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安平还礼“子言兄客气了,子言兄还是早些回去歇息才是。”
“是是是,我这就家去,省得我娘担心。”然后一瘸一拐的走了。
赵安平见自家娘,看着谢子言离开的方向出神,提醒道:“娘,我们回去吧!”
“哦,好,我们走吧。”
君玲怕赵安平兄弟,也跟谢子言一样借高利贷,出声说道:“二郎,你们兄弟在外面,可不许朝混混胡乱借银钱。要是缺钱银钱使了,就跟娘说,知道吗?”
“我们知道了,娘。”
“大郎,你们兄弟也不许朝混混胡乱借银钱,知道吗?”
“我们知道了,大伯娘。”
君玲满意的点点头,说:“嗯,你们都是好孩子。”
赵彩然见君玲同自家弟弟一起回来,手里还提着一根骨头,立即迎了过来道:“娘,你怎么和弟弟们一起回来了?”
“在镇上办完事,刚好快到你弟弟们下学时辰,就同他们一道回来了。”
君玲把手里的骨头递给赵彩然道:“大丫,你把骨头用砍刀,砍成两段,洗干净后,放在锅里先炖着,娘进屋把东西放好就来做晚食。”
“娘,你歇歇吧!晚食我来做就行。”
“也行,那你去忙吧!”
————————————————
时间很快就滑进了四月,春播基本上结束了。地里除了红薯没栽,其它的都种下了地。
这天,赵二江坐在院里抽烟,君玲挑完水回来,同他商量道“爹,现在地里的活差不多都做完了,是不是该把老房子重新改建的事,提上日程了?这样到秋收时,才有地方堆晒粮食。还有,我想着在院里打一口井,就不用跑老远去挑水了。这天晴还好,要是碰到下雨天,高一脚低一脚的很容易滑倒。”
赵二江吧嗒吧嗒的吸了一口烟,回道“行,明天我就去镇上找人来打井和修房子。”
君玲见赵二江同意,便说道:“爹,那我去忙了。”
“嗯,去吧!”
赵二江看着君玲出了院门,站起来往老房子走去,去看房子怎么改建合适。赵二江在老房子转了一圈,心下便有了主意。当即出了院门,去村里请人来帮忙建房。
翌日,赵二江到镇上,找到上次来帮忙建房的马师傅,对他说明来意。马师傅听后略想了想,说后天来家,让赵二江提前准备好材料。
赵二江临走前想起打井的事,同马师傅打听镇上谁的打井手艺好。
“马师傅,同你打听一件事?”
“哦?何事?”
“你可知道镇上的打井师傅,谁的手艺好?”
“你家还要打井?”
马师傅听见他家要打井,略有些吃惊。要知道这时打井,还算是一件大事,不像现代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井。现在很多村子都是共用一口井,甚至是两个村子共用一口井都有,很少有农户自家单独打一口井的,故听到赵二江要打井,便有些惊讶。
“是啊!这不自己打一口井,吃水也方便些?”
“那倒是。。你去镇东边找刘老头,他打井的手艺就很不错,镇上大户人家的井,基本上都是他去打的。不过他收的费用,要比其他打井师傅高三层。而且他家也很好找,门口有一棵很粗的梧桐树。”
“多谢马师傅。”
“客气了。”
赵二江出了马师傅的院子,按照马师傅指的方向,很快就找到门口有梧桐树的人家。
见院门半开着,院里有一个,同自己差不多年岁的老头,坐在在院里抽烟,在门口喊了一声“刘师傅在家吗?”
院里的老头抬头一看“在呢!你找我何事?”
“我来请你到我家去打井,马师傅介绍我过来的。”
“哦,你家住哪里?我明日过来看看。”
“小青山村赵二江家。”
“行,我知道了。明日一早,我便过来。”
“多谢刘师傅了。”
“无事。”
第二天,刚过辰时,刘老头带着他两个儿子到了君玲家。
赵二江把他们父子迎进院里,坐了片刻之后。刘老头围着赵家,仔细的转了一圈道:“我看了一下,你家有两处地方适合打井。一是在老房子的院里,就是那棵柿子树旁边;二是你家院墙外三丈处,你想把井打在何处?”
