江梅清在逗正纹:“你还哭吗?”正纹摇头。

二三

(溶入)
三个孩子横卧在一张床上。梅清抽着烟,对陶珍低声说:“这儿是机关。懂吗?
进出都得当心。有时候,有些同志来开会,(陶点头)你怕不怕?”
陶珍觉得这句话把她看低了,有点抗议似的:“我,什么时候怕过?怕也不来
了。”
梅清:“那再好没有。有事儿给你做。当家,帮我们看门……也许还可以做点
别的事情……”
陶珍看见桌上的一瓶丸药,临走时交给他的。看了一下,一次也没有吃过,有
点生气,不等他讲完:“你这个人呀,叫你别忘记,你偏偏……”
梅清:“忙呀,我的病,吃药没有用……”但是他立刻打开,取了一丸,吞下。
做了一个难吃的怪样子。陶珍又爱又恼,连忙给他倒茶。这时,正纹一脚把被子踢
开了,陶珍回头去给她盖好。(淡出)

第二章

二四

(淡入)(很低的音乐衬底)
汉阳县委机关,楼上一室。
陶珍在小桌旁梳假髻;(摇过)正纹在书桌上把着小鹤的手,写红模子字。
旁白:“我们又在汉阳成了家。这个家,就是党的县委机关。梅清的身体一直
不好,他,都是整日整夜地起草文件、开会,和同志们布置工作。(梅清拿了一包
东西从里面的屋子出来,下楼去了)我现在的工作是给他们放哨,望风。(她走到
阳台上去望风,放好晒台上的一个作为“警号”的花盆。俯瞰,长江远景)理安懂
事了,他也要求做些工作,梅清缠他不过,让他当了交通。”(从俯瞰可以看到,
理安手里拎了一包糖果之类的东西,匆匆出门去了。理安进工人住宅区,机警而从
容,他回头看看,然后有节奏地叩门)我真担心这个孩子太莽撞,可是梅清说:孩
子当交通反而安全。(停了一下她用深沉的声音说)这一年冬天……”

二五

(溶入)
大雪天的傍晚。一个人在雪地里走来,这是孟涛。陶珍在大门里纳鞋底,孟涛
闪进来,把她吓了一跳。
“你怎么不从后门进来?”陶珍说。
孟涛:“雪快停了,把脚印留在山上,叫敌人知道我们来路?(笑)这个细心
人,今天怎么粗心了。(进门,又回过头来)有好几个人要来,你得细心一点。”

陶珍点点头,看见正纹和小鹤在后面做雪人玩,招招手,两个孩子奔来了,陶
珍自己拿了一把扫帚,对正纹:“来,帮我去扫雪。”
她们在扫雪,陆续有两三个人来开会,点点头,做个眼色,一个个地进去了。
小鹤一不小心,滚在地下,成了一个雪人似的。
楼上。孟涛、梅清,还有三四个人在开会。为了掩护,每人手里拿着几张纸牌,
也还有筹码,但是议论得很热烈。
甲:“工人过年拿不到工钱,农民被高利贷逼得要上吊,这种形势,对斗争有
利……”
梅清:“你说,革命的形势是……还在高涨?……”
乙:“高涨呢还是退潮,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甲:“显然是高涨,你看看……”
孟涛:“省委的意见怎么样?”
甲:“抓紧时机,组织年关斗争。”
梅清:“乡下先动,还是城里先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