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盾散文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八 杂感随想 作家和批评家

我们这里有一卷〃卡通〃,题目是〃作家和批评家〃。

这是在狭狭的高低不平的路上,这是在月儿已坠星儿已隐天亮前最黑暗的时光,这是牛鬼蛇神诪张为幻的最后一刹那。时代的巨轮飞快地向前进,进,人家一世纪的行程,在我们是要十年八年(或者还不到)就得赶上。我们这〃卡通〃的人物在此地此时登场。

作者之群和批评家之群中间有点小小口角!

作家们抱怨批评家们〃不负责任〃,只会唱高调,可是总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叫作家佩服。作家方面有一个声音——这是惟一听得见的声音,这样愤愤然说:

“我们都是朝前走,朝光明走的人呀!可是你们只说我们落伍,却从没教给我们赶快跑上去,或者怎样跑的方法!老实说,你们这态度欠坦白!〃

“从没教给么?没有的事!你自己畏首畏尾不肯下决心罢了。”

批评家也是同样的抱怨着。

“然而你说的路,我们看来走不通;你说的走路、赶路的方法,我们没有法子学,学了要跌交!〃

“要是你不存主观地看一看,就知道路是原来通的;要是你学着我们说的步法试走一下,就知道原来不会跌交!〃

“那么,不能单怪我们主观,不能单怪我们不学步法,实在是你们说得不明不白,——你们从没很具体的说出个所以然来呀!〃

“既然说明了还是一条路上走,那就好办了!我们来平心静气的讨论一下罢。〃

朋友,恕我不能把那些字幕都抄出来了。总之,互相抱怨是无聊的,要互相帮助。但是(这个〃但是〃合于辩证法否,将来我们知道),因为作家大都是感情的,所以当一位批起家举出例来具体地批评时,作家又有点不愿意了。为的捏住了鼻子灌药,总也有点不舒服;被灌者即使知道明明是好药,总也不肯承认自己先有了毛病。

再来一点废话——

东家的李四阿爹说:做批评家,是蛮惬意的;人家辛辛苦苦写成了作品,他舒舒服服的读,读过了说短论长,就是指导,——这还不惬意么?

西家的张三先生另是一种话:批评家应该在前引路,不在前引而在后而鞭策,那就不好;且不说那是太不客气,是消极的办法,假使那鞭子下去的方向稍稍错了一点,作家一窜就上了岔路,那岂不是糟糕?

批评家听了只好苦笑。当然他不是〃圣人〃,哪能没有点点儿错!

所以,朋友,眼前实在难乎起为批评家。有人冤他蛮惬意,有人责备他不应该也有时说错;抱怨他说话不具体,又嗔怪他说得太有着落;要他指引路径,又嫌他引人往岔路上跑;有时怪他营养不足,有时又要他代作家想出题材来了。

这,仿佛是说:“既然你会指摘这不是,那又不对,就请你自己来动手罢!〃

厨子要请吃客自己来做菜了!虽然批评家确不是吃客。真正的吃客是读者。

其实厨子应该引以为忧的,是做出菜来没有人领教而不是有人品评好坏。现在许多厨子望着人家开出来的菜单发怔,颠倒要请开单人自己动手,实在也难乎其为厨子了!

文艺上的菜单应该有哪些气色,——即所谓理想中的全席,好象大家也没说过不对;所以菜单早已定了,只待厨子们用心去做,不过厨子们单是用心也不够,还得配足原料。没有充足的原料,单用油盐酱,是一定不行的罢?批评家们只能指示原料的出产地,找当然还要厨子自己去找。

厨子因为在油锅边站得久了熏得够了,所以自家做出来的菜,究竟太甜呢或者太酸,未必能够清清楚楚辨味道。在这里,就不能不说那些在客厅拿着筷子等吃的人们的舌头比较灵些了。所以真正要菜好,还得厨子和吃客通力合作

卷八 杂感随想 孩子们要求新鲜

本月十日的报上有儿童书局的告白,声明有人以〃新儿童书局〃的名义〃影戤侵害法益〃云云。这件事的法律解释,非本文所要置喙,我们要注意的就是书业中人对儿童读物的推销也是竞争得非常厉害。

营业竞争的结果,理应是出品改良,然而我们往往只看见影戤,只看见粗制滥造。三十年前中国的儿童读物仅只有《无猫国》等数册,现在除了专门出版儿童读物有书局外,大大小小的书店都印行大批的儿童读物,在〃量〃的一方面说,不为不进步,但是〃质〃的一方面能够叫人满意么?从前仅有《大拇指》《无猫国》等等童话的时候,倒还没有〃连环图画小说〃,因此那少数的童话倒是〃独占〃的;现在儿童读物的数量多上几千倍,却反不能防止〃连环图画小说〃的无孔不入,在这点上,新书业以及儿童读物的作者应该痛自反省!

