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政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灭,功成名立,咸资始封之君,国丧身亡,多因继体之后。其故何哉?始封之君,

时逢草昧,见王业之艰阻,知父兄之忧勤。是以在上不骄,夙夜匪懈,或设醴以

求贤;或吐飱而接士。故甘忠言之逆耳,得百姓之懽心。树至德於生前,流遗

爱於身后。暨夫子孙继体,多属隆平,生自深宫之中,长居妇人之手,不以高危

为忧惧,岂知稼穑之艰难?昵近小人,疏远君子,绸缪哲妇,傲狠明德。犯义悖

礼,淫荒无度,不遵典宪,僣差越等。恃一顾之权宠,便怀匹嫡之心;矜一事之

微劳,遂有无厌之望。弃忠贞之正路,蹈奸宄之迷途。愎谏违卜,往而不返。虽

梁孝、齐冏之勋庸,淮南、东阿之才俊,摧摩霄之逸翮,成穷辙之涸鳞,弃桓、

文之大功,就梁、董之显戮。垂为炯戒,可不惜乎?皇帝以圣哲之资,拯倾危之

运,耀七德以清六合,总万国而朝百灵,怀柔四荒,亲睦九族。念华萼於《棠棣》,

寄维城於宗子。心乎爱矣,靡日不思,爰命下臣,考览载籍,博求鉴镜,贻厥孙

谋。臣辄竭愚诚,稽诸前训。凡为藩为翰,有国有家者,其兴也必由於积善,其

亡也皆在於积恶。故知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然则祸福无门,

吉凶由己,惟人所召,岂徒言哉!今录自古诸王行事得失,分其善恶各为一篇,

名曰:《诸王善恶录》,欲使见善思齐,足以扬名不朽;闻恶能改,庶得免乎大

过。从善则有誉,改过则无咎。兴亡是系,可不勉欤?

太宗览而称善,谓诸王曰:“此宜置于座右,用为立身之本。”

贞观十年,太宗谓荆王元景、汉王元昌、吴王恪、魏王泰等曰:“自汉已来,

帝弟帝子,受茅土、居荣贵者甚众,惟东平及河间王最有令名,得保其禄位。如

楚王玮之徒,覆亡非一,并为生长富贵,好自骄逸所致。汝等鉴诫,宜熟思之。

拣择贤才,为汝师友,须受其谏诤,勿得自专。我闻以德服物,信非虚说。比尝

梦中见一人云虞舜,我不觉竦然敬异,岂不为仰其德也!向若梦见桀、纣,必应

斫之。桀、纣虽是天子,今若相唤作桀、纣,人必大怒。颜回、闵子骞、郭林宗、

黄叔度,虽是布衣,今若相称赞道类此四贤,必当大喜。故知人之立身,所贵者

惟在德行,何必要论荣贵。汝等位列藩王,家食实封,更能克修德行,岂不具美

也?且君子小人本无常,行善事则为君子,行恶事则为小人,当须自克励,使善

事日闻,勿纵欲肆情,自陷刑戮。”

贞观十年,太宗谓房玄龄曰:“朕历观前代拨乱创业之主,生长人间,皆识

达情伪,罕至於败亡。逮乎继世守文之君,生而富贵,不知疾苦,动至夷灭,朕

少小以来,经营多难,备知天下之事,犹恐有所不逮。至於荆王诸弟,生自深宫,

识不及远,安能念此哉?朕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

诸弟何能学朕乎?选良佐以为藩弼,庶其习近善人,得免於愆过尔。”

贞观十一年,太宗谓吴王恪曰:“父之爱子,人之常情,非待教训而知也。

子能忠孝则善矣!若不遵诲诱,忘弃礼法,必自致刑戮,父虽爱之,将如之何?

昔汉武帝既崩,昭帝嗣立,燕王旦素骄纵,诪张不服,霍光遣一折简诛之,则身

死国除。夫为臣子不得不慎。”

贞观中,皇子年小者多授以都督刺史,谏议大夫褚遂良上疏谏曰:“昔两汉

以郡国治人,除郡以外,分立诸子,割土封疆,杂用周制。皇唐郡县,粗依秦法。

皇子幼年,或授刺史。陛下岂不以王之骨肉,镇扞四方,圣人造制,道高前古?

