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枭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和赵东云关系同样不错的何宗莲运气要好一点,他虽然之前也被监视了起来,但是七号下午慈禧颁布一系列人事任命后,就是偷偷溜出了被软禁的屋子,然后就是换上了便服登上了前往奉天的火车。

对于曹锟、何宗莲他们这些身上有着明显苏系烙印的人来说,现在的关内绝对是个危险无比的地方,还是早早去了奉天投靠赵东云为好。

铁良和冯国璋联手,两天之内就是把这个陆军第七镇给控制住了,可谓是行动迅速,当然这和冯国璋的出力也是分不开关系的,人家虽然名望上不如王英楷和段祺瑞两人,但是好歹也是北洋大佬呢,只是以前一直都没实际的军权而已。

紧接着就是王士珍那边,从头到尾,王士珍的态度就一直非常暧昧,不但往王英楷和段祺瑞提心吊胆,也是让清廷那边忧虑无比,要不然冯国璋也不会刚收拢了第一镇后,就立马调第一镇进京了,怕的就是王士珍突然翻脸。

七号晚,依旧灯火通明的慧慈教会医院里,王士珍看着已经经过擦洗,换上了新官袍的袁世凯,已经没有声息的袁世凯不复以往的那种威严,这个带领北洋诸将从小站练兵开始,一步一步让北洋成为中国第一大政治派系的人此时此刻只是一具冰冷的尸体而已。

王士珍深吸了口气,嘴里喃喃:“现在的北洋,已经不是原来的北洋了,大人,不要怪我!”

第一百八十二章入关(一)

王士珍和其他的北洋高层将领一样,他对袁世凯的忠诚是不容置疑的,当听闻袁世凯遇刺后他立即就是率领部队前往救援,然后把已经重伤的袁世凯送往距离最近的教会医院。

医院里,临死之前的袁世凯留下了几句模糊不清的遗言,由于听不清晰,他只能听见稀少的几个词汇,依稀间有朝廷,共和等词汇,也有让绍宸、芝泉备战、让东云入关这些话。

袁世凯的遗命虽然模糊不清,但是意思却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起兵,把这满清给掀翻了建立共和。

然而王士珍详细考虑了一天多后,却是发现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坏的多!

先是朝廷不断的派人来拉拢自己,他虽然不为所动但是随后听闻朝廷陆续封赏其他几位北洋诸将后,他就知道北洋已经实际上分裂了。

北洋之所以是一个整体,就是因为有着袁世凯的存在!

就跟赵东云手下的苏系一样,之所以苏系三镇能够成为一个整体,一致对外,是因为有着赵东云的存在,一旦赵东云死了,孟恩远,徐邦杰,陈光远他们谁都不可能继承赵东云的位置,那么苏系的分裂也就是必然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洋诸将各自考虑自己的出路已经成为了必然,毕竟谁也不想充当别人上位的踏脚石不是。

而这个时候清廷给王士珍送上了一份大礼: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这可是天下疆臣之首,当代中国里最显赫的职位啊,他王士珍要是说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然而他也知道,这个职位就是清廷分裂北洋的权宜之计,但是他如今也是顾不了那么多了,不管有没有清廷搅合,北洋分裂是肯定的,如今要是能够抓住机会当上直隶总督,然而自己再和冯国璋联手的话,未必没有希望和王英楷,段祺瑞他们争一争。

只要自己在直隶总督任上两三年的时间,自己就能够仿效袁公前事,再练出几个镇来,届时谁敢说自己不是北洋首领?

随后他转身,迈向了依旧灯火通明的走廊,火光把他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

八号早上,王士珍没有和外界期望的那样称病不就,而是随冯国璋之后向朝廷上了谢恩折,表示即日起上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而且在过去的一个夜晚里,他已经和清廷达成了不少暗中的协议,比如说朝廷已经正式批准他成立直隶混成协、京畿混成协两个混成协,而且这个批准不仅仅是公文上的批准,一起来的还有真金白银,户部那边直接批了五百万两银子给他当编练新军的经费。

当然了朝廷拉拢王士珍也没忘记拉拢冯国璋,同样是批准了陆军部提出,哦,不,应该是说是冯国璋提出的编练‘禁卫军’的计划,而且一出手就是一个镇的编制和五百万两银子。

慈禧能够掌控中国将近半个世纪,这气魄也是常人所无法比拟的,一出手就是一千万两银子,户部那边说不够银子,慈禧就直接勒令奕劻,载沣等皇室贵族捐献,这些满清权贵在历史上面对武昌起义里的对宣统那一对孤儿寡母,一两银子都不肯出。

但是在1906年的现在,在慈禧的淫威之下,他们屁都不敢放一个就乖乖掏钱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要是不乖乖掏钱,明天估计慈禧就派人去抄家了。

这个女人的政治手腕在千百年来估计也就仅次于武则天了!