现在程度不等的儿童读物光景也有一万种罢,而〃连环图画小说〃至多不过百数十种,可是后者流通之广,吸引力之大,远非前者所能及;这种现象是可怕的。现在的儿童读物,十之九是文艺性的;约可分为三类:一是猫哥哥狗弟弟的简单故事,或译或著或取中国民间故事稍加改换;读者对象是七八岁的儿童。二是较为复杂的了,但题材大部分还是属于第一类,偶有历史传说和神话。三是西洋文学名著的译本,例如《宝岛》之类。依这分类,我们就知道第一第二类虽有繁简之别而并无本质上的差异,第三类则突然跳高,特别在文字上;如果第一二类适合于八岁乃至十岁的儿童,则第三类是适合于十四五岁的初中一二年生,因而十二三岁的儿童便简直无书可读。我以为这是〃连环图画小说〃风魔了高小五六年生的原因之一。

其次,上述第一二类的读物数量虽多,而质料却很单薄;不论是西洋故事或本国故事,同是那么一点来源,大家采用,结果就成为内容雷同。所以即使是七八岁的孩子也感到读物的缺乏。〃抄来抄去的几只故事啊!”七八岁的孩子对于新书不满意了。于是他也学他哥哥的样,看起〃连环图画小说〃来了。

所以就初级儿童读物而言,现在的毛病不在书少而在书的内容辗转抄袭,缺乏新鲜的题材。这是和高级儿童读物的毛病恰恰相反的!

话再回到那儿童书局罢。儿童书局出书不多,可是以我看来,它有一个特色:一百零一册的《儿童科学丛书》。在文艺性儿童读物充斥市场的现今,区区一百零一册的《儿童科学丛书》可算是九牛一毛,如果有人学样,也从这方面来竞争,未始不是好事;只要他肯认真请人编撰,而不是粗制滥造,影射渔利

卷八 杂感随想 力的表现

记得我们文坛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名词:“力的文学〃。

详细解释并没有,然推其意,当系谓文艺作品者不但题材应为斗争的,而文字亦须有刺激性。所谓〃尖锐〃,所谓“积极〃,所谓〃富于革命情绪〃,光景就是所谓〃力的文学〃的形容词。

文艺作品本以感动人为使命。然而感人的力量并不在文字表面上的〃剑拔弩张〃。譬如酒,有上口极猛的,也有上口温醇的。上口极猛者,当时若甚有〃力〃,可是后来亦不过如此。上口温醇者,则不然;喝时不觉得它的〃力〃,过后发作起来,真正醉得死人!

真正有力的文艺作品应该是上口温醇的酒。题材只是平易的故事,然而蕴含着充实的内容;是从不知不觉中去感动了人,去教训了人。文字只是流利显明,没有〃惊人之笔〃,也没有转弯抹角的结构,然而给了读者很深而且持久的印象。

这样作品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即是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真挚深湛的感情。

但并不是说上口极猛的文艺作品就要不得。不过作家应该不以〃上口猛〃为满足。

中国现在不乏咄咄逼人的作品,然而温醇的愈咀嚼愈有力的作品,还是少见。这原因也许是中国新文学到底还没脱离〃青年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学有时也和个人相仿,“青年时代〃虽然光彩惊人,却是要到〃火候成熟〃的程度,就必须走过长长的艰辛的创作经验的道路

卷八 杂感随想 花与叶

看了《中国电影艺人访问记》第二十六(这是访问《铁板红泪录》导演洪深先生的),稍稍明白了当代前进的〃电影艺人〃正有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即〃花与叶〃的问题。《访问记》中借了〃友人某君〃的嘴巴说:

……所以我总这样想,我画了这朵花,我自己以为

很象了,我的个性也表现出来了,可是别人说还得加几

笔叶子,而我却不想加上去,因为我以为这是没有必要

的。

这是一个主张:不要叶。被访问的洪深先生以为〃我们的作品就是太少了叶子〃。这是倾向于〃要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