赵二江没想到,自家房子周围有两处地方适合打井,两相比较之后,选了老房子的院了打井。
刘老头点点头,指挥两儿子开工。父子三人连着挖了两天,挖了七八米深样子,泥土就很湿润。接着又往下挖了不到两米,就有泥水流出来。父子几人见有水出来,又往下挖了半米左右,刘老头就让在井底的小儿子停了下来,对小儿子说道“行了,今日就到这里,过几天再过来砌井壁,你上来吧!”
“是,爹!”
刘老头告诉赵二江,井里已经挖出水来了,同赵二江道“这两天,你们家记得,早中晚三次,把井里的水打出来到掉。这水打得越勤,以后出水就越好。三日之后,我们再过来砌井壁,按辘轳就行了。你们这井壁想用青砖来砌,还是青石来砌?”
“用青砖吧!这次建屋,青砖买得有多。”赵二江回道。
“用青砖来砌,那你们要准备个五十斤糯米。另外,辘轳也要准备好。”
“辛苦刘师傅了,你说的这些,我都会准备好的。”
三日后,君玲把刘师傅的工钱结了,足足给了四吊铜钱。这还不包括买材料的钱,要算上这些,打这口井共花了五吊多钱,难怪单独打井的人家少。不过,看着清澈的井水,干净整齐井壁、井沿,又觉得这钱花得值,以后自己就不用跑老远去担水了……真好。
老房子的改建,速度也是很快,前后不过半个月功夫,就完工了。建了两间大大的仓房,来存放粮食。其它的地方全部推倒、整平,铺上青石板晒粮食,整个晒坝比原来大了一倍多。
晒坝铺好之后,三胞胎每日都在上面跑来跑去的嬉戏。赵安平几个大点的孩子,每日清晨,也在晒坝上读书,锻炼身体。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4…08 13:24:48~2020…04…09 12:45: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瑞涵泽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055
老房子改建后没几天; 便开始下雨。
李福见下雨了,地里的红薯藤已经长到一尺来长,主家夫人还没来; 着急的在屋里转来转去。
突然听见,在门房上当值的小儿子在院外叫自己; 便走了出去“你小子不在门房上好好当值,跑回来作甚?”
李四笑嘻嘻的回道:“爹; 夫人过来了; 在厅里等你。”
“啊。。。夫人过来了?我马上就去。”李福顾不得戴斗笠就往大厅走去。
李福进去向君玲请罪,君玲挥挥手让他起来道:“李庄头; 今日过来教你们怎么垄厢沟,地里的红薯藤长出来了吧?”
“是的,夫人,长了有一尺来长了。”
君玲十分爽快的回道:“那好,戴上斗笠; 跟我下地。”说完戴上自己戴来的斗笠,出了厅堂。
李福见君玲往外出走; 立即戴上李四递来的斗笠跟了上去。
君玲在地里做示范; 李福是种庄稼的好手,在旁边看了一遍; 便立即明白怎么操作。
“夫人,小的已经会了,下午我便安排人来整地,垄厢沟。”
“好; 你去割几根红薯藤过来,我再教你怎么栽。”
“好的,夫人。”
君玲估计李福还要等一会儿才回来,随便选了一个方向,逛了起来。走到一座荒山下,见一个水潭周围长满了薄荷,那绿绿的叶片,经过雨水的洗刷,显得煞是可爱,看得君玲满眼放光。
自己之前还在愁怎么让这么多人致富,这下好了,就这一片薄荷就能买不少银钱了。当即往之前的地里走,找李福……卖薄荷。
君玲走到地里,便看见李福手里拿着几根红薯藤过来。
“夫人,小人把红薯藤拿来了。”
君玲点点头,接过来,把红薯藤掐成两段,给李福示范如何栽红薯藤,并把注意事项告诉他。
君玲示范过一次,李福便明白了。
“李庄头,我观你已经会栽了。这事先放一边,你先跟我来。”
“好的,夫人。”
君玲把李福带到先前看到薄荷的地方,拔起一根薄荷问道:“李庄头,你可知道这叫什么?”
“猪草的一种啊,夫人,这猪草有何不同?”
“这个叫薄荷,是一种药材,镇上的药店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