通过这一手,慈禧成功的把北洋两个大佬,王士珍和冯国璋拉到了自己的阵营中来!至于他们这两个人是不是真心效忠清廷,她也不在乎,这年头讲究的都是实际利益,谁还管你真是想法是什么啊,只要冯国璋和王士珍能够站到朝廷这一边来,再安抚住赵东云吴凤岭和张怀芝,那么对付其段祺瑞和王英楷来把握就大多了。

其实这一系列的政治手段里,慈禧并没有说如何如何的对付北洋,她只是把朝廷和北洋的矛盾变成了北洋内部矛盾而已……

等事情进行到了这一步,实际上重点已经不是起兵推翻清廷了,而是北洋的内部之争了。

王士珍和冯国璋公然接受朝廷的任命和赏赐后,加上张怀芝在山东隔绝消息,屯兵不出。吴凤岭带着第二镇去了热河,这两个人都是玩起了置身事外的把戏。

他们的态度其实也是相当明显的,反正他们也没那个资格去争北洋首领的位置,前面的王英楷,段祺瑞,赵东云他们得死绝了,嗯王士珍和冯国璋也得被干掉后,才能轮的上他们呢!现在还不如手握重兵在旁边看戏呢,你们先争,谁赢了我就喊谁为老大,当然了你们要是两败俱伤,到时候也别怪我玩黄雀在后的手段了。

除了靠拢清廷的王士珍和冯国璋,躲起来看戏的吴凤岭和张怀芝外,剩下赵东云的态度就非常重要了。

手握三镇的赵东云,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

只是赵东云那边一时间也没有准确消息传来,这让王英楷愤怒无比的同时也是担忧无比。

山海关的段祺瑞此时此刻的心中感受也好不到那里去,在这一场风波里,他的境遇和王英楷实际都是半斤八两,也是一心想要起兵造反的那个人。

“锦州那边情况怎么样了?还没有消息传来吗?”段祺瑞满脸忧色。

“锦州和我们预料的一样,现在已经开始戒严,而我们从日‘本人那边得到的消息来看,奉天第一镇和第二镇都已经相继回防锦州,陆军第三镇那边也是在做着准备工作,但是具体出不出兵还是很难说!”年轻的协参领如此回答。

“这些我们之前都知道了,难道就没有其他新的消息?”段祺瑞不满道。

“锦州那边没有新的消息,不过日‘本人那边有人传话说,说是直接我们建立共和,而且愿意提供一定数额的贷款!”那协参领回道。

段祺瑞却是眉宇一皱:“这些个日‘本人,一个个都想着看戏呢!”

自从这两天国内局势动荡以来,日‘本人就上下活动,不但段祺瑞这边,王英楷,赵东云那边也是派出了外交人员,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劝说以上诸将出兵。

对于日‘本人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比看见中国发生内战更好的事了,中国一旦乱起来,对别人都没好处,唯独对日‘本好处多多!

“不过如果有贷款的话,那就和他们谈一谈,还有别忘记,现在不是我们找他要钱,而是他要把钱送上来给我们,所以利息尽量压一压,也别答应那些乱七八糟的条件!”贷款段祺瑞倒是没意见,但是他也不想签订各种乱七八糟的卖国条约啊,到时候被人捅了出来成为卖国贼可就没意思了。

距离七号下午朝廷颁发任命赵东云为东三省总督的电谕后,已经一天多时间过去了,但是锦州那边却是依旧没有传来赵东云的明确意思,他到底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这个态度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说是影响未来局势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旦赵东云不接受,那么王英楷和段祺瑞立马就出兵京师,随后肯定也要邀请赵东云入关会兵于京师的,谁当总统以后再说,先把冯国璋和王士珍这两个北洋叛徒给干掉再说,嗯,顺手也把满清给扫进历史垃圾堆里头。

但是赵东云要是接受了,那么局势对王英楷和段祺瑞而言就非常不利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