臣愚见有小未尽。何者?刺史师帅,人仰以安。得一善人,部内苏息;遇一不善

人,阖州劳弊。是以人君爱恤百姓,常为择贤。或称河润九里,京师蒙福;或与

人兴咏,生为立祠。汉宣帝云:‘与我共理者,惟良二千石乎!’如臣愚见,陛

下子内年齿尚幼,未堪临民者,请且留京师,教以经学。一则畏天之威,不敢犯

禁;二则观见朝仪,自然成立。因此积习,自知为人,审堪临州,然后遣出。臣

谨按汉明、章、和三帝,能友爱子弟,自兹以降,以为准的。封立诸王,虽各有

土,年尚幼小者,各留京师,训以礼法,垂以恩惠。讫三帝世,诸王数十百人,

惟二王稍恶,自馀皆冲和深粹。惟陛下详察。”太宗嘉纳其言。

卷四 规谏太子第十二(凡四章)

贞观五年,李百药为太子右庶子。时太子承乾颇留意典坟,然闲宴之后,嬉

戏过度。百药作《赞道赋》以讽焉,其词曰:

下臣侧闻先圣之格言,尝览载籍之遗则。伊天地之玄造,洎皇王之建国。曰

人纪与人纲,资立言与立德。履之则率性成道,违之则罔念作忒。望兴废如从钧,

视吉凶如迹g。至乃受图膺箓,握镜君临。因万物之思化,以百姓而为心。

体大仪之潜运,阅往古於来今。尽为善於乙夜,惜勤劳於寸阴。故能释层冰於瀚

海,变塞谷於蹛林。总人灵以胥悦,极穹壤而怀音。

赫矣圣唐,大哉灵命,时维大始,运锺上圣。天纵皇储,固本居正;机悟宏

远,神姿凝映。顾三善而必弘,祗四德而为行。每趋庭而闻礼,常问寝而资敬。

奉圣训以周旋,诞天文之明命。迈观乔而望梓,即元龟与明镜。自大道云革,礼

教斯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君臣之礼,父子之亲,尽情义以兼极,谅弘道之

在人。岂夏启与周诵,亦丹朱与商均。既雕且琢,温故知新。惟忠与敬,曰孝与

仁。则可以下光四海,上烛三辰。昔三王之教子,兼四时以齿学;将交发於中外,

乃先之以礼乐。乐以移风易俗,礼以安上化人。非有悦於锺鼓,将宣志以和神。

宁有怀於玉帛,将克己而庇身。生於深宫之中,处於群后之上;未深思於王业,

不自珍於匕鬯。谓富贵之自然,恃崇高以矜尚。心恣骄狠,动愆礼让。轻师傅而

慢礼仪,狎奸谄而纵淫放。前星之耀遽隐,少阳之道斯谅。虽天下之为家,蹈夷

险之非一。或以才而见升,或见谗而受黜。足可以自省厥休咎,观其得失。请粗

略而陈之,觊披文而相质。

在宗周之积德,乃执契而膺期;赖昌、发而作贰,启七百之鸿基。逮扶苏之

副秦,非有亏於闻望;以长嫡之隆重,监偏师於亭障。始祸则金以寒离,厥妖则

火不炎上;既树置之违道,见宗祀之遄丧。伊汉氏之长世,固明两之递作。高惑

戚而宠赵,以天下而为谑。惠结皓而因良,致羽翼於寥廓。景有惭於邓子,成从

理之淫虐;终生患於强吴,由发怒於争博。彻居储两,时犹幼冲,防衰年之绝议,

识亚夫之矜功;故能恢弘祖业,绍三代之遗风。据开博望,其名未融。哀时命之

奇舛,遇谗贼於江充;虽备兵以诛乱,竟背义而凶终。宣嗣好儒,大猷行阐,嗟

被尤於德教,美发言於忠謇。始闻道於匡、韦,终获戾於恭、显。太孙杂艺,虽

异定陶,驰道不绝,抑惟小善。犹见重於通人,当传芳於前典。中兴上嗣,明、

章济济,俱达时政,咸通经礼。极至情於敬爱,惇友于於兄弟;是以固东海之遗

堂,因西周之继体。五官在魏,无闻德音。或受讥於妲己,且自悦於从禽。虽才

高而学富,竟取累於荒淫。暨贻厥於明皇,构崇基於三世。得秦帝之奢侈,亚汉

武之才艺。遂驱役於群臣,亦无救於凋弊。中抚宽爱,相表多奇。重桃符而致惑,

纳钜鹿之明规。竟能扫江表之氛秽,举要荒而见羁。惠处东朝,察其遗迹。在圣

德其如初,实御床之可惜。悼愍怀之云废,遇烈风之吹沙。尽性灵之狎艺,亦自

败於凶邪。安能奉其粢盛,承此邦家。

惟圣上之慈爱,训义方於至道。同论政於汉幄,修致戒於京鄗。鄙《韩子》

之所赐,重经术以为宝。咨政理之美恶,亦文身之黼藻。庶有择於愚夫,惭乞言

於遗老。致庶绩於咸宁,先得人而为盛。帝尧以则哲垂谟,文王以多士兴咏。取

之於正人,鉴之於灵镜。量其器能,审其检行。必宜度机而分职,不可违方以从

政。若其惑於听受,暗於知人,则有道者咸屈,无用者必伸。谗谀竞进以求媚,

玩好不召而自臻。直言正谏,以忠信而获罪;卖官鬻狱,以货贿而见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